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九冶印尼德信钢铁3号高炉投产,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钢铁力量
2021年2月3日,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莫罗瓦利县青山工业园区,中国十九冶承建的印尼德信1号、2号高炉全面建成投产,十九冶人以优质履约树立冶金高炉尖端品牌,带领中国制造扎根印尼,彰显大国央企风采。
2023年9月19日,海外市场滚动开发再结硕果——中国十九冶承建的印尼德信钢铁有限公司一期扩建至600万吨钢铁项目3号1780立方米高炉工程胜利竣工投产。继建成德信1号、2号高炉后,中国十九冶再次带领中国制造走出国门,在万岛之国擦亮冶金高炉尖端品牌,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德信1号、2号高炉实景图
德信3号高炉实景图
印尼德信钢铁有限公司一期扩建至600万吨钢铁项目3号1780立方米高炉工程,是目前中资企业在海外投资建设的规模最大、工艺最完整的冶金项目之一,也是印度尼西亚目前最大的高炉炼铁系统工程之一。自建设以来,中国十九冶勇担央企责任,倾力投入国际一流的冶金施工技术、精准匹配的项目建设团队和创新先进的工程管理经验,一体筹划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用“中国速度”和“中国质量”高标准、高品质建成了德信3号高炉。
节点回顾
2022年9月24日,3号高炉热风围管吊装就位
2022年11月21日,3号高炉炉壳顺利封顶
2023年6月22日,主皮带通廊全线贯通
2023年7月12日,铸铁机热试成功
2023年8月22日,3号高炉点火烘炉
2023年9月19日,3号高炉竣工投产
项目亮点
1►
出铁场平台高支模施工
印尼德信3号高炉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出铁场平台近1万多平方米的高支模施工。出铁场平台中的渣沟、铁水沟等各种沟槽的标高都不同,构造十分复杂,且含有一些高达11米的高支模,比一般高支模高近一倍,巨大的荷载使施工难度进一步加大。在施工中,项目部从脚手架搭建、钢筋绑扎、模板支护等多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施工,保证了高支模施工顺利完成。
出铁场平台高支模施工
2►
高炉炉壳、热风炉炉壳厚板的焊接
高炉本体炉壳厚度在32毫米至80毫米之间,热风炉炉壳厚度一般在25毫米至65毫米之间,厚板的焊接对预热温度及湿度控制、焊接时的挡风措施、焊后的清根处理、保温措施、消氢处理等工作要求高,难度大。对此,项目部严格按要求进行预热温度控制,精细把关坡口清根、坡口角度及弧度等关键步骤,保证炉体拼装焊接、现场安装焊接后不仅外形美观,探伤合格率也达到100%。
炉壳焊接
3►
炉顶五通球安装
3号高炉五通球重量约48吨,安装高度82米,是高炉粗煤气除尘的重要连接部件,其焊接量大,焊接精度要求高,定位安装难度大。项目团队需要将四根独立的上升管垂直安装到炉顶标高82米处,并将拼装完成后的五通球下方开孔,焊接四节导出管,四节导出管需要与上升管一一衔接,因此,要求导出管安装角度必须达到100%精准,且五通球与上升管的对接是在空中完成,对吊装精度要求高,吊点计算必须准确。凭借着丰富的施工经验和严谨的工匠精神,2023年3月17日,项目团队顺利实现五通球吊装就位。
五通球吊装
社会影响
德信钢铁厂是印度尼西亚目前生产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的钢铁厂,代表了中国钢铁的实力和行动力,成为了共建“一带一路”上的钢铁明珠。项目的建成不仅有助于德信钢铁成为印度尼西亚乃至东南亚最大的普碳钢钢铁企业,更在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印尼本土钢铁产业基础薄弱、技术粗放的现状,带动了当地冶金技术进步及配套产业的提质升级,培养了一批印尼专业技术人才,创造了上万个就业岗位,对印尼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真正践行了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国理念,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了中国十九冶力量。
用大国匠心打造“冶金高炉尖端品牌”,以央企担当展现冶金建设国家队主力军风采。聚焦冶金主业,十九冶人步履不停,8月8日,中国十九冶承建的越南和发榕桔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炼铁2×2500立方米高炉炼铁总承包工程也正式开工,十九冶人在越南建设精品高炉工程的征程拉开序幕。从印尼到越南,匠心始终如一,技术提炼升级,质量再上台阶,成绩拭目以待!
越南和发项目效果图
展望未来,中国十九冶将继续以打造“世界一流冶金建设国家队”为目标,不断提升冶建水平,推动冶金高炉尖端品牌在“一带一路”上落地生花,同扎根海外的中资企业协同合作,让技术成熟、效率高、标准国际化、适应当地环境的“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得更远,用精品工程塑造一张张联通世界的中国制造名片、惠及世界的中国友谊名片和影响世界的中国精神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