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建筑央企2024年海外业务业绩横评
时至5月,八家主要建筑央企(中建、中交、中铁、铁建、电建、能建、中冶、化学)2024年的年度报告已全部出炉。各方数据显示,2024年国际工程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八大建筑央企作为行业领先者,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充分彰显央企责任担当。
以新签合同额计算,八大建筑央企的境外新签合同额与商务部公布的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比值已由2022年的81.5%提升至2024年的98%。
以营业额计算,八大建筑央企的境外业务营收与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的比值由2022年的47.7%提升至2024年的51.6%。
未来,随着八大建筑央企进一步探索境外业务模式,发力战新产业实践,境外的项目和营收来源将愈发不拘泥于传统的国际工程承包业务。
图1:2022-2024年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营业额及八大建筑央企境外新签合同额、营业收入的情况(亿元人民币)
01
境外新签合同额及境外业务营收方面,2024年八大建筑央企均保持正增长,但两项数据之间的差异依然显著。境外新签项目能否实际落地执行并最终贡献营收仍是未来数年间应着重关注的突出问题。
其中,除中国电建的境外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4.1%外,其他七家企业均录得10%以上的同比增长。同期境外业务营业额仅有四家(交建、中铁、电建和化学)录得10%以上的同比增长。
两相对比,中建、铁建、能建、中冶四家企业的境外新签合同额的同比增长高出境外业务营收的同比增长达10个百分点。其中,中建的境外营收同比仅增长2.4%,能建的境外营收同比仅增长0.03%,与新签额的增长差异显著。此外,中交、电建和化学三家企业境外新签合同额的同比增长低于境外营收的增长。
图2:2022-2024年八大建筑央企境外新签合同额及境外业务营收情况(亿元人民币)
02
境外业务毛利润方面,2024年八大建筑央企中有三家(中建、电建和中冶)出现境外业务毛利润下滑的情况,能建的境外业务毛利润也仅同比增长0.2%。其中,中交、电建和中冶在控制境外业务成本上升方面面临考验,增收增利不同步的情况相对突出,三家企业2024年境外业务营收的增幅与境外业务毛利润的增幅之间相差超过10个百分点。
相对而言,中铁、铁建和化学在2024年的境外业务毛利润增幅均超过境外业务营收增幅。三家企业的境外业务毛利润同比增长21.9%、19.1%和45.2%,相较于2023年其境外业务的经营情况取得一定程度的改善。
图3:2022-2024年八大建筑央企境外业务毛利润情况(亿元人民币)
境外业务毛利率方面,2024年八大建筑央企境外业务的毛利率均低于15%,其中中建、中铁和铁建三家企业的境外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0%、7.7%和7.5%。
此外就变化情况而言,2024年有四家(中建、中交、电建和中冶)出现境外毛利率下滑的情况。能建的毛利率几乎与上年持平。中铁、铁建和化学三家企业的境外业务毛利率则分别小幅上升0.7、0.6和1.1个百分点。
对中资的国际工程承包商而言,除推动新签项目实际落地执行之外,境外业务的成本控制问题同样愈发突出。时至当下,成本控制问题已不局限于传统的一般房建和基础设施项目(以中建、中铁和铁建),能源项目同样需要强化成本管控(以电建、能建为例)。无论是传统产业项目还是战新产业项目,伴随项目相关商业模式的日益成熟,成本控制是无法绕开的必修课。
图4:2022-2024年八大建筑央企境外业务毛利率情况
03
<善始善终,慎终如始,务求实效>
境外项目方面,2024年八大建筑央企中,中建、电建和化学境外项目的竣工交付情况相对较好,当年在建的境外项目金额与竣工交付的境外项目金额的倍数控制在5倍以下的水平(分别为1.96、2.64和3.40)。其余四家企业在建的境外项目金额与竣工交付的境外项目金额的倍数处于10至25倍的水平。中国能建在2024年交付竣工的境外项目非常有限,至今已储备了大量的境外在建项目,相对激进的发展策略需要与更精益的项目风险管理实践相配合方能行稳致远。
由近三年的情况来看,2024年有五家企业(中建、中交、中铁、铁建和电建)的在建境外项目金额与竣工交付境外项目金额的倍数处于三年来的新低水平,在保持境外新签合同额持续增长的情况下,该指标的压降反映出有关企业在强化境外项目进度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其中中国电建在2024年将这一指标压降至2.64倍,叠加了境外新签合同额增速放缓的影响。
图5:2022-2024年八大建筑央企境外在建及竣工验收项目金额情况(亿元人民币)
//说明: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复咨询对商务部数据和八大建筑央企公布的2024年年报数据的整理,部分原始数据采用美元计价。本文参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年度平均汇率折合为人民币计价数据。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误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