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海外竞争,国内车企掀起海外建厂热

车合车   2023-10-29 08:40:55

早前梳理了车企纷纷盯上造船的现象。这里的船是指用于汽车出口运输的滚装船。长期以来,国内车企在出口运输上都过度依赖海外船东,为解决运输难、运输贵的问题,出口体量上规模的车企不得不走上自建滚装船队之路。今天就为大家梳理下主流出口车企海外建厂的情况。

vEzLwTPeK0BW8lVZhJXMQCndOYNicFo9.png

1

泰国投资热 欧洲被看好

纵观全球汽车工业发展史,在燃油时代的历次全球化进程中国内车企的参与度均极低。进入电动化、智能化时代,随着碳中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共识,新能源革命带来了新一轮汽车全球化窗口期。 在这一轮竞争中,国内车企也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存在感。这种存在感眼下在一些出口数据上初现端倪。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整车出口量已达到234万辆,已非常接近行业预估的全年突破400万辆的目标。 汽车海外出口主要通过整车出口、散件出口、海外品牌收购、品牌授权与技术转让、海外建厂等形式实现。海外建厂的好处在于:其一,解决运输难题;其二,规避高关税壁垒;其三,提升产品本土化率,更好地满足本土用户需求;其四,有力促进国内车企品牌国际化进程。 当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不利的方面在于:其一,投资成本高;其二,建设周期长;其三,环境风险不确定,这里的环境包括了政局环境、外交环境等等。 目前国内车企出口的主力是上汽、奇瑞、长安、长城、吉利、东风、江汽、比亚迪与北汽。产品出口基本触达了全球各大洲,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国内车企出口欧洲增速明显。 但在海外建厂上,公开信息显示主要目的地为东南亚。建厂东南亚首先具备一定的地缘优势,另外这一市场汽车工业薄弱,一度是日系车的天下。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该地区以泰国为代表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日益提高,而日系车在新能源领域的建树眼下显然不足以匹配这一市场的需求。

因此作为当下的一种趋势,国内车企也掀起在泰国投资的热潮。已公开信息显示目前上汽、长城已经在泰国拥有工厂,奇瑞、比亚迪、长安等近期也将在泰国建厂提上日程。另一明显的趋势是车企纷纷向发达市场扩张,寻求在欧洲建厂。眼下上汽、比亚迪、奇瑞等都频频传出欧洲建厂的消息。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向上发展的体现,在这种集体荣耀之外,车企瞄上欧洲建厂的原因还在于:第一,欧洲市场与中国、美国均是汽车消费的主流市场,体量庞大但本土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第二,欧洲市场不仅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较好,且消费水平高;第三,注重环境保护,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高。 近期,比亚迪在法国、西班牙、德国等欧洲国家寻求建厂的消息不胫而走。法国经济和财政部此前就曾表示,“我们对中国汽车完全放心,希望看到一部分在法国生产。”其部长勒梅尔的近期访华更是被媒体报道为“拉拢比亚迪在法建厂”。 由出口汽车工业薄弱的海外市场,到出口发达海外市场,再到寻求在发达市场建厂,国内车企正借助全球新能源汽车革命的风口积极参与新一轮汽车全球化竞争的趋势已经有目共睹。

2

车企海外建厂规模盘点

01.上汽 上汽一直是国内车企出口的老大哥,除在泰国、印尼、印度、巴基斯坦拥有4座整车制造基地,近期上汽集团向外透露了在欧洲建厂的计划。上汽能有如此大手笔的规划与其海外产品竞争力不无关系,尤其近两年在欧洲市场的出色表现。 梳理上汽连续5年的海外销量,自2018年至今一直保持着高位增长。2022年上汽还成为国内首个海外销量破百万的车企,海外销量达到101.7万辆。行业预估2023年上汽海外销量有望突破120万辆。

wzl86EAXQtuYdi4kJvj751cHaPqyThxR.png

在上汽的出海阵容中,名爵是关键性的存在。今年上半年上汽官方发布的出口销量为53.3万辆,其中有37万辆来自名爵品牌。上半年在整个欧洲市场名爵更是完成了11.5万辆的业绩,同比增速实现惊人的143%。 以去年在欧洲上市的名爵4为例,今年上半年在欧洲 28 国的销量达到3.0779万辆,位居所在市场纯电车型销量第六位。上汽的目标是今年名爵4的全球销量目达到15万辆,志在冲击中国新能源车型海外销量冠军。

Pfm4l6gjBvERGzDYH9tTVbKWQZF21nhw.png

在国内,上汽集团是首个有系统、有规划、成建制出海的整车企业。布局了从研发、生产、营销、零部件、物流、金融到二手车的全产业链条。在7月4日的上汽海外业务沟通会上,上汽向外透露,欧洲市场有望成为上汽首个“20万辆级”的海外市场,同时美洲、中东、澳新、东盟及南亚市场也将冲刺“10万辆级”。如此量级的确足以支撑上汽在欧洲的建厂。 在东南亚市场上汽早在2013年就与泰国正大集团发起成立了上汽正大汽车有限公司,该生产基地主要立足泰国,辐射东盟。据《文汇报》今年5月的报道,上汽正大新能源产业园区已在泰国奠基开工,园区占地12万平米,聚焦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本地化生产,一期工程年内竣工,整体项目将于2025年建成。

xLr9tRuYn8EabDFvGi0NBMXemoyTW2pJ.png

02.奇瑞 今年上半年奇瑞汽车实现出口总量39.7万辆,位居全国车企第二,出口明星车型为瑞虎7,单车型月销超过1.5万辆。同期奇瑞整体销量为74万辆,出口占比超过50%。奇瑞出口目的地主要为俄罗斯、墨西哥、巴西等。在乘用车领域,奇瑞长期稳居国内车企出口霸主地位。 在近期的中国—东盟新兴产业论坛上奇瑞方面向外透露,奇瑞将分别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设立工厂,作为ICE(燃油)、PHEV(插电混)、BEV(纯电)生产基地。 奇瑞是国内较早布局海外建厂的车企,主要方式为全散装件组装和半散装件组装,核心目的地主要为汽车工业欠发达地区。2003年奇瑞以全散件组装的方式在伊朗实现整车生产与销售。随后2004年奇瑞通过与马来西亚本土公司签署技术转让和汽车出口合同的形式,实现在当地的本土制造。2008年奇瑞又通过与泰国本土公司的合作,以半散装件组装的形式实现本土化生产。 在欧洲市场,奇瑞也同样有建厂消息传出。今年6月份就有英国当地媒体《每日电讯报》报道称,“为提振英国汽车业,英国官员正与奇瑞进行本土生产事宜洽谈。”

7XCY84ez9vboNgERABKcy0liUVqPd2S6.png

03.长安 长安汽车上半年出口总量达到17.9万辆,位居全国第三。长安汽车海外业务重点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旗下CS、逸动系列是出口的主力。 在今年举办的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上,长安汽车发布了其“海纳百川”的海外战略计划。根据整个计划,到2030年,长安将推出不少于60款全球产品,进入全球90%的市场,构建20余个本地化营销组织,海外网点数量突破3000家。为加快市场布局,长安将投入40亿元,在泰国布局全球右舵生产基地,以覆盖澳新、英国、南非等全球右舵产品市场。在欧洲发达市场上,长安汽车更将目标锁定在2030年实现销量突破30万辆。

To0hYeVgvxswEC5WriqIfbKj6XRtlp39.png

04.长城 长城目前在俄罗斯图拉州、泰国罗勇、巴西伊拉塞马波利斯拥有三大全工艺工厂,在厄瓜多尔、马来西亚、突尼斯、巴基斯坦等地建有散件组装工厂。 媒体报道信息显示,长城俄罗斯图拉工厂是中国车企首个海外全工艺工厂。该工厂于2019年正式投产,距离白俄罗斯、乌克兰及莫斯科都非常近。除齐全的整车四大工艺外,该基地还具备本土研发能力。 罗勇工厂是长城在海外的第二家全工艺制造厂。该工厂原属通用汽车,2020年初被长城汽车收购,经过改造可实现HEV、PHEV、BEV车型与传统燃油车型共线生产。 巴西工厂是2022年长城汽车从戴姆勒集团接手,主要服务拉美地区,预计在今年下半年投产。

QeRFb5zJYdULw4uSTDxItf81NWGEp0s7.png

05.比亚迪 在出海建厂上,比亚迪近期也是曝出大料。消息披露,比亚迪将在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设立由三座工厂组成的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总投资额约为45亿元。该综合体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投产,涵盖了一座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工厂、一座主营电动客车和卡车底盘的生产工厂,以及一座专门从事磷酸铁锂电池材料加工的工厂。整车工厂设计年产能为15万辆,产品涵盖纯电与插电式混动车型。 在东盟市场,为了实现本土化运营,比亚迪已经迈出了海外建厂的实质一步。今年1月份比亚迪泰国动力电池项目获得泰国投资委审批。此后不到2个月,比亚迪泰国工厂正式奠基,该工厂规划年产能15万辆,是比亚迪首个海外乘用车生产基地,预计在2024年开始投入运营。 在欧洲市场比亚迪计划在2030年前将销量提升至80万辆。但基于目前比亚迪出口的现状,完成这一销量目标的确还是任重道远的。06.吉利 据公开资料统计显示,吉利目前在海外拥有13座工厂,主要分布在白俄罗斯、英国、埃及、印尼、乌拉圭、斯里兰卡、埃塞尔比亚、瑞典、比利时、美国、巴基斯坦等。分布于瑞典、比利时、美国的工厂主要为吉利集团收购的沃尔沃系。

阅读3094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