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电气在中央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评估中再获“一级”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2022年度中央企业三项制度改革评估结果,东方电气集团评估成绩为“一级”。这是集团公司继2021年中央企业三项制度改革首次评估获评“一级”后,再次获评“一级”,评估成绩由2021年的央企排名第六提升至第四。
东方电气集团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相关工作要求,始终将“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以提效率、增活力、添动力为主线,深入健全“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机制,推动实现全级次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通过大力推进改革有效破解了企业发展难题。
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
打破“铁交椅”
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突出“全覆盖”。按照“试点先行、经验推广、全面覆盖”模式,在中央企业中率先实现全级次企业经理层“全覆盖”。坚持权责明晰化、退出制度化、考核契约化、薪酬差异化,“一人一岗、一契约一考核”,实现全级次企业经理层成员契约书签订“全覆盖”、个性化业绩考核“全覆盖”、关键业绩指标分解“全覆盖”。
拓宽来源渠道突出“能者上”。建立“内部推选、外部交流、公开遴选、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等多渠道选人机制,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期间,新提拔中层领导人员市场化竞聘率达50%以上,领导人员“来源结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持续优化。
畅通退出渠道突出“庸者下”。构建领导人员胜任力模型,细化领导人员退出方式方法,建立领导人员“全体起立、竞聘坐下”三年一周期长效机制。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期间,管理人员年均退出比例达7.4%,彻底打破岗位终身制。
员工能进能出制度化,
打破“铁饭碗”
“效”字为先,优化用工总量管控机制。围绕劳动效率持续提升,建立量化评估和差异化管控相结合的用工总量调控规则,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以来,员工队伍结构显著改善,劳动生产总值持续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大幅增长。
“优”字为要,推动公开招聘质量双升。严格“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原则,新进人员公开招聘比例保持100%。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精准绘制高层次人才引育图谱,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一揽子政策,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实现突破,急需紧缺行业领军人才引进人数达到最高水平。
“活”字为本,畅通员工市场化退出通道。全面实施“两个合同”管理及全员绩效管理两个“全覆盖”。健全制度体系,实现“出”有依据;考核强制分布,实现“出”有基础;结果刚性运用,实现“出”有标准,稳妥推进员工市场化退出,形成员工队伍的“一池活水”。
薪酬能增能减精准化,
打破“大锅饭”
强化效益发展,完善工资总额管控体系。围绕“一适应、两挂钩”,建立业绩挂钩、效能调整、效率调控、周期调节的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实现“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近十年来,全集团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持续优化达历史最优水平。
强化差异导向,持续提升精准激励水平。建立“薪酬综合差异系数”“收入差距倍数”双维度评价规则,评价结果与企业负责人薪酬、企业工资总额奖励挂钩。所属企业中90%以上实现管理人员收入差距倍数持续提升,约80%实现各类别各层级员工收入差异化系数持续提升。
强化综合成效,用好中长期激励工具。创新中长期激励顶层设计,建立事前遴选、事中指导、事后评估机制,聚焦重点领域和新兴成长企业,实现各类激励方式普遍覆盖,构建员工与企业深度捆绑的利益共同体,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
2023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开局之年,东方电气集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扭住三项制度改革这一“牛鼻子”,坚持锻长板与补短板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三能”市场化经营机制制度化、长效化,乘势而上全面打造现代新国企、新标杆,加快打造世界一流装备制造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