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海投公司质效完成乌兹别克斯坦1GW光伏项目筹建
为进一步发挥海外投资引领协同效应,落实打造“三新”能建部署要求,葛洲坝海投公司以基础“334”工程为指引,结合“项目履约提升年”等专项行动,聚焦夯实基础和精益化管理,创机制、优模式、强穿透、重协同,扎实做好公司乌兹别克斯坦1GW光伏项目建设筹备工作。
一、创机制,优模式,夯实建设管理基础
一是建立健全“三端一体化”推进机制。建立由开发端和建设端双管齐下、齐头并进的双组长负责制,实现“投、建、运”三端深度融合,财务、法务全面参与,系统打造一体多维发展格局。二是科学设置实施模式。通过充分调动内外部资源,合理明晰权责分配,发挥各方优势,扎实开展建设管理与实施计划,压实主体责任,优化项目公司治理管控体系,打造高质量履约团队。三是创新落地协同经营准市场机制。灵活运用竞争和限价机制,选聘优质可靠履约团队,有效控制成本;创新设置承包商AB角机制,提升竞争活力,促进深度协同,强化履约保障。四是设置EPC工期奖惩和提前并网发电收益分成、设计优化分成等机制,激发承包商履约潜力。
乌兹别克斯坦1GW光伏项目首桩施工现场
二、强穿透,重“三全”,提升精益管理能力
一是深度穿透采购管理。牵头开展采购招标工作,抓好核心品控,发挥集采平台优势,显著降低成本,提升投资收益。二是深度穿透设计管理。发挥多家设计企业优势,持续优化设计方案,确保方案的可靠性和竞争力;鼓励设计与施工单位组成联营体,形成内部最大合力。三是深度穿透成本管理。以精益化管理为主线,完善成本控制责任体系,发挥能建内部定额效用,全面打开、深度剖析EPC成本,增强项目议价和管控能力;落实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细化项目预算结构,分解设定年度目标,强化过程管控。
三、提质效,重协同,聚心聚力谋发展
一是高效完成项目决策。在股份公司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公司克服疫情不利因素,做实做透前期工作,高效推动内部程序,创纪录的在4个月内完成多层级立项、决策和审批程序。二是快速落实内外协同。与多家国际一流设备厂商开展多方、多层级、多轮谈判,迅速完成招标定标,确保核心设备质优、量足、价稳;发挥能建一体化优势,推动各方项目管理团队构建,快速形成内部合力,提升协同效率。三是高质量完成建设筹备。通过精心策划、统筹管理、有序推进,高质效落实内外部合作和当地注册,提前启动设备采购与现场施工,专班保障物流关键线路,确保在中国-中亚峰会上由乌兹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共同见证项目奠基仪式,并在中国能建董事长宋海良访乌期间实现实质性开工。
与州政府开展项目推进会谈
未来,海投公司将以基础“334”工程提升方案为纲,强化能力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树立海外投资标杆,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