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加入欧盟20周年:成功经验与未来风险

中国一中东欧研究院   2024-08-09 09:55:27

概要

立陶宛庆祝加入欧盟20周年。加入欧盟对立陶宛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通过欧盟凝聚力基金,欧盟在立陶宛的各类项目中投资超过200亿欧元。立陶宛公民是最支持欧盟的群体之一。然而,欧盟成员国身份也带来了额外风险,如大量净迁出和未来可能的大规模第三国移民潮。最近,欧盟联邦化,包括在最重要和敏感问题上的投票从一致原则转向合格多数原则和税收制度的统一,已被提上议程。如果实施,将为像立陶宛这样的小国带来更多风险。

引言

2024年5月1日,立陶宛庆祝加入欧盟20周年。在此之际,经济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们反思并评估这20年欧盟成员国资格对立陶宛的影响,分析未来可能带来的影响及欧盟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概述了立陶宛加入欧盟的20年历程并总结其给立陶宛带来的益处和挑战。挑战之一是“欧盟联邦化”,这是欧盟近来最重要的改革倡议之一。本文讨论了欧盟联邦化的现实意义及其可能的实施方式,包括欧盟范围内税收体系的统一及对重要和敏感事项做出决定时从一致性原则转向合格多数投票。这些变化可能对立陶宛产生的影响及立陶宛政治家的看法也将在本文中有所呈现。

成为欧盟成员国的20年

立陶宛政界、商界与公众几乎一致认为加入欧盟是成功的选择。20年来立陶宛的经济和社会发生巨大变化。欧盟为立陶宛提供了在欧盟内自由旅行、工作和学习的机会,立陶宛在经济增长、技术创新、能源独立和文化成就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欧盟成员国之间没有贸易壁垒,但这让立陶宛直接与一些最具竞争力的国家竞争,例如德国的制造商、波兰的农民和斯堪的纳维亚的金融部门。然而,立陶宛还是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增长并建立了一些高附加值、极具竞争力的行业。例如,立陶宛发展了活跃的创业生态系统、金融科技部门和生物技术部门,在物流领域是地区领导者,在激光制造领域是全球领导者。立陶宛经济从基于廉价劳动力转向高附加值商品和服务,展示了小国在欧盟框架内的巨大潜力。

欧盟凝聚力基金的实施对立陶宛经济发展非常有利。立陶宛财政部长金塔瑞·斯凯斯特(Gintarė Skaistė)表示:“立陶宛是欧盟凝聚力基金取得成功的范例,二十年来近200亿欧元投资于立陶宛的发展建设,且现正有100亿欧元投资。人均GDP几乎增加了三倍。欧盟投资创造了舒适生活、高附加值就业岗位,提高了教育、社会和医疗服务的质量,改善环境,促进创业。”

立陶宛诸多企业成为了欧盟国际供应链的一部分,并融入了欧盟商业生态系统。国际投资者或其他欧盟国家商业伙伴不仅要求立陶宛公司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和高质量商品与服务,还要求其商业政策不会歧视或剥削员工。这将确保环境友好型的商业模式和杜绝任何腐败。因此,与欧盟企业的互动显著提高了立陶宛企业的标准。同样,立陶宛诸多法律也必须与欧盟法律相兼容,推动其提高立法标准。加入欧盟也极大地促进了立陶宛文化、法律和政治发展。经济学家莱蒙德·库迪斯(Raimonds Kuodis)指出,加入欧盟推动了立陶宛商业条件和立法的文明化。

欧盟的支持者

根据2023年12月发布的欧盟民意调查结果,立陶宛民众是欧盟最大支持群体之一。多达94%的立陶宛受访者认为加入欧盟对国家有利,这是欧盟国家中最高的比例。在欧盟范围内的受访者中,有七成认为加入欧盟对他们的国家有益。立陶宛的受访者提出,加入欧盟最大益处是维持和平和提升安全(43%),经济增长(41%)和获得新就业机会(37%)。此外,约72%的立陶宛受访者同意(20%不同意)欧盟进一步扩张。由此可见,立陶宛人认为欧盟对立陶宛总体上是有利的。然而,欧盟内部存在的许多问题与挑战将继续影响立陶宛。

立陶宛在欧盟中的挑战

欧盟面临许多挑战,包括经济竞争力低下、生产率低、经济增长缓慢和社会老龄化。同时,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欧盟在发挥效力时常有桎梏且往往存在分歧。欧盟由27个成员国组成,这些国家在规模、经济实力和政治优先事项上差异性很大。

立陶宛加入欧盟的20年也有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许多立陶宛公民离开立陶宛以寻找更好的生活条件。这种移民趋势对立陶宛产生了很大困扰。在加入欧盟前15年中,立陶宛流失了多达68万公民,同时有26万人(主要是立陶宛人)回流到立陶宛生活。为此,短短时间内流失了超过42万公民(近15%的人口),是欧盟人口流失最多的国家之一。这对立陶宛的社会、经济,尤其是乡村和小城镇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所幸,由于立陶宛生活水平逐渐提高,2018年后,净移民为主要特征的人口流失已经停止。

解决了人口下降的问题后,立陶宛将面临来自第三国移民的挑战。欧盟高生活标准和福利体系吸引着来自非洲和中东移民与难民。由于欧盟西部和南部较大的和更富裕的国家不接受移民和难民,欧盟要求包括立陶宛在内的新成员国分担负担。新《移民与难民庇护公约》于2024年5月由欧盟理事会通过,要求每个欧盟国家接纳一定比例的移民和难民并为其提供支持。这对立陶宛这样的小国带来巨大的挑战。另一挑战是准备应对欧盟可能产生的巨大变革,即“欧盟联邦化”。联邦化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生活和经济领域事项不再由各国独立决定,而将由欧盟机构监管,由所有欧盟成员国共同投票决定。

欧盟联邦化

虽然在如何实现欧盟联邦化存在着不同的模式和原则,但本文所指的“联邦化”意味着将更多的决策和治理主权从成员国政府上交至欧盟机构,特别是欧洲委员会和欧洲议会。联邦化进程还涉及采用更多对欧盟成员国具有强制性约束力的欧盟法律和法规。联邦化进程的深入将削弱各个国家的主权和决策权。

政治学家安德鲁·A·米奇塔(Andrew A. Michta)在其发表于《政客》(Politico)的文章中总结了当前的联邦化趋势。他指出,欧盟正进行着其成立以来最具戏剧性的系统性变革,集中权力,把欧盟从一个主权国家的联盟转变为一个统一的联邦实体。这些改革主张主要来自德法轴心的推动,而支持者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如果没有这些变革,欧盟扩张后很快就会变得难以治理。

拟议的条约修订基于三个基本变化:引入多数投票制;取消单个成员国的否决权;限制欧盟委员的数量。这些变化将从根本上重新调整欧盟权力结构,将其集中在对德国和法国,作为欧盟大国他们基本能够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整个欧盟。条约修订已在10个关键领域进行,其中包括欧盟的外交、安全和防务政策。

一致原则和否决权

目前,欧盟在外交和安全政策、税收、移民政策、新成员国加入等领域奉行一致性原则,即任何重大决策只有在每个欧盟成员国都投票赞成时才会通过。换言之,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否决权来阻止决策的通过。

最近,关于是否将重要问题的投票从一致性原则改为合格多数投票的讨论日益激烈。合格多数投票的支持者认为,这能防止个别国家通过否决重要决策来制约其他国家。如果欧盟取消一致性原则并采用合格多数投票,很可能会削弱立陶宛的权力,因为立陶宛是欧盟中的小国。但具体影响将取决于合格多数投票的定义和规则。

2014年11月1日,《里斯本条约》对欧盟理事会合格多数投票规则进行了最近一次修订。《欧洲联盟条约》第16条(经《里斯本条约》修订)规定,《尼斯条约》理事会投票表决规定有效期至2014年10月31日。自2014年11月1日起生效的《里斯本条约》引入了合格多数条件,也被称为“双重多数”。该条件同时考虑国家数量和所代表的人口数。如果大多数国家投了赞成票(定为55%,或在英国脱欧前的28个成员国中至少15个),并且这些多数国家占欧盟人口的多数(至少65%),理事会的决定就会通过。

立陶宛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Gitanas Nausėda)认为,欧盟联邦化和取消一致投票原则不是最佳途径。瑙塞达支持欧盟的联盟结构而不是联邦结构。立陶宛的一些政党,如立陶宛农民和绿党联盟,明确支持保留一致投票原则,认为它保护了小国权利和利益。一致性原则的支持者指出,匈牙利近来常是唯一投反对票利的国家,否决了许多旨在帮助乌克兰的动议,但最终仍可能达成共识。反对一致性原则的人认为,取消一致投票原则并采用合格多数投票原则将更有效加快决策进程。总体而言,如果在最重要和敏感问题上采用合格多数投票,将会降低小国的重要性。大国更有机会在全欧盟范围内获得支持,从而轻易超过小国的票数。

税收体系的统一

当前欧盟缺乏共同的财政政策。尽管欧盟条约已经对政府支出(如不超过3%的预算赤字要求)和税收(例如增值税制度)进行了一定限制,但目前各成员国仍自行决定其税收和财政支出政策。因此,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在欧盟内“统一”税收制度。

2024年5月,在总统选举辩论中,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承认,在欧盟较大成员国推动下,欧洲理事会已经开始讨论统一税收制度。瑙塞达强烈反对统一税收,因为和其他所有国家一样,立陶宛需要最适合其国家利益的税收制度。瑙塞达表示,有14个欧盟成员国希望保留各个国家的税收制度。统一税收制度将为外国投资者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意味着小国将无法通过灵活的税收制度或特殊税收优惠来与大国竞争。这将使立陶宛处于劣势,因为灵活的监管和税收制度往往是国际投资者选择该国的决定性因素。

结语

毫无疑问,加入欧盟是立陶宛近年来最重要的决定之一。20年间,虽面临挑战,但总体取得成功。欧盟帮助立陶宛成为一个发达和现代化的国家。然而,前方道路并不平坦,立陶宛的未来取决于欧盟将要做出的许多决定。第一个决定是关于“欧盟联邦化”。如果欧盟成员国决定将更多的主权上交至欧盟机构,同意在决定最重要和敏感问题时从一致原则转向合格多数原则,那么像立陶宛这样的小国的作用必定减弱。此外,各国的利益和优先事项有很大差异,欧盟可能会通过更多对立陶宛不利的政策。立陶宛大多数政治家意识到了这些风险,并不支持“欧盟联邦化”。

阅读3506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