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多国积极发展电动汽车产业
▲肯尼亚新能源汽车公司BasiGo生产的电动公交车,图片来源:BasiGo
近年来,非洲多国政府出台支持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埃塞俄比亚、突尼斯、赞比亚、肯尼亚、佛得角等国相继取消或降低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和其他相关税收,积极促进电动汽车产销量增长和本土化研发生产。有关报告预计,2027年非洲电动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214亿美元,2022年至2027年的平均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10.2%。
今年2月,南非贸易、工业和竞争部发布《电动汽车白皮书》,提出了多项激励措施,包括扩大对电动汽车制造的招商引资、发展区域电池产业链、推动绿氢生产商业化、确保电动汽车及其零部件免税出口等。按照肯尼亚政府最新设定的目标,到2025年肯尼亚所有注册车辆中电动汽车占比将提高到5%。埃及政府已开始实施2024年大规模生产电动汽车规划,力争未来两年内实现近100%的本地采购组件,还计划投资约15亿美元,用于扩建本国电动汽车制造厂和充电站。埃塞俄比亚政府将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计划纳入“十年发展计划(2021—2030年)”,目标是到2030年引入至少15.28万辆电动汽车,以实现向“绿色运输”过渡。加纳自2024年起开始对进口电动汽车实施8年免关税政策。阿尔及利亚政府近期出台政策,对进口电动汽车实施最高免征80%关税的优惠。突尼斯电动汽车和充电设备的进口关税已降至10%,增值税已降至7%。
根据麦肯锡和壳牌基金会此前对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乌干达、卢旺达的市场分析预测,到2025年这5个国家的电动汽车和电动摩托车销量预计为34万至82万辆,到2040年将增长到380万至490万辆。
非洲地区拥有大量锂、镍等金属矿产资源,为电动汽车的电池等零部件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其中,刚果(金)是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之一,钴是电动汽车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2023年4月,非洲进出口银行和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同刚果(金)、hai赞比亚两国政府签署框架协议,支持两国政府建立经济特区,用于生产电池前驱体,并完善电池和电动汽车产业链。
摩洛哥拥有生产汽车动力电池所需的多种金属矿藏,如钴、磷酸盐和锂,其中磷酸盐储量居世界第一位,约占全球总储量的75%。摩洛哥政府提出打造电动汽车电池和零部件制造中心,并凭借原材料储量巨大、靠近欧洲市场的地理位置及税收优惠等优势,加大力度吸引外资,加快发展电动汽车相关产业。
当前,中国车企研发生产的电动汽车日益受到非洲市场青睐。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对非洲出口同比增长291%。同时,不少中国车企也选择在非洲投资兴业,扩大与当地企业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合作,积极助力非洲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