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轻轨东线工程首个盾构区间双线贯通

中铁十六局   2025-10-27 21:59:10

近日,随着“濠江先锋号”盾构机刀盘破土而出,由中国土木、南光置业、中铁十六局合作经营承建的澳门轻轨东线北段设计连建造工程ES3站至ES4站盾构区间右线隧道顺利贯通。该区间是澳门轻轨东线工程全线首个双线贯通的盾构区间,标志着工程建设迎来里程碑式突破。

图片

盾构贯通现场

澳门轻轨东线北段项目线路全长约2.74公里,南起澳门半岛A区,北至关闸口岸,是完善澳门轨道交通网络、提高居民出行效率的重要民生工程。该项目主要施工内容包含三站三区间,其中ES3站至ES4站盾构隧道区间长575米,采用两台直径7.28米的国产土压平衡盾构机由北向南掘进,期间近距离下穿2条共同管沟、1条地下人行通道、连续侧穿4个在建基坑并下穿在建高架桥等一系列复杂工况,对盾构施工的精准度控制、地层适应性以及应对风险叠加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图片

盾构区间线路图

为确保盾构施工顺利推进,同时保障地上建筑物安全与地下空间稳定,项目团队针对项目所处地质条件及下穿环境的各类掘进风险点,依托丰富的盾构施工经验,精准操作土压平衡盾构机“濠江先锋号”,实时分析掘进前方土层结构变化,调整刀盘转速与推力,有效提升施工效率,降低沉降风险。

图片

盾构施工数字化监控分析系统

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引入土仓可视化摄像头及自动喷洒等先进系统,构建盾构掘进的“智慧大脑”,并综合运用盾构施工数字化监控系统,实行“地上+地下”立体化防控措施,有效防止地层沉降与渗漏水风险。隧道内实时监测盾构姿态与掘进参数,及时进行同步注浆与二次补浆,确保盾壳周围土体密实;地面采用24小时实时监控与地质雷达扫描技术,精准探测地层异常与地下水位,辅以跟踪注浆动态加固薄弱区域,形成全过程、多层次的防沉降与抗渗漏屏障,实现了接收端精准出洞。

图片

现场采用环保天幕

项目团队持续强化全过程精细化管理,通过“日例会、周总结、月评估”机制,不断优化工序措施,确保盾构机在淤泥质软土地层、全断面富水砂层地层安全高效掘进。贯彻安全穿透式管理,搭建安全生产管理网格,盯控重大危险性作业,构建“安全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安全管控格局。聚焦生产任务和技术难题成立攻关小组,创新设计拼装式渣土池及环保天幕系统,对渣土池进行有效覆盖,升级污水处理工艺实现“零污染”排放,最大程度降低对周边环境及居民生活的影响。

图片

成型盾构隧道

据悉,作为澳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轻轨东线建成通车后,将与氹仔线及在建的延伸妈阁站、横琴线及石排湾线等延伸线产生协同效应,澳门轻轨总长度将增至约24公里。届时,由澳门半岛关闸口岸到氹仔码头仅需15分钟,将有效缩短民众往来澳门半岛和氹仔间的交通时间,对缓解关闸口岸通关客流压力、方便居民和游客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67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