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促进研究会与江苏省自行车电动车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10月22日至23日,第42届中国江苏国际新能源电动车及零部件交易会在南京盛大举行。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促进研究会(以下简称“研究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彭争率队出席并致辞,与江苏省自行车电动车协会(以下简称“江苏电动车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跨区域资源联动、共拓非洲电动化市场按下“加速键”。对非交流中心罗发明陪同参会。
拆解非洲市场机遇,湘苏合作有“底气”
“14亿人口的出行需求、年均2.5%的人口增速、60%以上的年轻群体……非洲电动化市场的潜力,正从‘蓝图’变为‘实景’。”23日下午的主题论坛上,彭争聚焦非洲市场核心机遇,用一组组数据引发在场嘉宾共鸣。他提到,非洲多国已释放政策红利:卢旺达提出“2030绿色交通战略”,计划将电动交通工具城市出行占比提至40%;加纳、科特迪瓦对进口电动两轮车及零部件减免关税,“这对中国电动车企业来说,是切入市场的最佳窗口期”。
湖南与非洲的合作早已打下坚实基础——工程机械企业在非建立生产基地,轨道交通技术服务非洲多国基建,湖南中非研究会更通过数十场经贸对接会、考察团互访,促成近20个对非合作项目落地。江苏是电动车产业大省,500余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覆盖从研发到制造的全链条,而湖南有对非政策研究、渠道资源的优势,双方合作就是‘产业+渠道’的精准互补。未来将针对非洲高温环境、复杂道路条件,联合江苏企业优化电动两轮车续航、耐用性,让产品更贴合当地需求。
战略签约:
搭建跨区域平台,破解本地化难题
论坛现场,在众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促进研究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彭争与江苏电动车协会理事长陆金龙共同签署战略框架协议。在此框架下,研究会对非交流中心作为双方重要抓手和落地载体,将联合双方组织中非公商务考察、策划行业对接活动、研发适配非洲市场的产品等方式,推动中国优质电动车技术与产品落地非洲,同时助力非洲构建本地化生产与服务体系,实现“中国智造”与“非洲需求”的精准对接。
据了解,非洲目前电动两轮车市场以进口组装为主,本地生产能力薄弱,而中国电动车产量占全球70%以上,技术成熟且性价比高。此次湘苏合作,不仅有望推动中国电动车产品批量进入非洲,更将助力非洲构建本地化电动车生产体系,实现“从产品输出到产业赋能”的升级。对非交流中心(贝银投资)也必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持续链接国内优质产业资源,深化中非电动车领域合作,让合作成果切实赋能非洲民生与经济发展,书写中非经贸合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