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储能为核心的新能源革命技术路径探索
2022年8月13日,中国工程院国际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高端论坛暨第七届紫金论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顺利召开。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研华科新能源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欧阳明高做了题为“储能为核心的新能源革命技术路径探索”的专题报告。
1、储能瓶颈技术:储能电池和氢能各有特点,两者互补性强,电池和氢能互补将形成主流储能方式;
2、新能源动力系统技术研发: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氢燃料电池与电解绿氢系统、电控动力与智慧能源系统、动力电池与电化学储能系统;
3、新能源革命技术路径展望: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新型储能技术、车网互动分布式短时储能、新型电力系统等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欧阳明高
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明高(1958-),湖北天门人,1982年毕业于中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1993年在丹麦技术大学能源工程系获博士学位,2004年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交通电动化期刊《eTransportation》主编。
欧阳明高从“十一五”开始连续三个五年计划担任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科技重点专项首席专家。他长期从事节能与新能源动力系统研究。聚焦发动机排放问题、动力电池安全问题和燃料电池寿命问题,提出了发动机电控高压柴油喷射新方法,发明了毫秒级燃油压力波精确调控技术。揭示了高比能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热失控诱发与蔓延机制,实现了主动安全防控。发展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非线性动态建模与状态辨识理论,建立了燃料电池/动力电池混合动力系统设计与最优控制方法。研制出系列新装置与新系统并实现产业化应用,为我国汽车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发表《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学术论文200余篇,多次被列入中国和全球高被引学者榜。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两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一发明人)。还获得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联盟IPHE技术成就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等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