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投资现状与风险
投资现状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05 年至 2022 年期间,哈萨克斯坦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额为1422 亿美元,大大高于中亚地区其他国家的累计外国直接投资额。同时,同期哈国在其他国家投资179亿美元。截至 2022 年底,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总额为 64 亿美元。国际公司对石油生产、贸易和金融部门投资大幅增加。
根据哈萨克斯坦外交部数据,2022 年哈萨克斯坦主要经济部门共有199个投资项目投产,总价值达2.3万亿坚戈(约合51亿美元)。2023年计划再投产281 个项目,价值1.9万亿坚戈(42 亿美元)。2022年哈国人均国民收入为9470美元(世界平均水平为12804 美元,吉尔吉斯共和国为1410美元,塔吉克斯坦为1210 美元,乌兹别克斯坦为2190美元,俄罗斯为12830美元)。
荷兰在哈投资额居首位,达83.3亿美元。荷兰不仅是最大投资国,也是哈萨克斯坦五大贸易伙伴之一。该国目前有 900多家公司在哈开展业务。其次是美国,2022年达到51亿美元(+81.9%)。
最大投资者还包括瑞士27.6 亿美元(+2.4%),俄罗斯15.2亿美元,韩国--14.8亿美元,中国14.3亿美元,法国7.702亿美元,英国6.61亿美元,美国4.61亿美元,德国4.695亿美元。中国是韩国经济最大的投资者之一,投资总额超过 230 亿美元。过去30年哈国吸引的3500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中,几乎一半来自欧洲,欧盟是哈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占哈国对外贸易的40% 以上,壳牌、埃尼、道达尔、阿尔斯通、西门子等3000多家欧洲公司在哈开展业务。
在全球大宗商品及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哈原料部门是外国资本最为青睐的经济部门。哈萨克是世界最大的铀生产国,第二大铬、铅和锌生产国,第三大锰生产国,第五大铜生产国,前十大煤、铁和金生产国。目前,近72%的外国投资集中在几个大型石油和天然气项目上。其他重要投资部门包括制造业、食品、饮料和烟草、橡胶和塑料、可再生能源、化工和炼油等。
为继续吸引海外投资,2017 年,哈国加入了经合组织《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宣言》。同时也是世行集团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的成员。
哈萨克斯坦于2022年7月批准通过《2026 年前投资政策构想》,文件要求到2026年将固定资本投资水平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5.1%,并将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提高到255亿美元。
2021年,哈政府开始对114 家中小型零售业企业采用特别税率(3%),企业可自愿转用新制度。此外,还推出了投资税收抵免政策,允许企业家获得长达 3 年的纳税延期政策。此外,政府主导的数字化转型迅速展开,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模式不断扩大,迄今为止,哈萨克斯坦90%以上的公共服务都已完成数字化,约 1100万人使用这些服务。根据剑桥大学数据,哈国占整个比特币网络的13.22%。
根据 2022 年的数据,哈萨克斯坦在透明国际清廉指数中的排名为 36 分(满分 100 分),在 180个国家中排名第101 位。该指数自 1995 年以来一直是世界公共部门腐败的主要衡量指标,每个国家的得分由至少 3 个数据源组合而成,这些数据源来自 13个不同的腐败调查和评估。这些数据由包括世行和世界经济论坛在内的多个知名组织收集。
投资风险
据彭博报道,自 2015 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哈国在贸易、关税和外国直接投资监管方面开展了大量改革,显著提高国内生产总值,并改善该国在经合组织外国直接投资监管限制指数中表现。
外国直接投资监管限制指数衡量 69个国家 22个经济部门对外国直接投资的监管限制,其中包括所有经合组织国家和二十国集团国家。该指数通过4大类限制来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国直接投资的限制程度:
- 对外国资本的限制;
- 核查或确认机制;
- 限制使用非居民作为关键岗位人员;
- 对设立分支机构、资本汇回或土地所有权的限制。
德国投资分析机构认为在哈投资有以下风险一是执法方面,税法变化和缺乏一致的法律实践可能导致额外税务风险。二是人力资本短缺,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流入的熟练劳动力可能只能部分弥补合格人才的短缺。三是交通基础设施便利度,尽管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发展,由于其幅员辽阔地广人稀,物流路线较为低效。
美国认为尽管哈进行了体制和法律改革,但一些地区官僚主义盛行、执法不规范、获得熟练劳动力机会有限等问题仍然令人担忧。国家在投资者关系中扮演监管角色、对进口替代政策偏好以及对持续限制使用外国劳动力。该国亟需改善法律和秩序,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改善运输和物流基础设施,实施更加开放和灵活的贸易政策,以及有利的工作许可制度。
尽管对哈国能源行业进行大量投资,但外国公司仍然担心政府可能会立法或以其他方式为国内公司提供本国保护性优惠政策,并建立国家干预外国企业活动机制,特别是在采购决策方面。2020年某些类别的外籍劳工工作许可配额被大幅削减甚至完全取消。
作为投资政策审查的一部分,经合组织投资委员会建议哈国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治理改革,引入更有效税收制度,继续放宽贸易政策,并引入负责任的商业行为原则和标准。2019年,经合组织和哈国政府启动了为期两年的商业法律环境改善项目。
其他被调查的主要担忧还有,合同签订拖延和许可证颁发程序繁琐、税收违规入刑、非居民股息模糊征税等。
在规则制定问题上,虽然哈国法律草案可以在政务平台"开放政府"栏目下公开征求意见,但公示审查和发表意见时间只有十天,有些法律草案不允许公众提出意见,外国投资方面监管程序仍然不透明。投资者认为,即使按照合同条款解决投资争端,解决争端过程也十分缓慢、耗时和耗费资源。因此,许多投资者更愿意私下解决投资争端,而不是诉诸法庭。
此外,还需要采取措施确保知识产权得到保护,司法和海关当局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也需要加强。
世行认为,经济增长放缓、不平等加剧和机构薄弱反映了基于资源和国家驱动的增长模式缺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风险较大。
三年来,中亚国家新投资项目数量减少了2.5倍,项目资本投资额减少了4倍。在此期间,最大投资者是俄罗斯联邦、美国、中国和土耳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是可再生能源、石油工业和信息技术。
26%的潜在投资者认为,投资激励措施可能会影响他们在哈投资决策,24%的受访者认为有意识的消费、生活质量和文化是重要因素,23%的受访者认为劳动生产率、产业支持和公共基础设施很重要。能源和公用事业(57% 的受访者)、消费行业(53%)和数字经济(40%)是受访者认为最有潜力的投资行业。
2022-2025 年影响中亚国家投资吸引力的风险包括政治不稳定(45% 的受访者)、数字监管和信息安全水平低(48%),对关税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35%)、资本市场高波动性(35%)、创新潜力有限(24%)、人力资本欠缺(21%)。
投资者认为,为改善投资环境,必须提高劳动立法对合格外国人员的灵活性(54%),改进政治改革的系统实施(45%),确保司法独立(37%),确保透明和可预测的监管环境,以及激励创业和创新的发展(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