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宏观经济展望
2024年,美国利率、美元见顶回落,人民币企稳回升,外部金融环境改善。中国经济动能进一步转换,补库存和利润回升是积极变化,全年有望实现5%左右的GDP增速。稳增长动力提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更加积极。A股面临的基本面、政策面环境边际改善,可以更加乐观;国债收益率长期走低,短期仍面临稳增长和宽财政的扰动。
中信证券:活力再现
中国经济将在固本培元的基础上抖擞精神,经济活力将在美元走弱和政策加码的前提下得到更好释放,经济增长逐渐回归常态。
国际环境展望:全球“超级大选年”加剧不确定性,但“一带一路”合作将带来中国企业在海外的新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们认为其本质是保守主义的全球性回潮与尚未完全褪去的自由主义的激烈碰撞。随着“超级大选年”开启,一系列大选将重塑国际关系格局,对我国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对重点政经关系的研判如下:1)中美关系将经历三个阶段:2023年底至2024年一季度或为缓和对话期,可关注APEC峰会后的成果落实;2024年二季度至2024年底或为美国大选扰动期,鉴于党内初选结果悬念较低,两党正面对决预计将在二季度逐步开启,由此带来的外部扰动或更加频繁;2024年底起为美国政策明确与方向选择期。2)中欧关系方面,3)南南合作方面,“一带一路”建设的思路已从总体布局的“大写意”过渡到精谨细腻的“工笔画”。
全球经济展望:美元周期的强弱转换或在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出现。
美欧经济增长在持续激进加息冲击下渐显疲态,2024年全球经济或将逐步在高通胀、高利率环境下实现新的均衡。回顾2023年,美国经济基本面在联储持续加息背景下仍显韧性,导致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今年以来总体高位运行。2023年下半年美元指数持续走高,一度突破107;10年期美债利率则从5月中旬开始走高,并一度突破5%。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的强势给人民币汇率和中美利差都带来了一定压力,也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了一定外部扰动。展望明年,经济基本面层面,美国经济当前已有走弱迹象,预计明年在降息前将继续温和降温。货币政策层面,预计美联储本轮加息或已结束,因此,外部流动性收紧压力有望在明年得以缓解。
中国政策展望:政策层需要面对经济短期企稳与长期转型的决策平衡,逆周期调节力度预计加码,新时代的改革蓝图也终将展开。
一方面,政策将因时而动,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需要继续发力,确保经济形势稳中向好。具体来看:1)我们预计2024年GDP的增速目标将继续维持在5%左右。2)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金融监管和改革举措将逐步落地。3)产业转型升级仍是政策聚焦,我们预计数字经济、自主可控和碳中和将是三条主线。建议关注数据要素开发、AI算法、算力基建、工业母机、生物育种、CCER、碳市场构建等具体领域的政策利好。我们认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尚未得到根本化解。我们认为具体思路将是供给侧改革、需求侧管理和政策协调的结合:1)提升全要素生产力,特别是技术、人力、资本的潜力释放。2)扩大内需,尤其是最终消费,这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3)宏观调控加强与科技、社会政策协调配合,我们期待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
中国经济展望:预计2024年我国经济可实现5.1%的增长,结构上呈现出“旧动能求稳,新动能求进”的特征。
2020年以来,中国经济先后经历了疫情冲击、房地产拖累和部分产业遭受制裁等多重波折,但经济增长仍然顶住压力呈现较强韧性。这主要得益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和逆周期政策在基建投资等领域的发力。另外,随着基建与制造业投资占比上升,地产投资对经济的重要性持续下降;东盟、拉美、非洲和俄罗斯为代表的“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外贸合作加深,一定程度缓解了出口回落的压力,且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占比在持续提升。结合经济结构调整趋势和政策展望,我们对2024年的宏观经济展望如下:
1)潜在增速方面,综合考虑到我国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A与资本形成K方面加力布局对潜在增速的支撑作用,预计2024年GDP仍可实现5%以上的增长。
2)投资: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显著抬升至5.6%左右,成为增长的重要支撑,结构上呈现基建走强、制造业提升、地产承压的特点。
3)消费:消费意愿的稳定抬升以及价格因素掣肘的缓解等将带动总体消费修复的趋势持续。但基数因素可能会导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较今年有所回落至5.2%附近。
4)出口:海外补库叠加“一带一路”区域的需求持续释放,将带动出口增速由负转正,预计增长中枢上移至2%左右。
5)物价:CPI与PPI将逐渐脱离偏低的运行区间,预计明年平减指数也将转正,价格因素将带来经济体感进一步升温。
6)汇率:人民币汇率以稳为主,随着美国降息周期临近和美元指数走弱,人民币汇率可能出现小幅升值,全年大概率在6.9-7.3之间运行。综合研判,我们认为2024年中国GDP增速有望达到5.1%,经济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中信建投:复苏之路
海外局势:复苏与动荡。美欧货币政策先后边际转向,加息进程迎来尾声。美国经济不衰退依然是基准假设,美债利率见顶,美元或有回落空间,人民币贬值压力缓解。中美关系短期边际向好,中长期博弈态势未改。全球贸易出现复苏迹象,有望推动中国出口触底回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调整带来新机遇与挑战。贸易和投资环境持续优化,推动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
中国经济:增长与动能。稳增长动力提升,对内GDP多年缺口推动金融风险水平被动上升,对外GDP占美国比值回落,内外形势演变驱动稳增长政策加码,基建、地产投资也将改善。企业需求回暖,价格周期改善,连续五个季度利润负增长周期结束,利润有望走出波动中上行趋势,带动制造业投资回升;居民就业经营改善,疤痕效应渐弱,消费有望继续修复。全球制造业和商品贸易周期触底,“一带一路”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有望边际回暖。明年GDP有望实现5%左右。
经济政策:护航与起航。从稳增长的角度出发,经济复苏的动能尚未稳固之前,财政稳增长的举措就不会退场。从防风险的角度考虑,预计财政会就一揽子化债方案的实施策略和中长期规划给出较为明确的指示。货币端,央行短期面临外部紧缩和内部增长的平衡,长期又要兼顾疏通货币传导机制与防范金融风险。我们认为,“货币空转”和外部紧缩对于货币政策的制约都在减弱,预计2024年还将继续降准降息,幅度可能与2023年类似,即降准50BP,降息20BP左右,并带动存款利率调降。
经济周期:被动去库存,开启上行周期。四季度政策发力,库存周期切换至被动去库存。后续库存周期进入上行阶段,当年至明年年初库存数据大概率低位震荡。随着一万亿国债发行落地、2024年国债提前批发行、2024年宽财政政策持续,中性预期,库存周期将在2023年3月至4月进入主动补库存。
资本市场:偏向乐观。海外方面:加息结束决定美债的配置价值,但趋势机会或需等待趋势性降息开启;原油供需在短期仍有恶化可能,明年若非美经济体逐步修复,压力或逐步减轻;黄金传统逻辑生变,地缘、去美元化、降息或催化短期交易机会。A股面临的基本面、政策面环境边际改善,可以更加乐观;国债收益率长期走低,短期仍面临稳增长和宽财政的扰动。若出现收益率的阶段性上行,则是长期的配置机会。
华西证券:内能蓄势
在考虑2024年的宏观经济与资产展望时,我们需要关注全球经济的复杂动态,以及中国经济的内在韧性。尽管面临各种挑战,但中国经济在经历一年的恢复后,有望在2024年实现向趋势稳态水平的回归。
全球经济方面,美国经济预计将放缓,但不会陷入衰退。尽管通胀压力整体下降,美联储的加息周期预计将在下半年结束后进入降息阶段。欧洲经济预计将有所回升,但增长仍将受限于能源供应和通胀压力。
对于中国,2024年的经济增长预计将回归到趋势水平,即大约4.8%的同比增长。这一预测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消费:随着疫情的影响逐渐减弱,居民消费倾向预计将向疫情前水平回归。我们预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约65%,名义消费增速预计在6.5%-7%之间,实际消费增速预计在5%-5.5%之间。
2. 投资: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将保持稳定增长,增速预计在4%左右。其中,房地产投资的拖累效应预计将减弱,制造业和基建投资预计将稳中略降。
3. 出口: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恢复,中国的出口预计将实现逐步增长,同比增速预计在3%左右。
4. 通胀:通胀压力预计将温和回升,CPI预计将呈震荡上行趋势,中枢约为1.3%。PPI预计也将逐步回升,可能在5月份转正。
财政政策方面,将继续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赤字规模预计约为4.7万亿元,赤字率预计在3.5%左右。同时,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预计约为4.2万亿元。
货币政策方面,降准仍有一定的空间,可能会降低0.5%-0.75%。MLF可能会适当超额续作,结构性工具也将得到积极运用。政策利率可能会保持稳定或小幅下降。
此外,信贷和社融方面,预计新增信贷约为20.5万亿元,新增社融约为33万亿元,社融增速预计约为8.7%。
最后,对于大类资产展望,美联储加息末期的到来可能会使美债利率下行,并带动美元走弱。同时,黄金可能会反弹。对于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望得到缓解。
总的来说,全球经济仍在不断变化之中,中国经济发展仍具有内在的韧性。在各种政策的支持下,中国经济有望在2024年实现稳定增长。同时,大类资产也可能会根据全球经济的走势进行相应的调整。然而,面对这些不确定性因素,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市场动态并做好风险管理。
高盛摩根:增长放缓
在2024全球宏观经济展望报告中,高盛认为,主要经济体将免于经济衰退。据高盛预测,2024年全球GDP增速为2.6%,高于彭博社统整的共识预测增速2.1%。高盛表示,对2024年增长持乐观态度有四个主要原因:
1、对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持乐观态度,同时整体通胀率大幅下降,劳动力市场依然强劲。虽然美国的实际收入增长将从2023年的强劲步伐放缓,但仍然足以支持消费和至少2%的GDP增长。与此同时,随着俄乌冲突所带来的天然气冲击逐渐消退,预计欧元区和英国的实际收入增长将大幅加速,到2024年底将达到约2% 。
2、加息和财政政策对G10经济体增长所带来的冲击与拖累已经达到高点。高盛研究部的报告指出,财务政策收紧对GDP增长率(而不是水平)的最大影响通常有两个季度左右的短滞后期。“因此,纵使计入最近长期利率的上升,我们预计2024年的金融状况将较2023年将有所好转。”哈哲思写道。
3、商品服务支出的重新平衡、欧洲能源危机、2022年纠正的库存周期以及中国制造业的低于预期的反弹等综合因素导致工业活动的整体疲软。下一年大部分对工业活动不利的因素将消退,制造业预计将恢复到长期趋势水平。
4、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哈哲思认为“经济衰退”并非央行降低通胀的必要手段,因此多数经济体可以避免经济衰退。过去加息周期的分析表明,一旦通胀正常化至低于3%的利率,主要央行在存在增长风险时降息的可能性将大幅提高。
对于中国经济,高盛预测,在政策支持、投资升温、居民消费支出温和增长的背景下,预计2024年实际GDP增速为4.8%,高于市场预期。
对于2024年的经济增长情况,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学家Seth Carpenter团队预计,2024年发达市场的增长将低于趋势水平,新兴市场的增长前景则参差不齐。该团队认为过去两年的限制性货币政策将继续对2024年的全球经济周期构成压力。此外,虽然全球通胀已经见顶,但通胀要回到目标水平,仍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增长低于平均水平。Seth Carpenter团队预计全球增长将放缓,但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将在抑制通胀的同时得以避免衰退。尽管衰退阴霾仍在,但由于通胀随着充分就业而有所下降,实际收入保持坚挺,从而能保障消费韧性,因此即使面临衰退也是较为轻微的衰退。
利率方面,该团队预计,2024年上半年大多数发达市场的政策利率将基本保持不变,随着通胀向目标水平降温将逐步下降。尽管货币政策开始放松,但直到2024年底,发达市场的政策利率仍然是限制性的。
对市场而言,该团队认为,2024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许多市场已经消化了宏观经济平稳过渡的预期,也就是实现以经济增长和通胀放缓为特征的经济软着陆,最终政策宽松。因此,要证明许多资产类别当前估值的合理性,就需要宏观前景能够实现完美着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几乎没有犯错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