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化工程集团五建公司承建的新加坡炼化一体化工程项目高标准机械竣工
4月30日,炼化工程集团五建公司承建的新加坡炼化一体化工程项目高标准机械竣工。至此,这座在裕廊岛上承载着新加坡绿色转型使命的炼油装置实现高质量交付,成为炼化工程集团实施“全球发展”战略的又一个典型项目,也是炼化工程集团以“国际规则+中国效率”模式建设境外标志性石化装置的又一次成功实践,在国际高端炼化领域擦亮了“中国建造”品牌。
经过1029天攻坚,五建公司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效率”和“中国质量”,以98%焊接合格率的亮眼成绩完成项目建设,实现了高标准中交,得到了业主和总包单位的一致肯定。
PART.1
标杆工程树立中国品牌
这座总投资50亿美元的项目是推动新加坡绿色转型的重点工程,五建公司承建了两套核心装置——年产100万吨脱沥青加氢处理装置和年产240万吨清洁燃料油装置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任务。
项目采用全模块化建造模式,施工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安全质量管理标准极其严格。自2022年7月开工以来,五建公司严格执行业主施工规范标准,科学组织、创新管理,高效推进施工进程,累计完成钢结构安装3857吨,设备安装350台,管道焊接25.6万吋,模块安装77个,电缆敷设2400公里。
先后荣获业主美孚和总包TR联合颁发安全工时突出贡献奖5次、质量管理月度先进6次,以及美孚全球总裁SSH&E奖突出贡献奖3次,集团公司“三基”先进基层单位等荣誉。
中国驻新加坡大使曹忠明调研时评价:“项目团队精神面貌好、安全培训措施有力、党建工作实效明显,展示了良好的形象。”
业主美孚项目主任卡立德表示:“我们与五建公司的合作一直都非常愉快。五建公司对安全和质量的高度重视,与我们项目的共同目标完全一致。中国员工的专业能力、辛勤工作和奉献精神对项目进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PART.2
智慧建造赋能提质增效
面对工艺复杂、交叉作业密集等挑战,项目部创新打造“数字孪生”管理体系,开创海外工程建设的新范式。项目团队突破传统管理模式桎梏,自主研发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施工作业,实现对五千余作业人员、数百台机械设备和数万吨材料的全周期动态管控。
“这套系统就像给工地装上了智慧大脑,通过实时数据建模分析,施工效率得到极大提升。”项目施工经理胡志森介绍,尤其是大型模块安装过程中,项目部采用的“工作包”管理模式,更将图纸、工序、资源计划等要素集成“一码通”,施工前瞻性显著增强。
在管道焊接攻坚阶段,项目部通过施工推演、技能培训、跟踪反馈等机制,建立了系统科学的质量管理流程,加强质量过程管控。尤其针对“工程心脏”的黄金焊口,项目部采用智能传感器实时捕捉电流电压、焊缝温度等18项关键参数,构建起毫米级精度的质量监控体系,焊缝合格率也从行业平均95%跃升至98%。
在安全管控上,项目部引进的移动式“培训岛”成为工地安全管理明星。这个搭载了VR技术的实操智能培训基地,可模拟高空坠落、触电、受限空间等险情,让工人在沉浸式演练中强化应急能力。目前,项目累计开展安全培训2.5万人次,累计达成1870万安全人工时。
“我们正用技术创新书写新时代的‘工程答卷’,在炼化工程领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方案,助力中国石化品牌在世界舞台树立标杆。”项目经理高德明说。
PART.3
文化交融锻造国际化铁军
在新加坡裕廊岛工业区,项目部一起共度了首个“非遗”春节。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们欢聚一堂,写福字、挂春联、吃年夜饭,这个充满东方韵味的场景,正是五建公司深化跨文化融合的生动写照。
面对海外工程建设的特殊环境,项目部创新构建“家文化”体系,打造出独具特色的人文建设模式。针对员工普遍关注的健康问题,项目部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医疗中心建立战略合作,不仅引进国际认证的急救培训体系,更邀请苏瑞福心理卫生学院专家开发定制化心理辅导课程,员工的健康意识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以“员工诉求不过夜”的态度,妥善解决员工在食宿改善等方面的90余项诉求,使“6+1”诉求响应机制成为保障员工权益的金字招牌。
项目部还构建了更加开放包容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三维一体”赋能模式,系统性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实施“拆书”知识转化工程、深化“中国师傅带外国徒弟”传帮带机制,成功培育出一批国际化精英人才。来自印度的青年工程师穆贝就是典型代表,在项目部量身打造的成长路径下,他仅用18个月便从基层管理员跃升为质量管理主管。
目前,该项目已锻造出覆盖施工管理、技术创新、质量管控、安全监督等核心专业的国际化人才梯队,真正实现了在海外“干一个项目,树一座丰碑,育一批人才,留一套经验,交一方朋友,拓一片天地”良性发展模式。同时,这座凝结着智慧与友谊的炼化综合体,正将黑色石油转化为绿色动能,见证着“一带一路”上的共赢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