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塔姆研究所专家刊文讨论多边开发银行改革
在第 78 届联合国大会召开前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前景似乎相当黯淡。在前所未有的战争、民粹民族主义政治浪潮和新冠疫情的共同作用下,全球似乎已经失去了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努力的动力。
《2023年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只有约12%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正在步入正轨,约30%的目标要么毫无进展,要么倒退到了2015年的基线以下。
据经合组织估计,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需的资金缺口在2020年就已经达到3.9万亿美元,这似乎加深了人们的悲观情绪。因为就在新冠疫情期间,由于经济萎缩和紧急卫生支出挪用了长期发展项目的资金,这一资金缺口大幅扩大。
然而,填补这一资金缺口只需要全球资金的不到1%。在各国元首通过《政治宣言》之后,2023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给人的感觉是,可持续发展目标仍然得到了(各国)极大的支持。如果利用得当,这将开启一个加速进展的新阶段,并将2030年议程从失败的边缘拯救回来。而要使拯救行动取得成功,(各国)迫切地需要在多边金融体系,特别是多边开发银行(MDBs)内部进行实质性改革。
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所面临的资金困境
长期以来,多边开发银行在为全球发展倡议提供资金和支持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们在金融和咨询方面的贡献有助于解决从为改善公共服务提供的治理改革到基础设施部署等一系列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当前的结构和做法也(确实)正在持续阻碍着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推进。
多边开发银行的资源分配并不总是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优先事项保持一致,尤其是在目标的协调方面——尽管客户的资金请求也并不总是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一致。
例如,借款国政府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如水电站和化石燃料发电厂)的偏好(以及多边开发银行在这方面的专长),有时可能会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公平要素发生冲突。
多边开发银行的做法(业务)是一个更大金融架构下的其中一部分,该架构包括税收制度、经济资产和活动估值、信用评级和双边贷款。峰会上的许多人都认为,这种架构已经不再适用。
例如,债务阻碍了资金流入教育和医疗保健等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优先事项,特别是在全球南方国家,这些国家为债务付出的代价要远远高于工业化国家。
平均一下,非洲国家的借款利率是美国的4倍,是德国的8倍。世界上有一半的国家在偿还债务上的支出超过了在医疗和教育上的支出。这毫不奇怪,因为这些国家的政府不愿承担更多债务,即使是按照多边开发银行的优惠利率。
改革面临的挑战
多边开发银行改革面临几个重大挑战:
首先是治理问题。这些机构的决策权集中在少数几个主要股东(美国、日本、中国、德国、英国和法国)手中,受其政策影响最大的国家投入往往有限。
多边开发银行要对全球社区的需求作出反应,(前提是)治理结构必须更加地包容和公平。
多边开发银行还必须适应其面临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自然)挑战。以资源和排放密集型(为基础)的基础设施发展和以GDP增长为中心的传统方法,已不足以实现可持续繁荣。
MDBs必须彻底改变其确定优先(事项)次序以及衡量成功的方式
由于可持续发展目标包含一系列广泛的目标,包括环境可持续性、性别平等和社会正义,多边开发银行(MDBs)必须彻底改革确定优先(事项)次序和衡量成功的方式,以便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同时承认其局限性。
虽然在撬动私营部门投资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为可持续发展释放更多资金显然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创新的融资机制至关重要,这些机制有助于“吸引”充满活力的私营部门(前来)竞争,而不是只偏袒少数几家大公司;加强与私营部门的金融机构,特别是与地方银行的合作将带来红利。这种合作可以促进更方便的融资,包括私营部门融资、混合融资以及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挂钩的债券。
积极变革的迹象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可持续发展目标首脑峰会仍然显示出了令人鼓舞的积极变革的迹象。
联合国推出了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刺激计划,以启动改革并扩大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长期可负担融资。该计划是到2025年,主要通过多边开发银行重新分配1000亿美元的特别提款权。刺激计划还旨在促进气候弹性条款和债务互换的实施,这是援助遭受极端天气事件影响的国家所必需的。2026年-2030 年,刺激计划的目标是每年至少提供5000亿美元,并对国际金融架构进行更广泛的改革,以提高该体系的有效性、公平性和响应能力。
英国还做出了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刺激计划的新承诺。其目标是通过对多边开发银行的改革,在未来十年再释放2000亿美元的资金。这一承诺不仅是对财政的提振,更是一个新的政治信号,表明了金融部门将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持一致的政治意愿。
地缘战略竞争日益加剧时期的新发展议程
利益攸关方(Stakeholders)现在有机会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年会和春季会议、2024年发展筹资论坛以及原定于2025年举行的第四届发展筹资问题国际会议(FfD4)推进(可持续发展)首脑峰会的新筹资议程(new agenda for finance)。
解决低收入经济体和一些新兴经济体的主权债务问题,需要(各国)在二十国集团(G20)于2020年制定的共同框架上取得更快进展。
资源分配的转变至关重要。多边开发银行必须重新调整其投资组合,以优先降低直接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项目的风险。
投资应侧重于减少不平等、确保环境可持续性和增强社会经济韧性(resilience)的项目。
这种调整需要重新评估现有的项目组合,并致力于真正为全球共同利益服务的项目。
改革不会一蹴而就。尽管主要各方都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了宏大的声明,但美、欧与中国之间的竞争主导着战略贷款,这意味着大国可能不愿意放弃其在银行董事会中的影响力,并有可能会继续在当地执行不一致的议程。
但是,重新分配资源并使决策民主化的全面改革可以使多边开发银行成为有效的变革推动者。如果没有这一变革,体现多边共识建设重大成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可能根本无法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