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大呼拉尔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蒙口岸跨境铁路及煤炭贸易协议
3月27日,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提交的《蒙古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甘其毛都—嘎顺苏海图口岸跨境铁路、煤炭贸易及塔旺陶勒盖煤矿产能提升合作协议》批准法案。会议共有110名议员出席,其中98人投票赞成,协议正式获批。
该跨境铁路项目自2004年起开始讨论,2008年以来历经17年、60余次谈判,并获国家安全委员会3项建议、国家大呼拉尔6项决议及政府45项决议支持,至此在国家层面最终敲定。
蒙古国工业与矿产资源部部长策・图旺介绍称,根据蒙古国议会第58号决议,蒙古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2025年2月14日在中国哈尔滨正式签署了《嘎顺苏海图—甘其毛都口岸跨境铁路、煤炭贸易及塔旺陶勒盖煤矿产能提升合作协议》。在双方工作组的联合会议上,双方达成一致,将制定三个层级的文件。第一层级是政府间协议,第二层级是双方工作组层面的议定书,该议定书亦在哈尔滨签署。第三层级是企业间合同,将在政府间协议批准后签署。
在协商协议草案过程中,双方讨论了以下问题:遵循各自的轨距标准和铁路规则,并允许第三方货物通过铁路运输;如何在短时间内实施铁路建设;煤炭买卖合同的期限、煤炭交易数量及价格确定方式;如何提高煤炭开采量及动力煤交易;其他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及其他基础设施合作问题。并将其纳入上述三个层级的文件之中。
图旺表示,该协议实施后,蒙古国煤炭的开采和出口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同时也为连接中蒙其他三个口岸的铁路建设及其他重大项目的合作创造了可能。这将有力推动《国家财富基金法》的实施,确保蒙古国的地下矿产资源收益能够公平、公正地惠及现在和未来的每一位公民。
在审议该法律草案时,蒙古国总理罗・奥云额尔登表示:“蒙古国与中国曾于 1955 年签署了首个铁路连接边境口岸的协定,即扎门乌德 - 二连浩特口岸。而 70 年后的今天,我们正通过国家大呼拉尔批准两国政府间关于第二个铁路连接口岸的正式协议,即蒙古国主要出口口岸嘎顺苏海图 - 甘其毛都口岸。这也是蒙古国政府首次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署此类协议。
在谈判过程中,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口岸经济重要性排序签署了议定书。根据该文件,嘎顺苏海图 - 甘其毛都口岸的获批意味着为启动第三个口岸 —— 西伯库伦口岸的合作创造了法律条件。西伯库伦是具有 1000 万吨增量出口能力的口岸,若通过铁路与(蒙俄边境)阿尔查苏日口岸相连,将构成西部纵贯走廊。继西伯库伦之后,毕其格图口岸将提上议程。该口岸同样能为蒙古国增加 1000 万吨出口能力,若通过铁路与(蒙俄边境)额仁察布口岸连接,将形成东部纵贯走廊。第五个待议口岸是杭吉口岸。由此,其他口岸的协商通道已依次开启。
因此,本次大呼拉尔批准两国政府间关于嘎顺苏海图 - 甘其毛都铁路连接的协议意义非凡。这意味着西伯库伦口岸的正式谈判即将启动,并且后续也有条件加快推进毕其格图、杭吉等口岸的可行性研究方案。这是自 1955 年以来时隔 70 年获批的重大历史事件。”
协议获批后,将立即启动企业遴选及合同签订工作,计划于今年春季开工建设,预计2027年竣工。这条甘其毛都—嘎顺苏海图跨境铁路将成为继1955年扎门乌德—二连浩特铁路后,时隔70年建成的第二条中蒙跨境铁路,对蒙古国社会经济产生深远影响。未来,蒙古国还计划分阶段建设更多与中国的铁路连接,包括西伯库伦—策克、毕其格图-珠恩嘎达布其、杭吉—满都拉等口岸铁路,以及东西向铁路项目。全部建设预计在1.9年内完成,2027年实现通车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