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氢能政策转向:“大棒” 退场,“胡萝卜” 唱主角
近日,德国政府证实,为实现欧盟提出的2030工业领域使用的氢或其衍生物中 42% 为非生物来源可再生燃料(RFNBOs)这一目标,德国不会设定针对具体公司的义务或配额。
德国联邦经济事务与气候行动部的发言人表示:“我们正通过系列手段和措施,从需求端推动目标的实现以及 RFNBOs 的大规模应用,如气候保护协议、联邦对工业和气候保护的资助、重要共同利益项目(IPCEI)钢铁项目以及 H2Global 资助计划。”
德国长期以来将自己定位为可再生氢的主要需求中心,如德政府仅采用激励措施而不施加惩罚,那么德国实际将消费多少绿氢就将存疑。
正如发言人所概述的,德国已投入大量资金,激励工业企业使用清洁氢。
在上一轮气候保护合同中(该合同作为一种碳差价合约,涵盖了从化石燃料转向低碳替代品的成本),超过 10 亿欧元(10.4 亿美元)已拨付给五个使用氢气的工业脱碳项目。
德国政府还已为钢铁行业提供数十亿欧元的拨款,用于安装直接还原铁(DRI)工厂和电弧炉,以取代燃煤炼钢。
同时,H2Global 已完成首次拍卖,用德国政府资金签订一份为期十年的绿氨采购合同,计划2026年启动针对国内工业短期承购合同的拍卖,补贴将覆盖价格差。
这种方式也可能为企业在用氢之外,以更低成本减少排放提供更大的空间,尽管减排幅度可能较小。当前,德国选民十分关注经济竞争力和生活成本问题。
如,钢铁巨头蒂森克虏伯已经承认,直接还原铁工厂使用天然气的时间可能会比最初计划的更长。蒂森克虏伯原本计划从 2028年起逐步增加清洁氢的使用比例,从2037年起实现 100% 用氢。
如蒂森克虏伯选择推迟引入绿氢或推迟实现完全使用氢气,这意味着整体用氢量减少,要在2030年达到42% 的任务要求,氢气用量本应更高。
由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德国工业企业也已经受到激励去减少排放。该体系将逐步取消对一些已经大量使用氢气的行业(如化肥行业)免费分配碳排放额度。
虽然这可能会促使企业转向低碳氢,但并不一定意味着在没有强制要求的情况下,它们会选择 RFNBOs,预计 RFNBOs 的成本将比使用天然气并配备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生产的蓝氢还要高得多。
包括德国最大的化肥企业之一 SKW Piesteritz 在内,欧洲各地的化肥公司已经因欧洲高昂的能源价格而关闭了部分合成氨产能。SKW Piesteritz 特别提到欧洲市场被低成本俄罗斯化肥充斥这一情况。
德国国内合成氨产量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增加,可能意味着到 2030 年实现 42% 目标所需的 RFNBOs 数量会减少。
难以达标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的研究数据显示,德国可能无法如期履行《可再生能源指令 III》(RED III)中关于工业用途的规定,该规定要求到 2030 年每年使用 30 万至 40 万吨绿氢。
BNEF 氢能高级助理Adithya Bhashyam表示:“仅考虑德国国内目前处于后期阶段的项目,德国将无法实现这些目标。”
这家研究公司追踪到德国已有 10 万吨的年产能已经投入运营或正在建设中,另有每年 9 万吨的产能来自已获得补贴但尚未正式做出最终投资决策的项目。
这大约能满足德国《可再生能源指令 III》最低目标的一半,不过如果有足够的需求,进口可以弥补缺口。
与此同时,Bhashyam指出,德国钢铁制造商已经发起招标,这将带来总计 30 万吨清洁氢气的供应,尽管并非所有这些氢气都将是可再生的,其中可能包含其他更便宜的低碳氢气类型。
Bhashyam补充道:“像荷兰等其他市场正在考虑采用补贴和配额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其 RFNBOs 目标。许多因预算较为紧张而无法补贴 RFNBO 氢气使用的成员国,可能比德国更依赖配额和惩罚措施。”
德国即将到来的选举
德国将于 2 月 23 日举行联邦选举,据选举结果,现政府部门的立场可能会随着新政府的上台而改变。
行业协会Hydrogen Europe首席执行官Jorgo Chatzimarkakis指出:“德国选举在下周日举行,我们无法推测未来德国政府的优先事项。”
不过,他提到过去几年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之后。此前,许多人曾预计美国会成为向欧洲出口低成本氢及其衍生物的来源地。
Jorgo Chatzimarkakis表示,这就是为什么一些成员国可能不会采用将非常复杂的氢气生产规则与严格义务相结合的策略。我们欢迎建立主导市场,尝试在过渡时期基于明确目标加速扩大氢气使用规模。我们期待欧盟委员会 2 月 26 日发布相关战略(《清洁工业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