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缅甸批准成立合资企业,中国的战略港口项目向现实迈进了一步

走出去APP   2020-08-12 12:30:57

缅甸政府投资机构上周批准一家中国企业与一个政府支持的委员会注册成立合资企业,以开发中国在若开邦西部的战略深水港口项目。

这一批准使拖延已久的中缅经济走廊(CMEC)骨干项目向前迈进一步。中缅经济走廊是中国雄心勃勃的“一带一路”倡议(BRI)的一部分。

皎漂经济特区和深水港口项目旨在为中国提供直接进入印度洋的通道,使其进口的石油绕过马六甲海峡,促进中国内陆云南省的发展。整个项目占地4300英亩(约1750公顷)。它还计划建设一个工业区,开展纺织服装制造、建材加工、食品加工、制药、电子、海运补给及服务和研究等。

根据投资与公司管理局(DICA)的公司注册文件,该机构周四批准了皎漂经济特区深水港有限公司的注册,该公司是中国财团中信缅甸港口投资有限公司和缅甸政府支持的皎漂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的合资企业。

根据DICA的公司摘录记录,中国公司持有合资企业70%的股份,缅甸委员会持有30%的股份,这是双方在经过几轮谈判后于2018年达成的协议。

这个由中国支持的项目在缅甸2015年大选前不久遭遇拖延,此前批评人士担心该协议可能使缅甸陷入与中国的“债务陷阱”。最初的协议要求一个价值90-100亿美元(12.23-13.59万亿缅元)的项目,并给予中国开发商85%的股份。

目前的全国民主联盟(NLD)政府成功地与中国重新谈判了股份比例,并达成了一项协议,即该项目将基于需求进一步扩展。此后,中国同意缅甸持有30%的股份。此外,双方同意该项目将以“小型或中型”规模启动。交易敲定后,皎漂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和中信于2018年签署了皎漂经济特区开发框架协议。

双方同意,深海港口一期工程将以15亿美元的预算实施。

根据DICA的记录,缅甸方面将由计划、财政和工业部副部长,皎漂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塞昂和商务部贸易司司长吴敏敏担任合资公司的董事。中方将由中信集团(缅甸)总经理袁绍斌,副总经理刘青、单立明、马传福、孙铁军担任董事。

今年6月,商务部副部长吴昂图表示,双方已就该公司的结构达成共识。他表示有信心,一旦公司董事名单获得批准,深水港口的建设将很快启动。

皎漂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秘书吴耶温告诉记者,一旦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ESIA)报告完成,该项目就可以启动。

“新冠肺炎出现后,公司的大部分负责人都回国了。我们仍然需要就实地的实际建设进行进一步的讨论。据我们所知,该公司仍在进行社环评。在此之后,项目才能实际启动。“吴耶温说。

2019年7月,这家中国公司聘请加拿大Hatch公司监督社环评和前期地勘(Pre-Geo Survey)。去年9月,该公司向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部(MONREC)提交了项目建议书(PPR)。

科菲·安南的若开邦咨询委员会在其2017年的报告中建议缅甸政府在开始社环评流程之前对经济特区进行战略环境评估(SEA)和劳动力评估,以确定对当地社区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该项目对该地区其他行业的风险和益处。

然而,中信在1月份表示,根据缅甸法律,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部已确定深水港口项目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这家中国公司表示,将选择一家独立顾问通过招标开展环评。然而,该公司尚未宣布在环评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

据商务部消息,中信联合体将拥有工业区51%的股份,缅甸政府将拥有49%的股份。工业区的建设将由中信和缅甸皎漂经济特区控股公众有限公司下属的42家缅甸私营公司牵头。

阅读2369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