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摩托车品牌出海高增速下的困境与思考

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   2025-02-21 07:28:31

2024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客户需求变化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在最新的出口结构中,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依然是获得超额利润的法宝,例如新能源汽车和芯片。但同时也有一个增速优秀的细分领域——国产摩托车品牌出口。

1

国产摩托车出口现状

自2000年以来,中国摩托车行业出口开始放量,凭借优异的质量、极高的性价比优势迅速抢占亚非拉等新兴市场。近年来国产品牌逐渐缩小技术差距,不断提升外观设计,加快海外建厂,与此前的制造出海相比,现阶段国产摩托车品牌更注重品牌出海。

640?wx_fmt=png

图1 2024年摩托车月度出口情况

2

高增速下的困境与思考

2024年我国摩托车品牌出口一直保持高景气,出口市场是中国摩托车工业最主要的增长领域。部分龙头国产摩企布局多年,已成功在海外推出DS900、800MT、无极等知名车型。但高增速之下,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影响,市场不确定性加强,深耕国内的传统摩企和出海老兵都面临不小的困境。

01

传统市场竞争激烈

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的数据,2024年1-10月国产摩托车出口仍集中于亚非拉地区,出口额和出口量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快速增长。传统摩托车市场以通勤代步工具需求为主,客单价较低,中小排量(≤250CC)的摩托车更受欢迎。疫情时期国产摩托车品牌出口量锐减,为印度本土摩托车品牌提供了成长空间。

日系品牌则依靠深耕多年的品牌影响力牢牢占据东盟地区市场主导,国产品牌难以占据竞争优势。拉丁美洲市场较为分散,日系品牌渗透力虽尚未占据主导,但以往国产品牌主要以通过代工模式先行抢占市场份额,自主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一般。传统市场国产摩托大牌代工模式普遍,车型附加值低,可替代性强。如果后续不能及时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在几大传统市场目前的竞争优势可能难以维持。

02

中高端市场渗透率不足

国产摩企中大排量摩托车(≥250CC)出口量尚处于增速阶段,中高端市场渗透率不足,国产摩托车品牌海外市场份额相对日企和印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640?wx_fmt=png

2024年10月主要出口系列分排量摩托车出口量所占比例情况

欧美市场机车文化浓厚,摩托车需求以大排量中高端品牌为主,应用场景主要为休闲玩乐而非通勤。从出口区域分布来看,欧洲地区市场销量虽然占比不如传统市场,客单价却远远高于亚非拉地区,且需求人群和需求量稳定,目前国产品牌出口还处于快速放量阶段。

在海外小排量摩托车市场激烈竞争背景下,多数国产摩托车品牌在中大排量摩托车出海战略布局已久。但由于国产品牌认可度、技术影响力与哈雷、本田等知名品牌仍有差距,国产品牌进入难度相对大。国产品牌需持续丰富产品矩阵,与欧美品牌、日系品牌形成差异定位,加上国产品牌传统性价比优势,才能带动产品的附加值,催生多款爆品,打开高端品牌知名度。

03

汇率波动及关税政策变动风险

当前外部经济环境严峻,部分龙头摩企深耕海外市场,原材料、运费价格波动以及关税政策易对毛利率产生负面影响。在龙头摩企积极抢占海外市场份额的背景下,摩托车企业应加强海外供应链搭建,实现企业对摩托车整车生产,发动机制造、车架、减震器、车座、轮毂等零部件生产链条全覆盖,在传统市场提高小排量通路车的利润率,增强中高端市场供应链的稳定性。中国信保的海外投资保险可以为企业供应链搭建提供融资支持,从政策、产品和服务打好服务客户的组合拳。

大部分公司外销以美元进行报价结算,汇率波动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如果外部政策、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海外需求不及预期,国产摩托车品牌盈利能力很有可能受到不利影响,部分出海未见成效的中小国产摩托车品牌经营甚至难以为继。对于未来的可能存在的汇率波动,摩托车品牌需保持对政策的敏感性,必要时推荐采用人民币结算的方式,降低业务中断可能性。

04

业务不确定性增强

随着国产摩托车品牌在中高端市场不断发力,欧美等成熟市场出口持续放量。欧美市场机车文化深厚,对于摩托车定制化需求、外观设计、售后服务、绿色低碳需求要求较高,为抢占中高端市场,国产摩托车品牌推新节奏加快。部分对市场风向预测不准确的产品,难以形成品牌竞争优势,容易产生库存积压。

亚非拉传统摩托车市场大部分买方资质有限,国别风险偏高,代工模式下的国产摩企易被替代。信用保险作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政策工具,可以为企业提供市场开发、风险兜底、信息提示等功能。建议企业根据信保授信额度及时调整出运策略,密切关注信保推送的相关风险信息和政策动向,以应对可能的供应中断和市场风险。

近年国产摩托车品牌出口已有部分行业成功经验,同期国内市场也发生国内品牌替代,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市场,均是国产品牌在增加市占率。我们也认为未来中国摩托车产业出口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占据传统市场优势,撬动中高端市场市场份额,实现出口排量升级,实现量价齐飞的同时打造出“品牌出海”的可复制经验。

2340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