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欧&中亚篇】重绘欧亚版图:2024年“一带一路”区域风险系列报告

中诚信国际   2024-10-12 14:24:18

640?wx_fmt=png&from=appmsg

俄乌冲突改写欧亚地区地缘政治局势。2024年俄乌两国风险整体提升,庞大的国防支出及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投资的维持,增加了两国的经济财政压力。受外部需求下降及高通胀影响,其他中东欧国家风险亦有所提升。中亚地区风险因俄罗斯经济增速放缓有所提升。短期内,美国大选结果或是影响冲突走向的重要变量,冲突走向将直接影响中东欧及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变化。若冲突走向和谈,俄乌将寻求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东欧国家或将在乌克兰战后重建中获得增长机遇,资源出口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也将支持中亚各国的发展前景。后俄乌冲突时代,中东欧及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地位已显著上升。

中东欧-中亚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要冲,是欧亚大陆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和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带一路”倡议融入欧洲经济圈的重要承接带。因地缘战略地位特殊且重要,中东欧-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较高。其中,中东欧国家在意识形态方面受到西方与俄罗斯的双重夹击,战略自主性较低;中亚国家在经济政治层面与俄罗斯存在紧密联系,大宗商品价格、俄罗斯经济与移民政策波动对地区经济影响较大。

2023年俄乌冲突下,能源价格上涨导致区域通胀显著提升,中东欧地区风险处于“高水平”。同期,受扩张性财政政策、基础设施投资及出口增长支持,中亚经济保持较强韧性,但俄罗斯对外劳需求下降及卢布走弱,使得地区风险同样处于“高水平”。2024年以来,俄乌冲突的激烈程度有所提升,且乌克兰盟友们的援乌意愿和能力均有所下降,在此背景下,2024年下半年中东欧地区和中亚地区的区域风险存在进一步上行压力。其中,俄乌经济将在2023年的超预期增长后有所放缓,庞大的国防支出及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投资的维持将继续加重两国财政压力。尽管冲突对其他中东欧国家的直接冲击有所减弱,但外部需求的降低和高企的通胀仍对各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受俄罗斯经济增速放缓、恐袭后移民政策收紧及二次制裁风险影响,中亚地区风险同比提升,但短期内各国政府债务在财政整顿下仍具备可持续性。

美国大选结果或是影响短期内冲突走向的重要变量。若俄乌冲突在中长期内持续,中东欧和中亚地区地缘风险仍将保持高位,并持续影响地区乃至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而若冲突走向和谈,俄乌将重点聚焦战后国家重建,中东欧及中亚将获得相对稳定的外部发展环境,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下,各国将在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经济等方面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总体来看,后俄乌冲突时代,在大国竞争的牵制下,中东欧及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地位已显著上升。

Part One

2024年以来,俄乌冲突的激烈程度有所提升,美国大选结果或是影响短期内冲突走向的重要变量。俄乌冲突改写欧亚地缘政治局势,中东欧及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仍主要受到俄乌冲突走向的直接影响。后俄乌冲突时代,在欧洲内部势力及大国竞争的牵制下,中东欧及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地位已显著上升。

由于俄乌双方均企图通过扩大战场优势获得更多和谈筹码,2024年下半年以来,双方冲突的激烈程度大幅升级,区域地缘风险有所提升。随着冲突的延宕,目前俄乌双方均有重启谈判的意向,但双方仍在恢复谈判的条件上存在严重分歧。短期内,11月初举行的美国大选将是影响冲突走向的关键节点。冲突以来,俄乌双方及美西方阵营已经损耗大量资源,若大选后美国对外政策发生转变,军援的撤出将无法支持乌克兰在战场的可持续性,也将为各方结束冲突提供契机。俄乌双方的政治抉择、国际社会的变化,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对俄乌和谈的积极影响,将决定俄乌冲突的走向和结局。

若冲突能在短期内走向和谈,全球地缘风险将显著下降。俄乌冲突以来,欧亚地缘政治格局已发生深刻变化。俄罗斯“向东看”已成定局,在与中国携手推动远东地区发展上或将达成更强烈的共识。尽管尚难预估达成和谈的条件,但若战事平息,俄乌双方无疑将更加聚焦自身的战后重建,从而对外部投资构成重大机遇。

若冲突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僵局,甚至发生显著的态势升级,全球风险将显著提升。若美国大选结果不利于改变冲突局面且俄乌双方无法在谈判条件上达成一致,随着战场上博弈的显著加剧,将不排除俄乌冲突进一步扩展升级,甚至爆发“核战争”的可能性,从而彻底改变俄乌冲突的性质和范围,全球风险亦将显著提升。

俄乌冲突的后续走势将直接影响中东欧及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风险。在冲突长期化和西欧国家深受冲击的背景下,中东欧国家在战略选择上已回归现实利益考量。东欧剧变后,中东欧国家曾作为俄罗斯和“老欧洲”之间的战略缓冲地带。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随着地缘政治博弈的外溢,“新欧洲”和“老欧洲”的分歧不断扩大。在此过程中,中东欧国家在安全防务领域的话语权上升,欧盟决策也越来越受到中东欧国家的影响。在借助外部力量制衡欧盟对本地区影响的情况下,未来中东欧地缘政治地位或将逐步提升。战后的新格局或将促使其他中东欧国家对外政策进一步回归现实,中国对该地区的地缘及经济影响力或将上升。

俄乌冲突以来,中亚迎来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转型期,地区地缘政治地位急剧提升,地缘政治风险亦有所增加,俄乌冲突的后续走向将直接影响中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俄乌冲突发展至今,为降低对单一运输渠道的依赖、构建多元化的供应链,各国围绕开发“中间走廊”的博弈逐步升温,经由中亚及高加索地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跨里海国际运输线备受关注。同时,俄罗斯对中亚影响力的减弱,也为欧洲等国发展中亚-欧洲关系提供“时机”。2023年以来,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土耳其等国纷纷加强与中亚国家的联系。与此同时,中亚国家也意在通过“通道外交”等方式提升本地区的地缘政治地位,在坚守多元化平衡外交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与域外大国进行互动。在此背景下,中亚迎来经济发展转折期。

Part Two

伴随俄乌冲突的长期化,2024年俄罗斯和乌克兰经济风险均有所上行,同时庞大的战争支出及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投资的维持仍持续加重两国经济及财政压力;受益于出口恢复,白俄罗斯经济衰退得到缓解,未来融资需求增加或使债务负担温和增长。需关注冲突走向对三国未来经济复苏及重建的影响。

俄罗斯经济在制裁压力下逐步恢复但仍面临失衡风险。2023年,政府采取多种措施以维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包括支持国内企业重建物流链,并通过政府支出拉动内需,全年经济实现了3.6%的超预期增长。油气出口方面,俄罗斯成功将大部分石油和天然气出口转向印度、中国、土耳其等国,西方对俄石油设置的价格上限实际效应减弱,对俄罗斯预算收入形成有力支持。充足的政府支出推动俄制造业在较高水平运转,刺激消费和投资需求增长,对国内经济活动形成稳定支撑。2024年,在国际油价上涨的情况下,俄罗斯油气收入持续增长,1~7月经常账户盈余同比增长70%至397亿美元,全年来看仍将对该国预算收入形成支持。然而,政府支出持续刺激国内需求并推高通胀,劳动力短缺导致国内供需失衡态势初显,或抑制该国经济增长势头。

乌克兰在战争初期经济遭到重创,2023年得益于国际援助,政府对部分关键基础设施进行修复并建立稳定的能源供应,该国对战时经济有所适应,吸引了四分之一的乌克兰难民回流,小幅缓解了该国劳动力短缺问题。2024年以来,在冲突绵延态势下劳动力短缺问题愈发严重,该国约80%的火力发电及三分之一的水力发电基础设施被摧毁;同时,该国军事支出压力持续走高,年度财政赤字高达380亿美元,但欧洲“援助疲劳”渐显,国际社会对于乌克兰作战能力的预期有所减弱,资金支持面临不确定性,将对该国经济的可持续复苏造成冲击。

白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对俄出口,随着2023年俄罗斯经济和需求的增长,白俄罗斯政府重新规划出口路线,对中国、土耳其等其他国家出口增长,国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实现了3.9%的经济增长,摆脱经济衰退的局面。此外市场信心进一步恢复推动了工资和私人消费的增长。预计2024年白俄罗斯经济将放缓,通胀率将保持高位,受俄罗斯物价上涨和制裁压力的影响,未来白俄罗斯通胀率可能进一步加速至6%至9%。在经济恢复的推动下,财政赤字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紧张的外部环境或使政府融资需求增加,债务负担或将温和增长。

展望未来,若俄乌冲突长期持续,俄罗斯军工生产拉动增长的模式将在持续消耗俄罗斯资金储备的同时继续拉高通胀,劳动力短缺问题将加剧该国供需失衡态势,影响经济可持续性;而乌克兰经济在国际援助意愿逐渐减弱的趋势下将难以维系,面临经济崩溃的风险;白俄罗斯逐步适应紧张的外部环境对经济及财政的影响,但经济增长幅度将放缓。若俄乌冲突能够走向和谈,俄罗斯将退出战时经济模式,短期内美欧对俄罗斯制裁仍将持续,但冲突期间该国制造业部门的大幅扩张减弱了该国对能源部门的高度依赖,受益于军工产业上下游供应链的建立,预计冲突结束后该国将以工业供应链为基础逐步恢复民用经济的发展;乌克兰经济则在冲突后迎来重建机遇,根据世界银行估计,乌克兰将至少需要10年的时间和4000亿美元的资金,2023年下半年以来,美、欧、日、韩等主要国家多次与乌克兰就战后重建问题展开讨论,预计将以公共和私人资本结合的形式参与乌克兰经济重振;白俄罗斯出口的增长将继续带动经济的复苏,但短期内公共福利和工资的支出增加将给财政带来一定压力。

Part Three

2023年高通胀和伙伴国经济发展迟缓仍制约中东欧地区经济发展,经济增长趋势明显减弱,波罗的海三国受影响最大。2024年伴随降息周期的开启及欧元区经济增长的逐步恢复,预期该地区的贸易收支及投资状况将逐步改善,但地区风险展望仍很大程度受制于俄乌冲突后续走向。

受西欧主要伙伴国家经济发展迟缓和高通胀环境的影响,中东欧国家2023年整体经济增速有所降低。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北马其顿等制造业导向型经济体受欧盟经济放缓的影响最大,而阿尔巴尼亚、黑山、科索沃等服务业导向型经济体从旅游和国际旅行需求中受益较多。2024年以来,在旅游业复苏、汇款和外国直接投资增加、产业升级等因素支撑下,展现了相对较高的经济韧性。中欧国家匈牙利、捷克共和国、波兰和斯洛伐克2023年面临两位数的通胀压力,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但财政赤字有所改善,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债务小幅升高,总体债务负担保持在合理区间。2023年,波罗的海三国因外部经济不景气和需求的减少而面临经济困难,进出口和零售额均大幅下降。在波罗的海三国中,爱沙尼亚经历了2023年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全年经济将萎缩-3.5%,同时投资和消费也出现下降。

2024年,伴随降息周期的开启及欧元区经济增长的逐步恢复,预计西巴尔干地区国家2024年的经济增长将达3.2%,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选举为政策连续性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持续通胀等因素也持续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短期来看,中欧国家增长前景良好。由于旅游业和服务贸易出口的增长,罗马尼亚和波兰或将成为中欧表现最好的经济体,预计2024年GDP将分别增长3.3%和2.8%,而随着利率和通胀的降低,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将实现温和反弹。相比之下,受限于贸易伙伴国增长的迟缓,捷克共和国或将增长1.2%,相对落后。波罗的海三国随着通胀的下降,市场信心有所改善,工业订单有所增加,受去库存周期推动和全球制造业反弹的预期,预计波罗的海国家的经济将有所恢复。

若俄乌冲突能够走向和谈,地缘风险有所释放,中东欧地区整体风险将有所降低。随着地缘重心的东移,中东欧国家在乌克兰重建方面将获得一定发展机遇,更多资金和投资需求的涌入也将刺激中东欧的经济恢复。若俄乌冲突长期持续,地缘冲突存在外溢风险,伙伴国经济将持续承压,通胀或有所反弹,地区风险将整体升高。

Part Four

2024年中亚地区风险因俄罗斯经济增速放缓及恐袭后移民政策收紧而有所上升,各国经济增速或将同比放缓,但财政支出收紧下仍将维系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若俄乌冲突持续,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将愈加激烈。若冲突得以和平解决,在稳定的外部环境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下,中亚将在基础设施建设、绿色经济等方面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亚是“一带一路”沿线区域中风险相对较高的区域。俄乌冲突以来,凭借平衡外交、对内改革及汇款流入的历史性飙升,中亚各国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同时伴随名义GDP的快速增长,各国政府债务风险均有所下降。2024年以来,受俄罗斯经济增速放缓、移民政策收紧、石油主动减产、洪涝灾害等因素影响,地区风险整体有所上行。随着一项大型石油生产扩建项目接近完工,哈萨克斯坦实际资本投资明显下滑,加之上半年遭受洪涝灾害冲击、遵守OPEC+减产规定等,致使其经济增速同比放缓。但采矿业投资收窄下进口需求亦有所下滑并对汇兑风险形成缓释。由于政府计划在2024年-2026年期间收紧财政支出以保证财政缓冲,政府负债率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2024年上半年,受益于跨境汇款收入来源多元化、汇率保持相对稳定等因素,乌兹别克斯坦跨境汇款收入同比增长25%达65亿美元,私人消费、宽松的货币政策、及由铜、铀价格上涨带动的出口复苏,整体支持上半年经济实现6.4%的快速增长,同时带动汇兑风险下降。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的经济规模相近、名义GDP和人均收入水平均很低,且高度依赖俄罗斯汇款收入和能源进口,汇款收入占两国GDP总量的30%~35%左右。经济结构的高度集中叠加很低的人均收入水平致使两国经济脆弱程度相对较高,易受外部冲击的影响。但近年来持续受益于扩张性财政政策、基础设施投资增加、及库姆托尔金矿的黄金贸易,两国经济实现快速增长。2023年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为8.3%和6%。2024年上半年,在投资支出及旅游业增长的支持下两国仍保持高速增长,但两国汇款收入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已下降。莫斯科袭击事件后,移民政策的收紧及俄经济增长的放缓对较为依赖汇款收入的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产生一定冲击。

展望2024年,投资需求下滑及对OPEC+减产规定的遵守将抑制哈萨克斯坦经济增长,对财政整顿的顺利推进将缓解债务上升的风险。尽管取消大量能源补贴或将推动乌兹别克斯坦通胀上行,并使私人消费受限,但预期强劲的投资及出口将继续支持其实现快速增长,同时对国有资产私有化的推动及财政政策收紧使政府债务风险可控。但由于两国对俄往来风险提升,仍需对俄乌冲突的外溢影响保持关注。特别是由于此前受俄乌冲突影响,对哈萨克斯坦石油出口最重要的运输路线-里海管道联盟CPC输油管线曾多次面临断供风险,鉴于CPC管道运输对哈萨克斯坦经济的重要性,若其长期暂停必将对哈萨克斯坦的经济财政等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方面,因俄罗斯经济增速放缓及移民政策收紧,两国经济增速将在2023年的高基数下放缓,并导致债务负担反弹增长,财政风险提升。汇款收入的下降也将导致塔吉克经常账户赤字扩大、银行业盈利水平下滑。短期内,对财政整顿的遵守使塔吉克政府债务具有可持续性,同时由于其资金来源主要为多边及双边优惠贷款,仍能保持较低的偿债成本,但由于经济增速放缓且将于2025-2027年面临债务集中偿付,塔吉克斯坦的债务风险仍相对较高。

目前中亚各国均在持续推动多样化的改革进程,如哈萨克斯坦政府的“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乌兹别克斯坦的“乌兹别克斯坦-2030战略”等。若俄乌冲突能够走向和谈俄罗斯民用经济的重建或将滋生大量用工需求,中亚地区外来劳务汇款收入的增加将支持国家内需增长。同时地缘政治风险的下降,也将伴随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进一步刺激石化产业及出口增长,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较好的增长前景。若俄乌冲突长期持续由于中亚地区的国家均为多民族的混合体,文化与宗教复杂性高,边境争端与民族矛盾频发,同时与俄罗斯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亚国家的内部稳定、内部改革与治理面临挑战。同时,外部冲突长期持续下,聚焦在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博弈也将愈加激烈。在西方持续推动阵营化和集团化发展的背景下,对中亚资源的竞争和对其地缘位置的重点关注,无疑将推升其地缘政治风险,同时 “中间走廊”等关键项目的推进也将面临挑战。

阅读4271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