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国际探索工程承包与装备制造协同发展新模式

国机集团   2025-10-17 15:39:43

中工国际深刻把握“融合发展、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三大战略主线,发挥集团在机械工业领域业务覆盖面广、研发能力强、产业链优势突出的综合优势,凭借多年积累的海外经验和国际化营销网络优势,打造具有国机特色的工程承包业务,支撑带动“国机制造”“国机装备”走出去,助力集团装备制造核心主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秉承国机集团“合力同行,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中工国际在海外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与集团多家兄弟单位协同合作,出色完成了许多标志性项目,不断提升自身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向专业型工程公司转型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内部“组链” 协同发力“走出去”

近年来,中工国际瞄准伊拉克油气市场的发展机遇,以EPC模式成功实施伊拉克九区油气中央处理设施项目,取得中东油气工程市场的入场券。作为集团企业协同出海的经典案例,伊拉克九区油气中央处理设施项目从前期开发到执行收尾,协同理念贯穿于每个环节。

640?wx_fmt=jpeg#imgIndex=3

项目建设初期,面对项目规模大、专业要求高、工期进度紧、自然环境恶劣等难题,中工国际打破以往常规,将创新的融资模式、超常规的管理团队配置和深度垂直的精细化管理融于一体,汇聚各方优势资源,特别是借助集团内部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资源,拼上了重要的一块“拼图”,点上了“画龙点睛”之笔,助力项目实现破壁腾飞。

在伊拉克九区油气中央处理设施项目中,通过市场化的公开竞标,集团下属合肥通用院、重材院、沈阳仪表院、天津电气院、蓝科高新、中机工程等12家企业协同合作,协同金额超12亿元。

中国自控、沈阳仪表院和重材院发挥在仪器仪表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供应链优势,集成项目所有的过程仪表和分析仪器。其中,为保障项目按计划实现顺利投气这一重要里程碑节点,中国自控主动更换压差变送器41套;重材院充分发挥技术和行业资源优势,打破该领域项目PLC设备的国际垄断,为项目提供撬装设备的控制系统,大幅度降低了项目的采购成本。

天津电气院为项目提供了电气集成控制系统(EICS),将全场4个变配电站的高低压配电柜、交直流UPS、变频柜等回路信息集成至统一的管理系统内实时显示监视,并实现了关键回路的远程分合闸。

蓝科高新设计、制造的换热器、塔器和燃气处理撬,累计供货52台套,其中燃气处理撬一次投产成功,保障了燃气电站的连续稳定运行,深受业主肯定。

合肥通用院与中机工程共同完成了4个3000立方米大型LPG球形储罐的设计、预制和现场拼装工作,实现了该设备从设计、加工到现场拼装的全链条供应。同时,中机工程充分发挥专业炼化工程公司技术特长,承担项目安装施工工作,展示出的焊接安装技术水平和服务实力获得项目业主及行业专家的交口称赞。

同时,苏美达机电公司提供的3台FIRMAN集装箱式柴发机组经过严格的现场满负荷测试和应急启动时间测试,成为最先完成现场验收的设备,有效保障了项目电力供应。

发挥整体优势 打造体系化竞争能力

在集团三大主业中,工程承包与供应链业务由于涉及大规模工程建设、大量工业设施采购安装和复杂工业工程技术应用,具有天然平台优势。一方面能够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础研制与服务业务提供应用场景,在推动实现产品高质量发展和不断迭代升级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带动作用。

在伊拉克九区油气中央处理设施项目上,中工国际以油气工程建设为抓手,带动多个集团兄弟单位参与其中,将集团在油气领域原本分散的装备制造、科技研发、技术服务和工程建设能力进行有机串联和深度整合,构筑起细分赛道的专业化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起升维打击能力。

640?wx_fmt=jpeg#imgIndex=4

通过协同发展模式,集团兄弟单位如同生长在同一棵大树上的枝叶,枝叶相持、协同发展,形成了一个生生不息、共荣共进的有机生命体。先进装备制造企业可以获得更多市场机会,更多的“国机装备”走出国门。与此同时,工程承包企业在协同过程中,收获了更高的工程质量、更快的执行效率和更低的沟通成本,大幅提升在国际工程市场的竞争力。

2024年,中工国际发挥自身在非洲农业工程领域业务优势,结合集团在现代化农机装备领域产业链突出优势,签署并生效了尼日利亚吉加瓦州农业机械化中心项目,促使中国一拖生产的300台东方红拖拉机成功出口尼日利亚,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拓展尼日利亚农机市场并辐射周边。

此外,中工国际和中国中元组成的联合团队,发挥双方市场开发融资优势和在医院设计领域的技术优势,实现了圭亚那医院群签约,创造了中工国际历史上项目从开发到签约再到生效的最短用时纪录。中工国际与北起院高效合作,共同开发上合组织成员国家索道市场,先后签约并生效15条索道设计和装备工程项目。

展望“十五五”,中工国际将持续提升自身工程全产业链业务的功能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依托集团系统内先进装备制造能力,紧抓海外国家工业化建设和国内新型工业化建设中涌现的业务机会,为集团农机装备、纺机装备、林机装备、地质装备、重型机械装备和其他专业特色装备等业务寻找和打开国际市场做好服务,为集团更好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贡献更多力量。

阅读4011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