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承建的阿塞拜疆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光伏电站分批并网发电

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   2023-10-25 13:47:02

共建“一带一路”助力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近日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承建的阿塞拜疆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光伏电站,阿塞拜疆戈布斯坦地区光伏电站项目,开始分批并网发电。

dUjSDv3B4a6bQy8ocW7PLs9rtgVXTN50.jpg

项目位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市西南约60公里的戈布斯坦区,占地面积约550万平方米,项目投用后每年发电量达5亿千瓦时,可供11万家庭使用,每年减少20万吨碳排放。

深入戈壁

拧成一股绳,确保完成任务

初入大漠,首要任务是实现“三通”(通水、通电、通路),其中施工道路是推动项目建设的“命脉”。为此,项目团队齐心协力,仅用15天便抢修出一条5公里的入场路,这条“生命线”让施工设备、物资能第一时间进场,解决了项目“水电”难题。

ElRZ1xzW5CB2sGQmpkIhfcVgaUAT7KOi.jpg

项目占地面积约550万平方米,相当于77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且呈不规则多边形分布,步行一圈约12公里,需3小时。面对这片广袤的土地,如何实现快速建造?项目采用划分片区、包保到人”的模式,将施工区域划分为28个片区,形成比、学、赶、超的竞赛氛围。谁也不愿落了下风,紧盯各项节点不放松,有力推动项目快速建造。

mneboOiB2wd0VCyxcFzrkq8IYEWX14Tj.png

项目所在的戈布斯坦区主要为沙漠性气候,区域内地貌以荒漠、戈壁为主,施工现场夏季地面温度最高达50℃。为此,项目为员工配备袖套、面罩、墨镜、围脖等防晒物资,并避开高温时间,在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的同时,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rexBvdnOytCqgbs4cZQhN5TjuzVfWS2Y.jpg

项目物资材料均是在国内采购后运到现场,由于运输时间、报关手续等因素,物资到场时间难以把握。“客观因素无法改变,那就从自身入手,我们提前组织人员快速清点材料,确保第一时间进场。”项目总工陈计说。4920串133米长的单轴跟踪支架、57万块双玻光伏组件、820台串式逆变器、631台清洁机器人、28台中压箱式变压器……项目已累计验收2000余个集装箱物资,为工程按期推进提供坚实保障。“任何不利条件都不会成为施工的障碍,大家都充满信心,拧成一股绳,排除万难,确保完成各项任务”。项目经理汪金胜说。

攻坚克难

匠心打造逐日“向阳花”

光照充足情况下,无论是清晨傍晚,还是阴天雨天,光伏板都能够发电,但日照时紧挨着的光伏板之间会有阴影遮挡,如何能在有限的空间里让光伏板发挥最大效能呢?为高效利用土地资源,避免早晚光伏阵列之间阴影遮挡造成的电力损耗,项目创新应用“光伏跟踪支架”。光伏跟踪支架安装在光伏板背后,随着太阳升起,跟踪器会结合阵列间距、阵列大小以及太阳的方位角和高度等,从起始位置逐渐旋转到最大角度,直到光伏阵列之间没有遮阳。下午,跟踪器再次启动反向跟踪模式,确保光伏阵列全天无阴影遮挡。光伏跟踪支架指挥光伏板成为逐日的“向阳花”,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资源。戈布斯坦地区风沙较大,项目采用智能清洁机器人定期清洗维护光伏板,提高发电效率、延长光伏组件使用寿命。项目光伏阵列间只有0.8米间隔,人工很难精准调节光伏板间的坡度、夹角,但智能清扫机器人不仅能轻松“跨越”,且一台机器人最长能连续行进2000米,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KEahpWv7Lds2PVolSyQJFDrUkIYnHM3m.jpg

戈布斯坦在阿塞拜疆语中意为“沟壑纵横的地方”,而光伏板安装和智能清洁机器人运行都需要地势相对平整,这导致项目找平土方开挖工作量大。为此,项目对地形进行反复测量标注,并采用PVCASE软件模拟现场三维地形,结合光伏板安装的坡度、高差、夹角等要求,在保障支架安装稳定的基础上,准确计算出场坪土方施工的最优方案,顺利解决项目难题。

逐梦丝路

争当戈壁滩上的奋斗者

“阿塞拜疆相邻里海和高加索山脉,是连接东方和欧美地区的古丝绸之路,相信多年以后,在阿国奋斗的日子会成为我青春美好的回忆”,项目施工员鲍炯烁自豪地说。这位被外国人亲切称为“鲍鲍”的人,初入项目也并非“如鱼得水”,首先要过的就是“语言关”。项目工友多为属地员工,语言以阿塞拜疆语和俄语为主,用英文只能跟他们做一些简单沟通,无法完成技术交底。为提高沟通效率,“鲍鲍”潜心学习阿语,运用翻译软件记单词、学语法,还利用各种机会虚心向当地工友请教,给属地工友留下了“有礼貌、爱学习”的良好第一印象。

sqpnFPo2QRbrivMNgOYwDh1jAuXtkB8W.jpg

项目上,属地化工友都有着多年的施工经验,进场初期,面对“鲍鲍”在现场“指挥”,属地工友多少有点不服气。“新兵蛋子”如何让大家心服口服,鲍炯烁一方面凭借“第一印象”与属地工友快速打成一片;另一方面他积极给大家“打样”,用行动说话。“用‘鲍鲍’的施工方案总是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各种任务”,这是属地工友对他的评价。如今,他与属地工友已成为生活中的好兄弟,工作中的好伙伴

w74x5njbXlG91aLZPJKmkot32RcQUMDp.jpg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深入大漠的这群年轻人,将青春挥洒在“一带一路”建设一线,正如他们建造的一块块光伏板一样,志做戈壁滩上的“向阳花”,永远乐观向上,永远不畏困难,永远豪情满怀。

阅读4815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