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风险月报
南非1月安全形势综述
近期,南非共发生近百起各类安全事件,其中枪击、盗窃/抢劫、交通事故等事件频发。本月南非社会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面临诸多复杂问题,引发连环效应。作为南非经济、政治、文化、交通和体育中心,豪登省约翰内斯堡正面临着陷入破败、衰退的深渊,从年久失修的基础设施到日益严重的犯罪问题无一不在彰显南非整体面临的典型社会安全危机。南非枪支犯罪频发,涉及谋杀、抢劫、绑架等多种类型,豪登省、夸祖鲁-纳塔尔省和西开普省成为该类犯罪的高发区域,其中本月抢劫涉网约车、餐厅、社区等场景。本月南非多地出现超速、酒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道路交通安全堪忧。
自经历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以来,南非愈发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切实采取食品安全管理措施。当地时间2025年1月8日,南非就业与劳工部长诺玛科莎扎娜·梅斯亲自带领团队对开普敦中国城进行突击检查,其中不仅发现华人店主售卖过期食品,还发现非法雇佣劳工的隐患,进一步引发华人对在南非经营中遇到的食品安全以及劳工合规问题的广泛关注。
一是南非生活成本飙升,基础设施崩塌。生活成本危机:南非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2月,一个普通家庭食品篮的平均价格为5,383.38兰特,同比增长68%以上。过去五年间,医疗保险费用增长43%,小学、中学教育费用增长31%,高等教育费用增长28%,还有涨幅高达70%的电费,不仅加重家庭负担,还严重影响企业经营成本,进一步造成连环效应。基础设施老化:以约翰内斯堡为例,该市道路和供水系统等基础设施老化,每年只有不高于30公里供水管道得以更换,而管道泄露更是导致40%的水资源被浪费。与此同时,非法危楼随处可见,2025年1月7日,该市勒纳西亚地区发生一起建筑倒塌事故,导致一人受伤。
二是本月涉枪犯罪频发,多集中在东部和南部省份。根据警方以及统计局最新数据,南非每年可能发生多达20万至30万起涉枪犯罪,相当于平均每五分钟就发生一起。
普马兰加省:1月11日,南非普马兰加省发生一起震惊全国的严重枪击事件,导致8人死亡、3人受伤,枪支暴力犯罪再次被推至舆论焦点。1月16日,该省埃尔梅洛车辆鉴定部门的一名警官于当天下午驾车执行公务时遭遇枪手伏击。
东开普省:1月15日,东开普省Zwide地区一家快餐店发生孕妇收银员遭枪击事件,引发民众对夜间工作环境安全的担忧。
西开普省:1月23日,开普敦某所小学门口发生一起校长遭枪击身亡事件。1月30日,开普敦布雷肯费尔警局外,一名42岁男子在通往警局路上的停车场遭遇突然袭击,身中多枪当场死亡。
三是本月抢劫事件涉作案场景多样化。网约车危险升级:随着网约车服务普及,司机的人身安全成为关注焦点,尤其在特定高风险区域,犯罪分子利用虚假账户下单,“诱骗”方式愈发隐蔽。1月1日,南非开普敦斯特兰德方丹一名网约车司机在遭遇抢劫时进行持枪自卫,最终导致一名嫌犯死亡,另一名受伤。1月11日,一名网约车司机在豪登省约翰内斯堡遭遇两名所谓“乘客”袭击,俩人抢走司机两部手机和现金后逃离现场。入室抢劫:1月3日,西开普省伯格弗利特发生一起入室抢劫案,某安保公司一名员工为保护一家三口而不幸遇难。同一天,豪登省梅多戴尔的一家麦当劳餐厅发生武装抢劫事件,最终导致一名男孩被枪击身亡。现金押运抢劫:2024年12月31日,西北省莫鲁伦村至莫瓜塞村路段发生一起武装现金押运抢劫案,涉重型武器武装人员,但未有人员伤亡。
四是本月道路交通安全危险重重。南非约翰内斯堡警方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12月1日到2025年1月5日,该市共有512名司机因酒驾被捕,另有364名司机因超速驾驶被拘留。1月12日,南非普马兰加省D2945公路上一辆丰田汽车撞上5名行人,最终导致3人当场死亡,另有2人受重伤。1月19日,南非东开普省N2高速公路发生一起严重的两车正面碰撞事故,最终造成5人死亡,另有6人受伤。
建议在南非中资企业及个人重点做好以下防范:
一是日常生活方面,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近年来,生活成本进一步上涨使低收入群体受影响最大,难以负担基本生活物资,更多人口陷入贫困。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或维持原有生活水平,部分人可能会迫于经济压力走上犯罪道路,导致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活动增加,降低居民生活安全感。故建议时刻关注周边治安动态,密切留意当地新闻、社交媒体群组或华人社区发布的治安信息,了解居住地、工作地及常去区域的安全状况,避开治安不佳地区,如非正式定居点、犯罪高发的街区等。定期检查住所的门锁、窗户防护、监控设备和报警系统等是否正常运行,确保安全设施完好有效。
二是出行方面,更应慎之又慎。本月交通事故频发,人员伤亡惨重,家庭遭受重创。以东开普省为例,本月已有近200人因交通事故丧生,其中阿马托勒地区是事故高发区域之一。建议出行前合理规划安全路线,尽量避开偏僻、光线昏暗或治安较差的区域,减少夜间独自外出,如需外出,告知家人或朋友行程安排和预计返回时间;注意行车安全,遵守南非交通规则,坚决拒绝酒后驾车、超速、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如需打车,使用正规打车软件,上车前核对车辆信息和司机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