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P条款出运美国,如何有效应对潜在风险?
本号前文《Exw条款真的可以高枕无忧吗?》为大家分析了出口企业为图省事,采用工厂交货即Exw价格条款却反而对货物失控、增加了风险的情形。发出后就有外贸朋友提出,既然Exw条款无法控制货权,那么反其道而行,采用LDP条款,全程控制货物,是不是风险就降低了?
LDP条款出运美国
如何有效应对潜在风险
正好近期有个LDP的案例:四川某出口企业A向美国客户司出口服装,之前双方都采用CIF术语,但这次客户却要求修改为LDP术语。这意味着A公司需承担货物运抵美国客户指定地的所有费用和风险直至货物交付买家手中,而目前美国大选局势紧张,海运、码头装卸、清关以及美国国内运输等环节会不会出现意外?A公司对此忧心忡忡。
SINOSURE
LDP(Landed Duty Paid)即“目的地完税交货”,是一个不属于《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20》中的非常见贸易术语。和FOB、CIF等使用较多的价格术语相比,LDP条款下大大减少了买方的操作,出口方对客户的服务更到位,因此理论上说竞争力更强、利润空间更大。但出口方也相应承担了货物运抵指定目的地的所有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运输、保险、进口关税及相关税费;同时,货物从起运到交付之间出现的风险也由出口方承担。这意味着,出口方不仅要具备强大的物流控制力,也要对进口关税、税费等成本有更精确测算、对不可预见费用有更充分的预留空间。
在《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20》D组中,有一个与LDP很相似的术语DDP(Delivered Duty Paid),两者都是将货物运至买方指定地点并完成交货,但有一个区别是,DDP条款是由买方授权委托的清关公司负责在美国清关;而LDP则由出口方自身负责清关。
LDP条款对于出口方来说,无疑是一场高难度的资源整合与成本把控游戏。如果有丰富的经验并且进口国贸易政策较为稳定,可以尝试一下。但此时此刻的美国,却要慎用。其一,众所周知加征关税是特朗普的治国“法宝”,上一个任期就对中国、欧洲多种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此轮竞选中,特朗普表示“字典里最美丽的词就是关税”,声称当选后将对进口商品征收历史上最高的关税。如果特朗普真的当选,LDP价格需要计算多少加征关税?其二,如果特朗普败选了,码头工人、卡车司机等他的支持者会不会发动罢工?LDP条款下的货物交期能否保证?滞港费用会增加多少?其三,A公司此次出口的是服装,美国海关会不会对以所谓“新疆棉”问题而大做文章?
既然LDP有风险,那投保出口信用保险能否保障?常规出口信用保险产品的责任起始点是卖方完成交付后的应收账款回收风险。LDP条款下,保险责任起始点相应就是出口方完成进口报关及税费支付并将货物实际交付给买方后。因此LDP条款下货物从出口报关至最终交付这段时间内,常规出口信用保险产品下就处于“真空期”。为覆盖这个真空期,可以在常规出口信用保险产品项下申请加保“出运前保险”,把保险责任起始点前移至合同签订后、出运前。但出运前风险保障的仍然是买方所在国政治风险、买方商业风险,如果是买方所在政府对进口采取的非歧视性合法管制行为而引发的进口成本上升、进口清关手续变化等,导致出口方在LDP下不能正常收汇,常规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和加保出运前保险都无法保障。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百分百完美的事情。风险和利润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外贸朋友们,且行且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