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维持巴基斯坦主权信用等级CCCg,评级展望由负面调整为稳定
9月14日,中诚信国际发布公告,维持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以下简称“巴基斯坦”)主权信用等级CCCg,评级展望由负面调整为稳定。
中诚信国际认为,巴基斯坦债务负担能力很弱,财政实力和对外偿付实力较弱,且国内政治斗争和地缘政治风险长期存在。但与此同时,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救助及友好国家的资金支持缓释了巴基斯坦的对外偿付压力与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展望由负面调整为稳定。
巴基斯坦整体财政实力很弱,财政赤字率居高不下,政府内债以长期债务为主,内债偿付风险较为可控。巴基斯坦政府常年处于财政赤字状态,2023财年赤字率高达7.7%,一方面,国内税基狭小、经济改革受阻拖累该国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历史性洪灾、政治及社会不稳定加大该国财政支出,在利息支出占政府收入比重持续走高的情况下,预计2024财年整体公共财政仍面临较大压力。从债务期限结构来看,政府内债偿付风险较为可控。2023财年,政府内债平均到期期限为3.6年,长期债务占比高达75.9%,以巴基斯坦投资债券(PIB)为主,短期债务则以一年期政府国债(MTB)为主。根据巴基斯坦财政部,政府主要通过发行长期国债置换短债,在其以长期债务为主导的债务期限结构下,政府内债偿还压力处于可控区间。
短期内,IMF及友好国家资金支持缓解巴基斯坦政府外债偿付风险,长期来看,整体外债偿还压力依然很高。外汇储备方面,2023财年,洪灾冲击和输入性通胀导致巴基斯坦外部脆弱性加剧,外汇储备在2023年6月降至44.7亿美元,仅能覆盖一个月的进口。在此背景下,巴基斯坦于2023年7月获得了来自IMF、沙特和阿联酋总计42亿美元的资金支持[1],并将于2023年底获得IMF第二笔7亿美元的贷款以及来自亚洲开发银行的3亿美元贷款。截至2023年8月25日,巴基斯坦外汇储备回升至78.5亿美元。与此同时,巴基斯坦政府外债偿付风险得到部分缓解。2023财年,巴基斯坦政府外债约合800亿美元,平均到期期限为6.2年,约80%为多边和双边合作伙伴优惠贷款,宽限期较长且可商议展期。另20%为欧洲债券和商业银行贷款,约合160亿美元,其中仅有14亿美元的欧洲债券和部分短期商业贷款将于2025年前到期。随着巴基斯坦外汇储备逐渐回升,预计在2024财年能够覆盖短期政府外债,违约风险较低。长期来看,IMF的贷款条件所要求的市场化汇率制度与巴基斯坦发展阶段并不匹配,汇率波动或通过资本大进大出对该国经济带来冲击,不利于该国经济复苏,或抬升整体外债偿付风险。
巴基斯坦整体经济实力较弱,经济与人口体量较大但人均收入很低,近年来经济增速下滑且波动较大,税基狭小、基础设施薄弱、政府治理不力等经济体自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使人口红利无法释放,限制该国抵抗外部冲击的能力。2023财年以来,历史性洪灾、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加大巴基斯坦短期经济下行压力。随着政府推进工农业支持与出口促进等改革计划,巴基斯坦2024财年经济增长预计可回调至2.5%,长期稳健增长仍取决于多领域的结构性改革。同时,在通胀攀升、洪灾冲击的背景下,巴基斯坦国内政党斗争日趋激烈,看守政府面临艰巨挑战。预计在2024年大选前,国内不同政治力量角逐引发的不确定性将持续高企,国内经济与政治压力或将影响政策制定的有效性以及政府及时实施经济改革的能力。
可能触发评级上调因素:
如果巴基斯坦政府流动性和外部脆弱性风险大幅缓解,或政治不确定性得到缓解,重大经济、财政改革项目进一步落地,将有利于巴基斯坦主权信用水平的提升。
可能触发评级下调因素:
如果巴基斯坦外部环境恶化,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满足再融资需求,会增加巴基斯坦主权等级下调压力。
[1] 其中,来自IMF的备用安排(SBA)包含30亿美元,其中12亿美元已支付,剩余18亿美元将在9个月的计划存续期内分阶段支付。就在IMF批准该SBA的前期,沙特和阿联酋向巴基斯坦提供了30亿美元资金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