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铜业巨头Codelco大幅提高对华铜供应溢价,全球铜市贸易格局生变
近日,全球最大铜生产商智利国家铜业公司(Codelco)在亚洲铜周期间向中国买家提出2026年长期合同报价,要求将铜供应溢价大幅提高至每吨350美元,较2023年约定的每吨89美元上涨近300%。这一创纪录的溢价要求,折射出美国潜在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铜贸易流向变化及供应紧张预期。
溢价飙升背后的贸易格局重构
Codelco的报价通常被视为全球铜供应合同的基准,此次溢价飙升主要受两大因素驱动。一方面,市场对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可能于2026年重启铜进口关税的担忧加剧,贸易商为规避风险,将大量铜资源转运至美国,导致亚洲地区供应趋紧。数据显示,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铜期货价格较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溢价已突破1200美元/吨,刺激全球库存向北美转移。
另一方面,全球铜矿供应增长乏力叠加需求结构性扩张,加剧了市场短缺预期。2024年全球铜消费量增速(2.9%)高于矿产铜增速(2.4%),而新能源产业(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对铜的需求持续攀升。高盛预测,2025年全球铜市场将出现18万吨的供应缺口。
中国买家抵制或削弱基准定价影响力
面对Codelco的“一口价”报价,部分中国买家表示难以接受。至少三家Codelco的中国客户计划放弃长期合同,转向现货采购。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从智利进口的精炼铜数量近年持续下降,Codelco溢价作为基准定价的实际意义正在减弱。
值得注意的是,Codelco此次溢价调整可能主要针对大型贸易商而非终端用户。由于中国买家难以直接参与COMEX市场套利,高价合同更可能通过贸易商转售至美国。此举若推行,或将加速中国冶炼企业增加铜精矿进口而非精炼铜采购,进一步改变全球铜贸易结构。
短期价格波动与长期趋势并存
近期铜价已屡创新高,LME铜价于2025年10月突破每吨11000美元。尽管高价对中国下游加工企业造成成本压力,但分析认为,绿色能源转型和全球基建复苏将支撑长期需求。Codelco此前已对欧洲客户提出2026年每吨325美元的溢价,显示出全球区域性供应失衡的加剧。未来铜价走势将取决于美国关税政策落地情况、供需基本面及替代材料发展(如铝代铜)等多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