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锂矿热潮可能引发腐败并损害公民利益
摘要
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努力推动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增长,尤其是在北方发达国家,包括电动汽车和所需电池。非洲是电池金属竞争的新前沿之一,锂(有时被称为“白色黄金”)是最受追捧的商品之一。
全球见证对津巴布韦、纳米比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以下简称“刚果”)三个新兴锂矿的调查发现,非洲的锂矿潮并未带来“公正的能源转型”,而是存在腐败和一系列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问题。几代非洲国家一直因为矿产而遭受剥削,随着对“转型矿产”的需求增加,历史可能会重演。
图 1.非洲锂矿资源量数据。
前言
非洲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经济利益的焦点。随着世界关注点转向可再生能源,非洲发现自己成为资源争夺的新热点。锂,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存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非洲勘探和投资的焦点。然而,对锂的竞争引发了复杂的挑战,包括腐败、环境破坏和社会不公正。本报告调查了非洲三个重要的锂矿项目,揭示了这一新兴行业的风险和影响,其中包括历史性的剥削、手工采矿、腐败和不足的治理问题。
一名工人手持着刚果民主共和国马诺诺地区的一块锂矿石。图片来源:杰克·沃尔夫,《新视角》杂志。
津巴布韦的桑达瓦纳矿
津巴布韦的桑达瓦纳锂矿是非洲最早进入锂提取领域的项目之一。尽管该项目有望为津巴布韦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但该矿的争议和违规行为严重。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手工挖掘者涌入,通常在危险的条件下工作,有关童工和矿工被矿井倒塌埋葬的报道层出不穷。据报道,这些挖掘者于2023年初被驱逐,他们的矿物财产被没收,矿山则被与津巴布韦执政的ZANU-PF党和军队有密切联系的公司接管,包括受到美国或欧盟制裁的公司。尽管有关未经加工的锂出口的官方禁令,但与政治上有关联的桑达瓦纳矿似乎豁免了这一规定,在2023年期间将数千吨矿石运出国外。
纳米比亚的乌伊斯锂矿(鑫丰投资)
在纳米比亚,中国企业鑫丰投资公司拥有的乌伊斯锂矿体现了外国投资在非洲资源行业所面临的挑战。有指控称,鑫丰通过贿赂手段获得了乌伊斯锂矿。还有证据表明,鑫丰利用了本应为当地小规模矿工而设的许可证来发展工业矿山。这似乎使鑫丰能够以低至140美元的价格开采重要的锂矿床,同时避免了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的需要。当地社区和纳米比亚议会议员指控鑫丰在“种族隔离条件”下安置工人,贿赂当地首领,并吓跑了吸引游客的野生动物。鑫丰将数千吨生锂矿石运往中国,未能兑现在纳米比亚内建设加工设施的承诺。
刚果民主共和国(DRC)- 马诺诺项目
马诺诺锂矿床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被认为是非洲最大的锂储量之一。然而,该项目的开发受到治理问题、法律纠纷和腐败指控的困扰。澳大利亚和中国矿业公司之间的所有权纠纷导致了进展停滞,同时不透明的交易和空壳公司引起了有关矿业过程诚信的质疑。此外,有关涉及现任总统费利克斯·齐塞凯
迪党派高级官员从紫金矿业获得160万美元“佣金”的消息,也引发了人们对自然资源开采与精英富裕之间的关系的思考。签署马诺诺交易的国有矿业公司被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反腐败机构指控以“低价”出售锂权,且“浪费”了所得。
结论
非洲锂矿的热潮为资源丰富的国家带来了经济繁荣和能源独立的希望。然而,这一潜力必须与负责任和可持续的实践相平衡,以优先考虑环境保护、社会公正和良好治理。本报告中所考察的案例突显了锂矿业中迫切需要增加透明度、问责制和社区参与度。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投资者和民间社会组织,必须共同努力,确保非洲锂资源的开发造福所有公民,并为全球气候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如果不能解决这些挑战,就有可能延续剥削和不平等的循环,从而损害非洲实现公正和可持续能源转型的愿景。
参考文献
A rush for Lithium in Africa risks fuelling corruption and failing citizens: https://www.globalwitness.org/en/campaigns/natural-resource-governance/lithium-rush-af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