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20亿美元项目启动,化肥项目成国际工程行业亮点
近日,伊拉克安巴尔省西部的大型综合磷肥生产项目奠基。该项目投资规模达20亿美元,由伊拉克国营磷酸盐公司、Asas工程公司和中国化学东华科技三方合作开发建设,预计年产磷酸二铵100万吨、三料过磷酸钙50万吨,此外还可能同步生产硫酸、磷酸和氨。
该项目是伊拉克一系列战后重建工作中由工矿部主导的重点工业建设项目,旨在开发利用伊拉克国内的磷矿资源。伊拉克安巴尔省的西部沙漠是全球十大磷矿区之一,磷矿总储量估计可达100亿吨。伊拉克政府计划在该省建设磷肥生产中心,面向亚洲市场出口。未来,更多硅磷项目将于6月份的巴格达投资论坛对外公布。
结合以往的项目来看,伊拉克磷肥项目是中国化学聚焦主责主业化学工程,依托化工产业链发掘海外项目机会的又一实证。2025年一季度,中国化学的国际业务延续了2024年积极的发展势头,其中涉及海外化肥产能的项目是一大亮点。根据中国化学对外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经营合同数据,合同金额达5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境外重大项目共有7个,其中就包括3个涉及化肥生产的境外项目。
化学工程作为中国化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能够及时把握国际化肥市场中涌现的项目机遇自是顺理成章。2024年,中国化学在俄罗斯纳霍德卡化肥项目、阿曼10万吨高纯硅基材料项目等境外高端EPC项目中,充分发挥“技术(标准)+装备+服务” 一体化模式的市场竞争优势,践行高质量的海外运维保障,有效带动毛利率的提升。当年中国化学境外业务的毛利率为10.78%,同比提高1.28个百分点。
中国化学,其他国际工程企业也通过对产业链的深度发掘,取得与化肥相关的化工领域的项目机会。
5月20日,中材节能与中材海外签署了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氮肥厂绿能低碳项目EPC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材节能拟委托中材海外实施并完成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氮肥厂绿能低碳项目的所有开发、设计、采购、供应、施工、启动、调试、测试和其他工作,以及修补其中的缺陷所要求的或必要的所有工作,合同金额约为人民币12.52亿元。双方将该项目定位为“集技术创新、绿色环保、节能降碳于一体的清洁能源示范项目”。该项目也是中材节能由中亚地区清洁能源综合管理领域和建材工程系统集成领域出发,沿产业链开拓的有益实践。
中材节能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做法主要是利用清洁能源电力优化氮肥厂的能耗结构,将氮肥生产中的高耗能环节(如空分制氮、合成压缩等)接入清洁能源电力,切实降低产品的综合能耗。另有通过电解水制氢技术在氮肥的氨合成工序中提供零碳氢源,以替代传统工艺的“煤头”“气头”合成路线,并结合碳捕集联产碳酸氢铵,实现全流程减碳增效。目前这一途径在国内已有示范项目,未来着手降低氢源的成本后可在对环保要求较高的高端国别先行先试。
中建三局三公司作为中国建筑系统内首家拥有“三特三甲”资质的号码公司(石油化工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石油化工医药行业甲级设计资质),今年早些时候取得了首个位于摩洛哥OCP园区内的项目——摩洛哥埃尔加迪达磷酸盐项目。该公司在石化领域的技术实力获得了世界最大磷酸盐生产商和出口商——摩洛哥磷酸盐公司(OCP)的认可。未来履约过程中将通过该项目在适应欧洲标准、流程管理体系、HSE管理、磷化工产品线施工等积累重要经验。
摩洛哥的磷酸盐资源储量独步全球,已探明磷酸盐储量为500亿吨,占全球储量的73%,磷酸盐及衍生品总产量占全球市场约30%,发展磷肥工业的条件得天独厚。其中,摩洛哥磷酸盐公司(OCP)总管该国的磷酸盐资源,其业务涵盖完整的磷酸盐价值链,堪称摩洛哥版本的“沙特阿美”。
除磷酸盐项目外,中建三局三公司在摩洛哥市场还深耕化工产业链的其他领域。同期在当地还中标了脱氨装置项目。该项目将用于12万吨三元车间母液脱氨处理,建成后将为三元前驱体的生产提供可靠的环保保障。
除直接参与与化肥工业相关的化工生产设施的设计、建设和运维之外,配套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高端装备的输出也是值得中国企业探索的领域。2024年12月,上海振华重工发布公告称与OCP摩洛哥磷酸盐集团就摩洛哥萨菲港散货系统项目采购及有关事项协商一致,签订了合同协议书。该项目的合同总金额折合人民币高达约14.61亿元。
以化肥为代表的化学品,在仓储、运输等环节对基础设施有许多细致的特殊要求,例如防潮、控温、防爆(硝酸铵)、避光、防污染、防化学反应等,由此可衍生出对仓储物流运输沿线基础设施的适应性改造升级需求。例如:
(一)港口区域增设封闭式传送带和温控仓储区,扩大危险化学品泊位容量,完善隔离区与应急处置设施;
(二)优化“水铁联运”设施,规划建设铁路专用线,布局专门的接驳转运场地,改造老旧货场,增设自动化装卸设备;
(三)建设高标准仓库和智能立体仓储系统,实现化肥分类存储、温湿度自动监控及库存动态管理。
以化肥生产设施为代表的海外化工项目,对于国际工程承包企业而言是依托产业链开拓海外项目时值得参考的备选领域,尤其是在化工、石化、新能源、矿业等领域具备技术实力和项目经验的承包商。
对于氮肥及合成氨工业项目,主要考虑三个方面:
消费市场位置:氮肥及合成氨工业主要依赖天然气、煤炭等能源资源,原材料分布相对广泛,且产品和中间产物的运输成本较低,因此选址更倾向于靠近消费市场。对于国际工程企业而言,优选人地关系紧张、基础化学工业基础薄弱、化肥使用量有可观提升空间的国别,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东南亚的部分国家。
能源成本:传统上氮肥及合成氨工业是典型的高耗能高碳排放产业,近年来该行业推动低碳减排改造的需求较为迫切。国别选择上传统的思路是选择化石能源丰富,能源成本低廉的国别和地区。近年来还可探索与可再生能源耦合,直接实现绿电的就地消纳。且合成氨的生产装置具备一定的负荷弹性,可通过“荷随源动”策略配合电网调峰。
市场行情:氮肥在全球范围内的产量规模大,国际市场价格随全球范围内的需求波动。氮肥项目在空间上靠近消费市场布局有利于快速响应农业季节性需求波动,减少因长距离运输导致的失效风险。尤其对于布局在中东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项目,可在农忙时节前夕集中响应印度市场的化肥需求。
对于磷肥及钾肥项目,其生产布局以资源卡位优先。全球范围内磷矿(摩洛哥、中国西南、俄罗斯、埃及和突尼斯)和钾矿(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中国青海)的资源高度集中,项目开发需要与控制资源的垄断企业合作。国际工程企业除了与国际巨头合作之外,还可与正在推进产能出海的国内化肥企业合作,例如亚钾国际、金正大、云图控股等。
2025年1月,亚钾国际宣布将投资70亿至100亿美元,在埃及建立一个先进的磷肥工业园区。其中项目第一阶段投资额为16亿美元,计划每年开采200万吨磷酸盐,将其转化为磷肥,100%出口至邻近市场。项目全部阶段完成后,年生产能力将达到1000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