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运河经济区,中国投资已主导

阿中产业研究院   2024-04-24 08:42:10

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在近期表示,其今年吸引的投资中高达40%来自中国。埃及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出海中东北非的重要目的地。

那么,这个依托国际航运枢纽苏伊士运河的经济区,将为中国企业带来什么机会呢?

640?wx_fmt=jpeg&from=appmsg

01

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吸引巨额中国投资

2024年4月18日,在开罗举行的中埃浙江经济论坛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SCZONE)主席Walid Gamal El Din宣布,自2024年初至今,该经济区已成功吸引约8.94亿美元的投资,其中来自中国的资金占据了总投资的40%。

这一数字不仅标志着中埃两国经济合作的新高度,也预示着未来中国企业可以循着该足迹在埃及的能源、汽车工业等多个领域开展更深入的合作。

此次论坛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吸引了来自中国和埃及的众多政府官员和商业领袖。论坛的重点是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双边经贸关系,特别是在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内的投资项目。

SCZONE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经济区如何通过整合红海和地中海的6个海港以及4个具有国际规格基础设施的工业区,来支持中国的投资。

他表示,这些举措不仅为中国企业提供了世界级的物流和支持服务,还使经济区成为了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一环。

据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浙江省在埃及的累计投资已达11.32亿美元,涵盖纺织、石油、天然气和塑料制品等多个行业。这些投资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加强了两国之间的经济纽带。

除了巨额投资外,中国公司还受益于SCZONE内的自由贸易协定,这些协定确保了进入全球市场的通道和各种能源资源的可用性。

SCZONE的负责人强调,这是中埃双方相互信任的有力证明,并为未来的合作开辟了更多可能。

中国驻埃及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表示,中国投资者对埃及市场的信心不断增强,这得益于埃及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经济改革的积极成果。他期待未来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能够更上一层楼。

02

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崛起为全球贸易新枢纽

SCZONE自2015年成立以来,迅速崛起为全球贸易和物流的新枢纽。该特区旨在利用苏伊士运河的战略位置,吸引外国投资并促进埃及经济增长。

SCZONE占地超过461平方公里,横跨运河东岸和西岸,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位于多条主要国际航线的交汇处。

苏伊士运河每年处理全球贸易量的12%,约有18,000艘船舶通过。这一地理优势使得该区域能够轻松接入全球市场,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门户。

为了进一步挖掘这一交通潜力的价值,埃及政府于2015年启动了SCZONE项目。该项目不仅被视为东西方贸易的桥梁,也是服务非洲大陆及其他地区的关键物流中心。

SCZONE内包含四个工业园区和六个港口,各港口根据其地理位置进行定位,以满足不同出口需求。例如,面向欧洲和美洲的出口商更倾向于使用东塞得港,而针对亚洲和非洲市场的投资者则更青睐艾因索克纳港。

目前,六个港口正在进行大规模开发。

地中海沿岸的三个港口中,东塞得港为全球表现最佳的港口之一,主要为汽车工程、建筑和纺织等制造业提供服务。

西塞得港则是埃及最重要的商业港口之一,每年处理大量多用途货物。阿里什港则专注于干散货、普通货物和农产品的运输。

另外三个位于苏伊士湾的港口靠近红海,各自具有特色。

Al-Tor Port主要为石油和天然气公司服务,阿达比亚港则处理各种散货和货物,而艾因苏赫纳港正在扩建,目标是成为埃及最大的港口。

在工业区方面,东塞得港专注于制药和汽车零部件制造,艾因索克纳则重点发展重工业,包括石化、陶瓷和化肥生产。

坎塔拉工业区主要吸引中小型企业和农业综合企业,而东伊斯梅利亚则被称为“科技谷”,聚焦高科技、研究和可再生能源领域。

苏伊士运河经济区的优先发展领域包括船舶燃料补给、物流和数据中心等15个产业。

通过吸引外国投资和促进产业升级,该区域有望成为全球贸易和物流的新高地,进一步推动埃及经济的持续增长。

03

协同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

随着SCZone的建立与发展,其已逐渐将成立15年之久的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正式纳入其版图之内,从而更加协同发展。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作为中国商务部认定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以促进中埃产能合作为宗旨。

该合作区由天津泰达控股和中非基金联手打造,位于战略要地——埃及苏伊士运河走廊,占地面积7.34平方公里。

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距离埃及首都开罗120公里,苏伊士城40公里,且紧邻重要的海港艾因苏赫纳港,为合作区内的企业提供了便捷的物流条件。

自2008年成立以来,该合作区已发展成为集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和机械制造五大产业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园区。

这些产业集群的形成,不仅促进了中埃两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也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如,2024年3月,SCZone与泰达合作区及新凤鸣控股公司达成了一项重要协议。

根据协议,三方将共同投资建设一个玻璃纤维和聚酯纤维生产项目,总投资额高达8亿美元,预计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00万吨。

项目的第一阶段计划于2026年投产,年生产能力为30万吨,这将进一步提升埃及在全球玻璃纤维和聚酯纤维市场的地位。

此前,中国玻璃纤维行业的领军企业巨石股份已于2014年在泰达合作区内设立了巨石埃及公司,并已陆续投产多条生产线。

截至目前,巨石埃及公司的总产能已达到32万吨,为埃及的玻璃纤维产业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以玻璃纤维行业为例,埃及拥有丰富的矿物原料资源,如石英石、高岭土和石灰石等,这为发展玻璃纤维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企业的助力下,埃及已迅速崛起为世界第四大、非洲第一大玻璃纤维生产国。

结语

苏伊士运河经济区通过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政策,成功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投资者。

中埃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特别是在SCZONE内的投资项目,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增长,也加强了两国之间的经济纽带。

随着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纳入SCZONE版图内协同发展,这一合作关系将更加紧密。中国企业也将以苏伊士运河经济区为基础,充分利用其全球贸易新枢纽的重要作用。

阅读2228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