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长悬索桥获批!意大利批准135亿欧元墨西拿海峡3.3公里跨海通道项目
近日,意大利政府正式批准造价135亿欧元墨西拿海峡悬索桥项目,该悬索桥主跨长达3.3公里,将超越土耳其恰纳卡莱大桥成为世界最长悬索桥。桥面宽约60米,采用公铁两用设计,中置双线铁路、两侧各三车道。官方称最早将于今年10月启动考古和地质勘察等前期工作,完工时间预计为2032-2033年。但项目仍需通过意大利审计法院与国家及欧盟层面的环境审查,并面临地方征地、环保与公众抗议等行政和司法程序。
早在古罗马时期,连接西西里岛与大陆的构想就已存在,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才首次形成具体规划。然而,在过去50多年里,该项目多次获批又多次被搁置,成本担忧、环境影响、安全考量以及黑手党干预的阴影始终是阻碍。直至上周,意大利政府间经济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委员会CIPESS终于给出最终批准,为这一拖延已久的项目开了绿灯。
根据最终设计方案,墨西拿海峡大桥将创造多项世界纪录。大桥主跨长度达到3.3公里,由两座高近400米的钢塔支撑,超越目前世界最长悬索桥——土耳其恰纳卡莱大桥的近2公里跨度。悬索系统由直径约1.26米、总长约5320米的缆索组成。
桥面总宽约60米,中央设置双线铁路,两侧各配置三条车道,形成完整的公铁两用交通走廊。设计通行能力为每日约200列列车与每小时约6000辆汽车,实现了大容量、高效率的跨海交通连接。承建方还提出将在结构、监测与维护体系上采用多项工程与智能化手段以满足运行要求。
在已有的政府批准基础上,下一步包括:意大利审计法院的最终核准、国家与欧盟环境评估的结论、地方征地与公众咨询程序的推进,及承建方完成前期地质、考古与工程准备工作。
地震带上的技术挑战
墨西拿海峡地处地中海最活跃的地震带之一,1908年的7.1级大地震曾造成超过10万人死亡。在如此复杂的地质环境中建造世界最长悬索桥,对工程技术提出了极高要求。
项目承包联合体牵头企业——意大利Webuild表示,悬索桥结构本身对地震力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土耳其、日本等地震高发区的成功案例证明了技术可行性。大桥将采用最先进的抗震技术,按照最高国际工程标准设计,确保能够承受比1908年历史性地震更强的冲击。工程团队还将配备最先进的安全和预测性维护技术,为大桥的长期安全运营提供保障。
支持方VS反对方
政府与项目支持者在公开表态中将该工程视为促进意大利南部经济、改善交通连通以及具有“双重用途”(含民用与国防运输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交通部与承建方同时披露,项目在施工期间与运营初期预计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并带动区域投资。
媒体报道及民间组织指出,项目长期以来遭遇的主要异议包括:施工期间与施工用水对本地水资源的影响、对候鸟迁徙与生态的潜在干扰、公共资金优先次序的争论、以及如何防范大型建设项目中可能存在的有组织犯罪(如黑手党)渗透等风险。近期在墨西拿等地出现大规模抗议活动,环保团体亦向欧盟及相关机构提出申诉与质疑。上述争议与行政、司法程序将会影响项目推进节奏与最终实施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