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国际评定沙特主权信用等级
大公国际评定沙特阿拉伯王国(以下简称“沙特”)本、外币主权信用等级均为iAAsc-,评级展望稳定。石油减产和扩张性支出政策使财政维持一定赤字率水平,政府债务负担率小幅攀升,但多元化改革将持续支持非石油经济增长,政府适中的负债率水平、以固定利率和中长期债务为主的债务结构、充裕的外汇储备和庞大的主权资产对政府偿债能力形成保障。
评定沙特主权信用等级的主要理由阐述如下:
一、沙特偿债环境整体稳定。通过一系列集权举措,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王储不断加强集权控制,稳固王室根基。以“2030愿景”为主轴的多元化改革持续推进。沙特正式加入金砖合作机制以及与伊朗重建外交关系有利于其国际关系改善。在审慎的金融监管框架下,沙特银行体系稳健性保持稳定。同时,沙特金融包容性和金融科技活动多样性不断改善。
二、石油减产措施使经济增速放缓,但非石油经济在消费和投资支撑下发展强劲。2023年5月起实施的石油减产措施使沙特石油行业大规模放缓,在经济多元化战略持续推进下,私人部门投资增长和就业改善使非石油部门实现强劲增长,但仍无法抵消石油减产带来的经济损失,预计2023年沙特经济增长率将放缓至0.03%。短期内,消费和投资将是沙特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预计沙特2024年经济增速为2.7%。2025年预计随着石油减产行动的退出,石油收入恢复较快增长使经济增速达到5.5%左右的水平。不过,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以及石油市场波动等仍构成影响沙特经济增长前景的负面因素。
三、政府将维持一定赤字率水平,过度依赖石油的收入结构使偿债来源稳定性不足。2023年,石油减产下石油收入的大幅下降使沙特各级政府财政平衡由2022年的盈余转为赤字,预计赤字率约为2.0%,债务负担率小幅攀升至25.1%。短期内,政府将继续采取“支持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扩张性支出政策”,预计2024和2025年政府财政赤字率分别为1.9%和1.8%。沙特各级政府债务负担率仍处于适中水平,加之以固定利率与中长期债务为主的债务结构,沙特本币偿债能力保持稳定。
四、沙特外币偿债能力保持稳定。首先,尽管经常项目盈余下降将小幅推升沙特外部融资需求,沙特总外债负担率微幅上涨,但截至2023年三季度,沙特政府外债、总外债与GDP之比分别为7.8%和26.2%,短期外债占总外债比重为19.7%,上述指标处于较低水平,外债偿付压力较低。其次,石油减产和海外投资增长使国际储备与GDP之比下降,但依然充裕的国际储备可有力保障外债偿付。根据沙特央行数据预测,截至2023年三季度,沙特国际储备约为16,480.8亿里亚尔(4,394.9亿美元),约占GDP的41.1%,国际储备对短期外债和总外债的覆盖率约为794.7%和156.7%。最后,截至2023年三季度,沙特国际投资头寸净额与GDP之比高达74.1%,沙特庞大的海外净资产也能够对其外币偿债能力形成支撑。
短期内,经济多元化转型持续推进,消费和投资将是沙特经济的主要推动力,非石油部门预计保持较快增长。尽管政府将继续采取“支持可持续经济增长的扩张性支出政策”,但政府债务负担仍处于适中水平,以固定利率与中长期债务为主的债务结构使偿债压力可控,庞大的主权资产和充裕的国际储备对债务仍具有稳定的保障力度。因此,大公国际对未来1~2年沙特本、外币主权信用评级展望均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