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溃坝事故面临800亿美元天价索赔?中国有色回应
近期,一则 “中国有色在非洲遭 800 亿美元索赔” 的消息引发轩然大波,将中国有色矿业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国际合作与海外投资不断深入的当下,这起事件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利益,更折射出中国企业在海外发展面临的复杂局面。因此我们需依据事实,理性、客观地对此事进行剖析。
事件起因
图源:中国有色矿业有限公司官网
今年2月18日,中国有色矿业旗下赞比亚谦比希湿法冶炼有限公司的一座尾矿坝突发溃坝事故。
经调查,事故主要由防渗膜被盗割以及持续强降雨导致。2025年1月至2月期间,赞比亚当地降雨量接近20 年来同期最大值,极端天气与人为破坏的双重因素,最终酿成了这场意外,导致部分尾矿泄漏。
不过,事故发生后,中国有色矿业迅速反应,于19日凌晨3点半就完成了溃口封堵,及时控制住了事故源头。
修复善后公司依据赞比亚政府指令,全面履行修复和治理义务,并按照政府出具的损害赔偿报告,完成了对个体农户的赔偿工作。
在整个过程中,赞比亚政府也多次积极回应,证明该事件未对相关周边环境及社区造成任何重大影响。
8 月 7 日,赞比亚政府首席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声明 “局势已基本恢复正常”,水体 pH 值恢复标准,重金属浓度持续下降,当地供水系统于 2 月 24 日也全面恢复运行。
天价索赔大家以为事件逐渐平息之时,9 月中旬,事情却出现戏剧性的转折。
据称当地一百余名民众 (据了解实际授权仅有 11 人) 向法院提起请愿,要求中方涉事企业设立环境修复托管账户,并存入 800 亿美元 (约合 6240 亿港元),由赞比亚政府管理,用于环境修复及全额赔偿,同时还要求额外 2 亿美元作为紧急救助及健康 / 环境评估基金。要知道,这一索赔金额堪称天文数字,去年赞比亚全年GDP约250 亿美元,800 亿美元几乎是其三年多的经济总量,该索赔金额的合理性引发广泛质疑。
官方回应
面对这一天价索赔,中国有色矿业 9 月 18 日晚间发布公告作出迅速回应,明确指出上述申索明显缺乏依据。公司针对该索赔事件,已聘请当地专业律师团队积极应对,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值得深思
未来,中国有色矿业与索赔方之间的法律博弈结果备受关注。
无论最终走向如何,这起事件都将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促使更多企业在 “走出去” 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合规经营、风险管理以及与当地社会的和谐共处,推动国际合作朝着更加公平、合理、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