发力储能丨“煤炭大王”永泰能源开启海外大并购

储能早知道   2023-10-24 07:40:14

为实现向储能转型的战略目标,“煤炭大王”永泰能源(600157.SH)开始了在国际上买买买的并购模式。近日,永泰能源发布公告称,公司所属控股公司德泰储能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科技初创公司Vnergy Pte.Ltd.签署《投资合作和股东协议》,新加坡德泰储能以700万美元(约5121万元)收购和认购Vnergy合计70%股权。

这意味着,永泰能源在深度布局储能行业。永泰能源表示,公司在夯实煤电主业保证业绩稳定增长的同时,全力推进以全钒液流电池为主的储能转型发展,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长期盈利能力和公司价值。

据介绍,Vnergy成立于2022年,是一家具备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先进技术研发能力的国际化科技公司,主要从事与全钒液流储能相关专利和非专利使用技术与产品的研发、中试、制造和销售推广,拥有创始人王庆教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明的全钒液流电池固态储能等技术专利使用权,致力于新一代高密度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和产品的研发。

深入布局第二增长曲线

上个月,永泰能源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永泰能源已构建起“煤+电+储能”的发展新格局。

据了解,永泰能源于2022年制定向储能转型目标路径,向“力争储能业务1年内取得实质性突破,3年内形成规模,5-8年进入储能行业第一方阵”的目标加速迈进。

为紧紧抓住“双碳”重大决策部署的历史机遇,深入挖掘第二增长曲线,永泰能源积极布局以钒电池为主的电化学储能领域。2022年9月,永泰能源与海德股份共同成立了北京德泰储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德泰储能”),以投资电化学储能项目为主业,推进在储能材料资源整合、提纯冶炼、储能新材料、电解液加工、电堆、装备研发制造和项目集成等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领域的全产业链发展,为新能源及传统电力系统提供全套储能解决方案。

随后,德泰储能与长沙理工大学合作获得10项全钒液流电池相关的储能核心专利技术,并与长沙理工大学储能研究所贾传坤教授共同投资设立德泰储能装备公司,聘请贾传坤教授任储能研究院院长,负责组建技术研发团队和产品技术更新迭代,为永泰能源深耕全钒液流电池提供技术支持,提升在储能装备研发、电池生产与集成等方面的科研能力,完成了储能产业链核心技术的布局。

2023年3月,永泰能源拟建设年产能500MW的大容量全钒液流电池及相关产品生产线,具有原创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充分发挥永泰能源在储能产业的资源优势与贾传坤教授先进的液流电池技术优势,实现技术与产业深度结合、技术赋能产业。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永泰能源青睐全钒液流电池?

“钒电池当前阶段全生命周期成本已优于锂电池、接近钠电池。”东海证券研报指出,储能电站安全性要求提升叠加长时储能发展趋势,全钒液流电池迎发展良机。

东海证券认为,风光装机高增提升新型电力系统消纳及调峰调频需求,叠加国内相关配储政策落地,储能长时趋势日益明确,全钒液流电池等长时储能路线迎发展良机。钒电池边际成本随储能时长递减,在长时储能市场中成本优势突出。此外,钒电池建设周期短、占地面积小、选址不受自然资源限制,可灵活适应源网荷各侧、与风光装机适配性更强。目前钒电池产业链基本形成,市场需求亟待释放。

据悉,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液流电池具有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电解液可循环利用、生命周期性价比高、环境友好等诸多优势,被认为是大规模储能技术的首选技术之一。在众多的液流电池种类中,目前商业化进程更快的为全钒液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以金属钒离子为活性物质的液态氧化还原可再生电池。全钒液流电池是以+4、+5价态的钒离子溶液作为正极的活性物质,以+2、+3价态的钒离子溶液作为负极的活性物质,分别储存在各自的电解液储罐中。

在性能方面,全钒液流电池能够实现毫秒级充放切换响应,可以达到20000次的循环使用寿命。由于全钒液流电池的正负极材料都是液态的水系电解液,通过膜材料将两种液态材料隔开,从而避免了传统电池中因为易燃材料的使用而带来的热失控和安全隐患,具有安全性特征,基本不存在起火爆炸风险。

股价跌至近2年新低

公开资料显示,永泰能源的前身为鲁润股份,于1998年5月13日上市,主要从事煤炭、电力、化工、储能等领域的业务。股价低迷或是由于巨大的股本规模,导致股价被持续压制。

储能早知道注意到,尽管永泰能源已上市25年,但其股价表现并不理想,甚至如同过山车,市值从千亿到不足300亿元。截至10月20日收盘,永泰能源收1.34元,股价跌至近2年新低。储能早知道注意到,永泰能源上一次收盘股价在1.3元左右还发生在2021年2月。

1d9N7SPZ56QvU48MHzsrwiJhVWfGonYj.jpg

事实上,永泰能源的买买买并购模式,是有着浓厚的历史色彩的。

从2009年开始,永泰能源不断参与山西煤炭行业兼并重组;至2013年末,整合了15家煤炭生产企业,煤炭资源保有储存量大25亿吨,跻身于国内骨干型煤炭生产企业。

2015年开始,永泰能源便通过并购、投资等方式相继收购了华瀛石化、华兴电力等,进入了火电、水电、核电等多个领域。

为完成收购,永泰能源频频通过股本扩张融资,造成股本规模大增。自2009年开始,短短8年,永泰能源对外公布6次增发方案,融资规模高达280亿元。其中,已完成的5次定增,已募集资金221亿元。

多次股本扩张后,永泰能源的股本和市值不断扩大,巅峰时市值超过1000亿元。这对公司每股收益带来了巨大的摊薄影响。仅以盈利高峰期的2020年为例,面对巨大的总股本规模,公司44.85亿元净利润所对应的每股收益也不过0.2元。

2021年、2022年,虽然公司每年净利润继续维持在10亿元以上规模,但是每股收益已经缩减至0.0479元和0.0859元。

与此同时,公司前期投资、并购项目过多,造成负债规模较大,给公司带来了较大的流动性风险。自2014年开始,永泰能源的资产负债率就居高不下,连续多年高达70%。截至2022年末,该公司资产负债率还高达54.19%。

由此可知,永泰能源股价便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或与其激进的扩张紧密相关。前期发展过快,投资项目较多,造成负债规模较大,资产负债率较高,给公司带来了较大的融资压力和流动性风险。

阅读4202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