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国际承建的“一带一路”之塞钢技改项目预计7月正式投产
日前,新华社刊登了《习近平推动建设的十个“一带一路”工程》的报道。由河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河钢)收购、中冶国际联合中冶建工参建的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位列第二。至今该项目已度过它的6周年生日,为便于相关各方了解项目情况,略加梳理如下。
一、中标塞钢项目
2016年4月,河钢以4600万欧元收购塞尔维亚梅代雷沃钢厂,成立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简称:塞钢)。
习近平主席2016年6月19日赴该钢厂视察。习近平指出,中塞企业携手合作,开启了两国产能合作的新篇章。这既是对两国传统友谊的延续,也体现了双方深化改革、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决心。中国企业一定会与塞方同行,精诚合作。我相信,在双方密切合作下,斯梅代雷沃钢厂必将重现活力,为增加当地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塞尔维亚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因该钢厂已运行40余年,设备陈旧,亟待技术升级,降本增效,塞钢决定上马钢厂技术改造项目。计划建设一台180平米烧结机,新建一座260t/h的高炉煤气步进梁式加热炉和一座8万立方米的煤气柜。
原中冶海外(2019年与中冶国际整合,下称:中冶国际)最早于2016年开始跟踪该项目,为实现优势互补,中冶国际与中冶建工组成联合体于2017年中标该技术改造项目。联合体于2017年10月与业主方塞钢签署了框架总承包合同。2018年,业主方将项目内容作了拆分,中冶建工与塞钢单独签署了烧结机总承包合同和加热炉土建施工合同(2019年签署了煤气柜承包合同),中冶国际单独与塞钢签署了加热炉项目。
二、签约加热炉
中冶国际与塞钢于2018年12月单独签署了加热炉项目总承包合同,合同采用成本加管理费模式。
中冶国际公开招标选定中冶南方(武汉)热工有限公司作为合作方,提供设计、设备供货和安装施工服务。2019年3月,各方在塞尔维亚召开项目开球会,于当年12月完成施工图设计工作。2019年底开始向现场发运设备。塞方设计团队在2020年初完成当地设计转化和报批工作。
土建施工完成后,2021年3月开始现场设备安装工作。项目部管理人员6人,工人50人。受疫情影响,人员、物资和施工效率受影响较大,项目部克服困难,精心组织,已于2022年2月底完成主体设备安装工作。目前正在调试收尾,同时对工人进行培训,预计在7月初塞钢工人可接手操作,正式投产。
三、中冶人的贡献
按照习近平主席的指示,经各方努力,塞钢被打造成了中塞“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塞钢技术改造项目已被国家“一带一路”主管机构列入习近平主席重点关注的项目清单,一直备受各级领导关注。
2022年2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习近平主席强调,双方要加强战略对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进匈塞铁路、诺维萨德—鲁马快速路等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持续发挥河钢斯梅代雷沃钢厂、紫金博尔铜矿等项目经济社会效益,将中塞传统友好转化为更多务实合作成果。
河钢集团收购塞钢三年后,河钢派驻的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9名人员使塞钢扭亏为盈、重获新生。2019年4月25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发布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荣誉背后,也有中冶人为项目做出的重要贡献。
这首多瑙河畔的中塞“钢铁交响曲”将会演奏出更新、更美的旋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