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年来首超法国,成塞内加尔第一大进口国

济民之路   2025-04-02 22:20:00

近日,塞内加尔国家统计和人口局(ANSD)发布最新贸易数据,显示中国在2024年取代法国,成为塞内加尔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这是近十年来,中国首次超过法国。

数据显示,2024年,塞内加尔从中国的进口额达到8482.42亿非洲法郎(约合13亿欧元),同比增长8.3%。同期,塞内加尔从法国的进口额为7252.52亿非洲法郎(约合11亿欧元),来自法国的出口额下降17%。在塞内加尔的主要贸易伙伴中,俄罗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比利时分别排名第三、第四和第五,进口额分别为5789.66亿非洲法郎、4089.62亿非洲法郎和3976.32亿非洲法郎。

图片

自2013年至2021年,中国在塞内加尔投资和资助的各类项目总额超过12070亿非洲法郎。

近年来,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塞内加尔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捷斯-图巴高速公路、方久尼大桥、塞内加尔国家大剧院、黑人文明博物馆、迪亚姆尼亚久儿童医院、竞技摔跤场等项目。捷斯-图巴高速公路连接捷斯和该国第二大人口城市图巴。这条高速公路也被称为“IlaTouba”,由中国资助,投资额为4160亿非洲法郎(8亿美元)。它长113公里,穿过Khombole、Bambey和Diourbel等城市。CWE(中国国际水电公司)修建了连接迪亚斯新布莱斯迪亚涅国际机场(AIBD)和位于小丘的城市和塞内加尔旅游首都Mbour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建设,极大改善了塞内加尔主要城市间的交通状况。方久尼大桥则促进了当地渔业产品流通,并加强了塞内加尔与邻国冈比亚的互联互通。塞内加尔国家大剧院、黑人文明博物馆则为文化发展提供助力,黑人文明博物馆已成为塞内加尔标志性建筑物。国家大剧院于2011年4月落成,由一家中国公司建造,由中国出资138亿非洲法郎(2421万美元)。其中一部分由塞内加尔提供,金额为29亿非洲法郎(508万美元)。黑人文明博物馆也由中国公司上海建设集团建造,由中国出资200亿非洲法郎(3508万美元)。

图片

随着中非经贸合作的深入,中国与塞内加尔的双边贸易额有望持续增长,涵盖商品种类或将更加多样化,进一步促进两国经济交流。

投资: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企业或将在新能源、数字经济、制造业等领域深化合作,助力塞内加尔产业升级,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区域影响:作为西非经济共同体(ECOWAS)成员国,塞内加尔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的投资不仅推动塞内加尔发展,也可能辐射至更广泛的西非市场,促进整个地区的经济合作。

政策合作:未来,两国政府可能会推动更多贸易协定或投资保障措施,以优化商业环境,确保经贸合作更加稳健可持续。

在持续发展的合作框架下,中塞关系有望迈向更加紧密和多元化的新时代。

阅读3894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