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黄公司刚波夫光伏项目 1、2、4 区成功并网送电
武黄公司刚波夫光伏项目1、2、4 区成功并网送电
当地时间10月8日,刚果(金)刚波夫项目现场传来关键捷报——随着 10kV 开关站最后一台设备完成带电调试,由武黄公司承建的刚波夫光储柴微电网项目 1、2、4 区顺利实现并网送电,标志着该集 “光伏+储能” 于一体的海外新能源项目正式迈入实质性运营阶段,为当地矿业生产注入稳定清洁的电力动能,也为项目后续全容量并网奠定坚实基础。
图为首日计量柜发电量
此次成功并网的 1、2、4 区,占项目总建设规模的 40%。在技术方案设计上,项目采用 620Wp 高效率单晶光伏组件与 300kW 组串式逆变器的优化组合配置,构建 “日间光伏发电优先、市电削峰填谷、柴发应急补能” 的智能调度模式。该模式既能最大化利用太阳能资源,减少传统能源消耗,又能通过多能源互补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充分契合海外矿业项目对电力 “高效、可靠、低碳” 的核心需求。
项目的顺利送电,离不开技术团队与时间赛跑的攻坚付出。并网接入阶段的核心难点,在于如何实现新建光储柴微电网系统与项目原有总降压站的精准适配 —— 这直接关系到并网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突破这一技术瓶颈,技术团队提前启动总降进线柜改造工程,多次组织专家召开方案论证会,反复推演调试流程、优化技术参数,最终成功实现新老系统的无缝对接,为并网送电扫清关键障碍。
在 1、2、4 区箱变及逆变器调试环节,32 台逆变器与 3 台 3300kVA 箱变的参数匹配精度是决定并网稳定性的核心要素,设备间的协同控制成为调试工作的重中之重。技术团队创新采用 “反向送电” 的调试方法,逐一校验设备运行参数、优化控制逻辑,高效完成全量设备调试任务。同时,面对项目场地分散、电缆布线路径复杂、跨境物资调配难度大等实际挑战,项目团队科学规划施工流程、动态优化资源配置,仅用 60 天便完成从光伏组件安装、储能系统部署到并网调试的全流程工作,不仅创造了海外新能源项目建设的 “高效范例”,更为后续其他区域调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攻坚经验。
目前,项目剩余 5 个区域的调试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计划于本月底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下一步,武黄公司将持续强化项目施工组织与资源调配,严格把控工程质量与安全,保障项目高质量履约,为刚果(金)矿业发展与能源结构绿色转型提供更强支撑,同时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海外光伏储能领域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