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复合增长率背后:乌兹别克斯坦储能市场的爆发逻辑
乌兹别克斯坦作为中亚最大的经济体,正加速推进能源结构转型。本报告聚焦该国户用储能市场,通过深入调研与系统分析,全面评估其发展潜力与未来趋势。
发展优势明显,光储一体化具备天然条件
乌兹别克斯坦年均日照时间达2800-3200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为户用光储系统提供了良好基础。政府已提出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25%-40%的目标,并出台包括设备进口减免、电价改革、分布式能源发展等多项利好政策,推动新能源发展。
电网薄弱+电价改革=刚需+套利空间
当前,该国电网基础薄弱、停电频繁,居民对备用电源需求强烈。正在推进的阶梯电价机制,也为储能系统“峰谷套利”提供了现实经济价值。同时,城镇化率超过50%,中产阶级规模不断扩大,为储能产品提供了潜在消费土壤。
挑战不容忽视:成本、认知、服务体系仍是短板
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发展也面临不少瓶颈。当地人均GDP仅2200美元,储能系统高昂的初始投入成为推广难点。同时,用户认知有限、专业安装及售后服务能力薄弱、融资渠道匮乏等问题仍需突破。
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张,年均增长率达89%
据预测,乌兹别克斯坦户用储能市场将从2024年的200万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9800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89%。政策推动、成本下降、需求释放与技术进步将成为核心驱动力。
竞争格局初现,国际国内品牌齐聚
目前市场处于起步阶段,竞争格局较为宽松。国际品牌如Tesla、LG Energy,中国企业如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已布局当地市场,同时也吸引了本地代理商与系统集成商参与,为新进入者提供了宝贵窗口期。
01
国家背景
乌兹别克斯坦
国家背景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位于中亚腹地,是⼀个内陆国家,北邻哈萨克斯坦,东北邻吉尔吉斯斯坦,东南邻塔吉克斯坦,南邻阿富汗,西南邻⼟库曼斯坦。该国国⼟⾯积44.89万平⽅公⾥,是中亚地区⾯积第四⼤的国家。
地理位置与⽓候条件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地处欧亚⼤陆中⼼,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该国⼤部分地区属于温带⼤陆性⼲旱⽓候,夏季炎热⼲燥,冬季寒冷少雪。年降⽔量较少,⼤部分地区在100-400毫⽶之间。这种⽓候条件为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提供了良好的⾃然条件。
⼈⼝与社会结构
乌兹别克斯坦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乌兹别克斯坦⼈⼝约为3500万,是中亚地区⼈⼝最多的国家。⼈⼝结构相对年轻,65岁以下⼈⼝占⽐超过95%,这为新技术的推⼴应⽤提供了有利的社会基础。城镇化率约为50.5%,城镇⼈⼝约1770万,农村⼈⼝约1730万。主要城市包括⾸都塔什⼲(⼈⼝约280万)、撒⻢尔罕(⼈⼝约55万)、安集延(⼈⼝约45万)等。
经济发展⽔平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地区最⼤的经济体,2023年GDP约为800亿美元,⼈均GDP约为2200美元。该国经济以农业、矿业和制造业为主,近年来服务业发展迅速。政府正在推进经济多元化和现代化改⾰,努⼒减少对传统产业的依赖,发展⾼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能源资源禀赋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包括天然⽓、⽯油、煤炭和可再⽣能源。该国是世界第12⼤天然⽓⽣产国,天然⽓储量约为1.1万亿⽴⽅⽶。同时,该国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年均⽇照时⻓达2800-3200⼩时,太阳能辐射强度为1300-1500千⽡时/平⽅⽶/年,具有巨⼤的可再⽣能源开发潜⼒。
政治环境与对外关系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实⾏总统制共和政体,政治环境相对稳定。该国奉⾏多元化外交政策,与中国、俄罗斯、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都保持良好关系。特别是与中国的关系⽇益密切,是"⼀带⼀路"倡议的重要参与国,双边贸易和投资合作不断深化。这种良好的对外关系为国际企业在乌兹别克斯坦开展业务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
02
能源市场概况
乌兹别克斯坦
电⼒结构分析
乌兹别克斯坦的电⼒系统以化⽯燃料为主导,可再⽣能源占⽐相对较低,但正在快速发展。根据国际能源署2024年数据,该国电⼒结构呈现以下特征:
化⽯燃料主导地位
乌兹别克斯坦
天然⽓发电占总发电量的85.2%,是绝对主导的发电来源。这主要得益于乌兹别克斯坦丰富的天然⽓资源,该国拥有约1.1万亿⽴⽅⽶的天然⽓储量,为天然⽓发电提供了充⾜的燃料保障。煤炭发电占⽐约为8.5%,主要集中在安格连等地区的燃煤电⼚。⽯油发电占⽐较⼩,约为1.8%,主要⽤于偏远地区的⼩型发电设施。
⽔电资源有限
乌兹别克斯坦
⽔电发电占总发电量的4.2%。虽然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有阿姆河、锡尔河等主要河流,但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和与邻国的⽔资源争议,⼤型⽔电项⽬开发受到⼀定制约。现有的⽔电设施主要包括奇尔奇克河流域的⼏座中⼩型⽔电站。
可再⽣能源起步
乌兹别克斯坦
太阳能和⻛能发电⽬前仅占总发电量的0.3%,但增⻓势头强劲。政府已经启动了多个⼤型可再⽣能源项⽬,包括纳沃伊地区的100兆⽡太阳能电站、布哈拉地区的500兆⽡太阳能项⽬等。根据政府规划,到2030年可再⽣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12吉⽡,占总装机容量的25-40%。
核电发展计划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正在与俄罗斯合作建设该国⾸座核电站,计划装机容量为2.4吉⽡,预计2030年后投⼊运营。核电的引⼊将进⼀步优化该国的电⼒结构,减少对天然⽓的依赖。
发电装机容量
乌兹别克斯坦
截⾄2024年,乌兹别克斯坦总装机容量约为15.8吉⽡,其中⽕电装机约13.5吉⽡,⽔电装机约1.9吉⽡,可再⽣能源装机约0.4吉⽡。随着新建项⽬的陆续投产,预计到2030年总装机容量将增⾄30吉⽡以上。
电⽹基础设施状况
乌兹别克斯坦的电⽹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存在多⽅⾯的挑战和问题,这为储能系统的应⽤创造了市场需求。
电⽹稳定性问题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存在明显不⾜。根据世界银⾏的统计数据,该国年均停电时间约为15-25⼩时,远⾼于发达国家的1-2⼩时⽔平。停电主要集中在夏季⽤电⾼峰期和冬季供暖期,频率约为每⽉2-4次,每次持续时间1-6⼩时不等。这种频繁的停电给居⺠⽣活和企业⽣产带来了显著影响,催⽣了对备⽤电源的强烈需求。
电⽹覆盖范围
乌兹别克斯坦
全国电⽹覆盖率约为99.8%,基本实现了全⺠通电。但在偏远农村地区,电⽹连接质量相对较差,电压不稳定现象较为常见。部分⼭区和沙漠边缘地区仍然依赖⼩型柴油发电机或太阳能板供电。
输配电损失率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的输配电损失率约为20%,远⾼于国际先进⽔平的8-10%。⾼损失率主要由以下因素造成:⼀是输配电设备⽼化,⼤部分设备建于苏联时期,技术⽔平相对落后;⼆是电⽹结构不合理,⻓距离输电线路较多;三是电⼒盗窃现象存在,特别是在⼀些农村地区。
电⽹现代化程度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电⽹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平相对较低。⼤部分地区仍采⽤传统的机械式电表,智能电表普及率不⾜10%。电⽹调度和管理主要依靠⼈⼯操作,⾃动化程度有限。这种状况限制了分布式能源的并⽹和管理,也影响了电⽹的运⾏效率。
电⽹改造计划
乌兹别克斯坦
政府已经启动了⼤规模的电⽹现代化改造计划,总投资约30亿美元,计划在2025-2030年期间完成。改造内容包括:更新⽼化的输配电设备,建设新的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推⼴智能电表和智能电⽹技术,提⾼电⽹的⾃动化和数字化⽔平。这些改造将为储能系统的⼤规模应⽤创造更好的技术条件。
分布式能源并⽹政策
乌兹别克斯坦
2022年,乌兹别克斯坦政府发布了《分布式发电管理办法》,允许居⺠和企业安装分布式光伏系统并向电⽹售电。并⽹容量上限为30千⽡(居⺠)和1兆⽡(企业),采⽤净计量结算⽅式。虽然政策框架已经建⽴,但实际执⾏中仍存在审批流程复杂、技术标准不明确等问题。
电价结构与计费机
乌兹别克斯坦的电价体系正在经历重⼤改⾰,从传统的统⼀定价向市场化定价转变,这为储能系统创造了经济价值空间。
居⺠电价⽔平
乌兹别克斯坦
⽬前乌兹别克斯坦居⺠电价采⽤阶梯电价制度,具体价格结构如下:
•第⼀阶梯(0-100千⽡时/⽉):325苏姆/千⽡时(约0.026美元/千⽡时)
•第⼆阶梯(101-200千⽡时/⽉):450苏姆/千⽡时(约0.036美元/千⽡时)
•第三阶梯(201-300千⽡时/⽉):650苏姆/千⽡时(约0.052美元/千⽡时)
•第四阶梯(300千⽡时以上/⽉):950苏姆/千⽡时(约0.076美元/千⽡时)
这种阶梯电价制度为储能系统的经济价值创造了基础。⽤电量较⼤的家庭可以通过储能系统在低价时段储电,在⾼价时段放电,避免进⼊⾼价电价区间。
电价国际对⽐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的电价⽔平在国际上处于较低⽔平。与邻国相⽐,哈萨克斯坦居⺠电价约为0.04美元/千⽡时,吉尔吉斯斯坦约为0.02美元/千⽡时,塔吉克斯坦约为0.015美元/千⽡时。与发达国家相⽐,德国居⺠电价约为0.35美元/千⽡时,⽇本约为0.26美元/千⽡时,美国约为0.13美元/千⽡时。
分时电价试点
乌兹别克斯坦
政府正在塔什⼲等主要城市试点分时电价制度,计划将⼀天分为三个时段:
•峰时(18:00-22:00):在现⾏电价基础上上浮50%
•平时(08:00-18:00,22:00-24:00):维持现⾏电价⽔平
•⾕时(00:00-08:00):在现⾏电价基础上下浮30%
这种分时电价制度将为储能系统的峰⾕套利功能提供更⼤的经济价值空间。
电价改⾰趋势
乌兹别克斯坦
根据政府的电⼒市场改⾰规划,未来⼏年电价将逐步向成本回收⽔平调整。预计到2030年,居⺠电价将上涨⾄0.08-0.12美元/千⽡时的⽔平,接近区域平均⽔平。电价的上涨将提升储能系统的经济价值,加速市场需求的释放。
补贴政策
乌兹别克斯坦
政府对低收⼊家庭实施电费补贴政策,⽉⽤电量在50千⽡时以内的家庭可享受50%的电费减免。这⼀政策覆盖了约30%的家庭,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和城市低收⼊群体。
可再⽣能源发展现状
乌兹别克斯坦的可再⽣能源发展正处于快速起步阶段,政府的⼤⼒⽀持和丰富的资源禀赋为⾏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太阳能发展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拥有优越的太阳能资源条件,年均⽇照时⻓达2800-3200⼩时,太阳能辐射强度为1300-1500千⽡时/平⽅⽶/年,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较⾼⽔平。
⽬前已建成的太阳能项⽬包括:
•纳沃伊100兆⽡太阳能电站:2019年投运,是该国⾸个⼤型太阳能项⽬
•撒⻢尔罕100兆⽡太阳能电站:2021年投运,采⽤先进的单晶硅技术
•布哈拉500兆⽡太阳能项⽬:正在建设中,预计2025年投运
根据政府规划,到2030年太阳能装机容量将达到5吉⽡,成为该国第⼆⼤电⼒来源。
家庭光伏发展
乌兹别克斯坦
家庭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发展刚刚起步,⽬前安装量约为50兆⽡,主要集中在塔什⼲、撒⻢尔罕等经济发达地区。安装⽤户以⾼收⼊家庭和别墅业主为主,系统容量通常在3-10千⽡之间。
政策⽀持措施:政府出台了⼀系列⽀持可再⽣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
•设备进⼝关税减免:可再⽣能源设备进⼝关税从15%降⾄0%
•⼟地使⽤优惠:可再⽣能源项⽬可免费使⽤国有⼟地25年
•电价保障:⼤型可再⽣能源项⽬享受20年固定电价合同
•融资⽀持:政府与国际⾦融机构合作,为可再⽣能源项⽬提供优惠贷款
技术标准与认证
乌兹别克斯坦
政府正在建⽴完善的可再⽣能源技术标准和认证体系。2023年发布了《分布式光伏系统技术规范》,对设备性能、安装要求、并⽹标准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与国际认证机构合作,建⽴了设备认证和检测体系。
发展⽬标
乌兹别克斯坦
根据《乌兹别克斯坦2030年能源战略》,到2030年可再⽣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12吉⽡,占总装机容量的25-40%。其中太阳能5吉⽡,风能4吉⽡,⽔电2吉⽡,⽣物质能1吉⽡。这⼀⽬标的实现将为储能系统创造巨⼤的市场需求,特别是与分布式光伏配套的户⽤储能系统。
03
户⽤储能需求驱动因素分析
乌兹别克斯坦
经济性驱动因素
乌兹别克斯坦户⽤储能市场的经济性驱动主要体现在电费节省、峰⾕套利和提⾼光伏⾃⽤率等⽅⾯,这些因素为储能系统的推⼴应⽤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基础。
阶梯电价套利机会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实施的阶梯电价制度为储能系统创造了显著的套利空间。对于⽉⽤电量超过200千⽡时的家庭,通过储能系统可以有效避免进⼊⾼价电价区间。以⽉⽤电量400千⽡时的典型家庭为例,在没有储能系统的情况下,⽉电费约为42美元。通过合理配置储能系统,可以将⾼峰⽤电转移到低价时段,⽉电费可降⾄32美元左右,年节省电费约120美元。
分时电价套利潜⼒
乌兹别克斯坦
在塔什⼲等试点城市,分时电价制度为储能系统提供了更⼤的套利空间。峰⾕电价差达到50%以上,为储能系统的经济性提供了有⼒⽀撑。以10千⽡时储能系统为例,假设每天完成⼀次充放电循环,年套利收益可达150-200美元。随着分时电价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这⼀经济价值将进⼀步放⼤。
光伏⾃⽤率提升
乌兹别克斯坦
对于已安装分布式光伏系统的家庭,储能系统可以显著提⾼光伏发电的⾃⽤率。在没有储能系统的情况下,典型家庭的光伏⾃⽤率约为30-40%,其余电量需要以较低价格售给电⽹。通过配置储能系统,光伏⾃⽤率可提升⾄70-80%,从⽽获得更⾼的经济收益。以5千⽡光伏系统配置10千⽡时储能为例,年增加收益约200-300美元。
避免容量费⽤
乌兹别克斯坦
对于⽤电量较⼤的家庭,储能系统可以帮助削峰填⾕,降低最⼤需量,从⽽减少容量费⽤。虽然⽬前居⺠⽤户尚未实施需量电费,但随着电⼒市场改⾰的深⼊,这⼀机制可能在未来引⼊,为储能系统创造新的经济价值。
电费上涨对冲
乌兹别克斯坦
随着电⼒市场改⾰的推进,电价将逐步向成本回收⽔平调整,预计未来⼏年电价将有较⼤幅度上涨。储能系统可以帮助⽤户对冲电价上涨的影响,保持相对稳定的⽤电成本。这种价值在电价改⾰过程中将逐步显现。
可靠性驱动因素
电⽹可靠性不⾜是乌兹别克斯坦户⽤储能市场的重要驱动因素,频繁的停电给居⺠⽣活带来了显著影响,催⽣了对备⽤电源的强烈需求。
停电频率与持续时间
乌兹别克斯坦
根据实地调研数据,乌兹别克斯坦主要城市的停电频率约为每⽉2-4次,农村地区更⾼,可达每⽉5-8次。停电持续时间通常为1-6⼩时,极端情况下可达12⼩时以上。这种频繁且持续时间较⻓的停电给居⺠⽣活造成了严重不便,特别是对于依赖电⼒设备的现代家庭。
季节性停电模式
乌兹别克斯坦
停电主要集中在夏季⽤电⾼峰期(6-8⽉)和冬季供暖期(12-2⽉)。夏季停电主要由于空调负荷激增导致电⽹超载,冬季停电则主要由于供暖⽤电和天然⽓供应紧张。这种季节性的停电模式使得储能系统的备⽤电源价值更加突出。
停电经济损失
乌兹别克斯坦
停电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多⽅⾯的,包括⻝物变质、电⼦设备损坏、⼯作中断、⽣活不便等。根据调研估算,每次停电给典型家庭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约为10-30美元。对于⽉收⼊500-1000美元的中产阶级家庭,这种损失是不可忽视的。
关键负荷保障需求
乌兹别克斯坦
现代家庭对电⼒的依赖程度越来越⾼,特别是对于⼀些关键负荷,如医疗设备、通信设备、安防系统、冷藏设备等,停电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储能系统可以为这些关键负荷提供不间断的电⼒保障,满⾜⽤户的基本需求。
电压质量问题
乌兹别克斯坦
除了停电之外,乌兹别克斯坦电⽹还存在电压不稳定、频率波动等电能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电⼦设备故障或寿命缩短。储能系统通过其逆变器可以提供稳定的电压和频率,改善⽤电质量。
农村地区特殊需求
乌兹别克斯坦
农村地区的电⽹可靠性通常低于城市地区,停电更加频繁。同时,农村地区的经济活动如农产品加⼯、养殖业等对电⼒供应的连续性要求较⾼。储能系统可以为这些活动提供可靠的电⼒保障,⽀持农村经济发展。
政策驱动因素
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的政策⽀持是推动户⽤储能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系列⽀持政策为市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可再⽣能源发展⽬标
乌兹别克斯坦
政府明确提出到2030年可再⽣能源占⽐达到25-40%的发展⽬标,这为储能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基础。储能系统作为⽀撑可再⽣能源⼤规模应⽤的关键技术,将受益于这⼀政策导向。
分布式能源⽀持政策
乌兹别克斯坦
2022年发布的《分布式发电管理办法》允许居⺠安装分布式光伏系统并向电⽹售电,为光储⼀体化系统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虽然⽬前政策主要针对光伏系统,但储能系统作为光伏系统的重要配套设备,也将从中受益。
设备进⼝关税减免
乌兹别克斯坦
政府将可再⽣能源设备的进⼝关税从15%降⾄0%,这⼀政策虽然主要针对⼤型可再⽣能源项⽬,但也为户⽤储能设备的进⼝提供了成本优势。关税减免可以降低储能系统的采购成本,提⾼产品的市场竞争⼒。
电⼒市场改⾰
乌兹别克斯坦
正在推进的电⼒市场改⾰将引⼊更多的市场化机制,包括分时电价、需求响应、辅助服务市场等。这些机制将为储能系统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途径,提升其经济性。
绿⾊⾦融⽀持
乌兹别克斯坦
政府正在建⽴绿⾊⾦融体系,为清洁能源项⽬提供优惠融资⽀持。虽然⽬前主要针对⼤型项⽬,但随着政策的完善,户⽤储能项⽬也有望获得融资⽀持。
建筑节能标准
乌兹别克斯坦
政府正在制定新的建筑节能标准,要求新建建筑达到更⾼的能效⽔平。储能系统作为建筑能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能被纳⼊建筑节能标准,从⽽获得政策⽀持。
国际合作项⽬
乌兹别克斯坦
政府与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开展的能源合作项⽬,往往包含储能技术的⽰范和推⼴内容。这些项⽬为储能技术的本⼟化应⽤提供了机会,也为市场培育起到了积极作⽤。
市场挑战与障碍分析
这些障碍相互交织,制约市场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通过政策完善、技术进步、市场教育、产业培育等手段,逐步消除障碍,释放市场潜力。
经济障碍
乌兹别克斯坦
高投资成本:10kWh系统需8000-12000美元,相当于当地居民2.5-3.3年收入
收入水平低:人均GDP约2200美元,城镇居民年收入约3600美元
回收期长:投资回收期6-12年,缺乏短期吸引力
融资困难:消费金融不发达,银行贷款利率15-25%
汇率风险:设备以美元计价,苏姆汇率波动增加成本
技术障碍
乌兹别克斯坦
标准缺失:缺乏储能系统专门技术规范和认证体系
人才短缺: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需要培训认证
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专业安装维护服务商
电网兼容性:老旧电网与现代储能系统兼容性差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标准,影响行业声誉
政策障碍
乌兹别克斯坦
政策针对性不足:现有政策主要支持大型项目,户用支持有限
审批复杂:并网审批流程繁琐,时间成本高
补贴缺失:无直接购买或安装补贴政策
电价机制不完善:分时电价推广有限,峰谷价差不明显
执行不一致:不同地区执行标准存在差异
市场认知障碍
乌兹别克斯坦
技术认知缺乏:80%受访者未听说过户用储能,仅5%有清晰认识
价值认知偏差:简单等同于备用电源,忽视综合价值
安全性担忧:对锂电池安全性存在顾虑
回报预期不合理:期望短期回收投资
品牌信任度不足:对相关品牌认知和信任度低
供应链障碍
乌兹别克斯坦
进口依赖度高:核心组件主要依赖进口
物流成本高:内陆国家运输成本占比较高
库存管理困难:需求预测难,供应链长
本地化程度低:几乎无本地化生产
质量控制挑战:供应链长,质量追溯困难
竞争障碍
乌兹别克斯坦
替代产品竞争:柴油发电机、UPS等传统产品价格优势
品牌竞争激烈:可能导致价格战,影响行业盈利
技术路线分化:不同技术路线增加消费者选择困难
渠道冲突:市场规模有限导致客户争夺
先入者优势:早期企业建立品牌和渠道优势
04
结论与展望
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户⽤储能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巨⼤的发展潜⼒和⼴阔的市场前景。虽然⾯临⼀些挑战和风险,但在政府政策⽀持、技术进步推动、市场需求释放等多重因素作⽤下,市场将保持快速增⻓态势。
预计到2030年,乌兹别克斯坦将成为中亚地区重要的户⽤储能市场,市场规模接近1亿美元/年安装量超过1万套。储能系统将从⾼端消费品逐步向⼤众消费品转变,成为现代家庭的重要组分。
同时,储能产业将成为乌兹别克斯坦能源转型的重要⽀撑,为实现可再⽣能源发展⽬标、提升能源安全⽔平、改善环境质量等发挥重要作⽤。储能技术的推⼴应⽤也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
对于有意进⼊这⼀市场的企业⽽⾔,当前正是布局的最佳时机。通过合理的战略规划、有效的市场策略、优质的产品服务,完全有可能在这⼀快速增⻓的市场中获得成功。但同时也需要充分认识到市场发展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风险防范。
总的来说,乌兹别克斯坦户⽤储能市场前景光明,值得各⽅关注和投⼊。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将为推动全球储能产业发展、促进能源转型、应对⽓候变化等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