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经济走廊第二阶段启动:巴中战略合作升级
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
中巴经济走廊第二阶段不再局限于高速公路和发电厂,而是将青年赋权、数字创新、出口多元化和包容性增长列为优先事项。伊克巴尔部长将其描述为“繁荣的人民走廊”,旨在通过投资人力资本和惠及各地区来实现巴基斯坦经济转型。
联合合作委员会会议的关键议程
会谈聚焦未决问题,包括中国独立发电商(IPPs)的容量电价支付、主线铁路1号线(ML-1)和喀喇昆仑公路(KKH)的融资,以及在瓜达尔等地区扩大人民币使用。巴基斯坦还寻求中国支持缓解还款义务,以降低电力成本。
中巴经济走廊第一阶段的成就
自2013年启动以来,中巴经济走廊已吸引近270亿美元投资。第一阶段建成8,904兆瓦电力项目、888公里高速公路、瓜达尔港发展项目,并创造约20万个就业岗位。这些成就缓解了巴基斯坦的电力短缺问题,加强了国家互联互通。
第二阶段的交付内容
新阶段将扩建经济特区(SEZs)、启动科技园区并建立创新中心。重点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数字治理、高级技能培训和出口增长。各省的受益计划也已明确:旁遮普省(农业经济特区)、信德省(沿海贸易)、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能源和矿产)、俾路支省(瓜达尔和农村振兴)以及阿扎德查谟和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水电和旅游业)。
气候与农业合作
双方同意建设绿色走廊和民生走廊。其中包括可再生能源项目、智能灌溉、气候适应型农业,以及联合气候应对团队。在现代农业技术支持下,预计向中国出口的红辣椒、芝麻和畜产品等农产品将扩大规模。
未来路径:从政府主导到公私伙伴关系
与第一阶段的政府主导模式不同,第二阶段将更多依赖私人投资和企业对企业合作。近期会议已促成价值85亿美元的谅解备忘录和合资项目,显示双方浓厚兴趣。
共同繁荣愿景
巴基斯坦和中国重申致力于使中巴经济走廊成为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发展和区域一体化的驱动力。两国将中巴经济走廊视为不仅是混凝土走廊,更是真正的机遇与繁荣走廊,聚焦于人、创新和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