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巨头加速布局欧洲,争夺1000GWh市场大蛋糕

jack   2024-03-10 07:40:30

在全球经济持续转型的今天,新能源市场以其巨大的潜力和无限的商机成为了众多企业的竞技场。尤其是电池行业,随着电动车辆和可再生能源存储需求的激增,全球正迎来一场围猎1000GWh大市场的狂潮。在这个背景下,国内外电池巨头们纷纷涌入,试图在这片蓝海中占据一席之地。

3月4日,据TheElec,三星SDI已最终敲定了在匈牙利建造第三座电池工厂的投资计划。三星SDI正在扩建现有的匈牙利第二工厂,预计将在9月竣工。

消息人士称,该公司预计今年将在整体设施扩建上花费超过6万亿韩元(约324亿元人民币),其中超过1万亿韩元(约54亿元人民币)将用于建设第三工厂。据称,三星SDI还将从菲律宾招募工人到匈牙利工作。

在国际上,除了三星SDI外,像特斯拉、LG化学、等知名企业也都在积极扩大电池产能。特斯拉不仅在美国内华达州建立了超级工厂,还计划在德国柏林建设新的电池生产基地。LG化学和三星SDI也在加大投资力度,分别在波兰和美国建立新的生产线,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此外,中国的电池巨头们,在全球电池行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宁德时代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用电池制造商,其市值已经突破了万亿元大关,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2022年8月,宁德时代宣布,投资不超过73.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70亿元)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市新建一座100GWh的海外电池工厂,这是宁德时代继德国工厂后的第二座海外工厂,建成后或将成为彼时欧洲产能最大的电池工厂。

图片

紧随其后的比亚迪,也凭借其在电池技术和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深厚积累,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比亚迪与匈牙利塞格德市政府正式签署比亚迪匈牙利乘用车工厂的土地预购协议,比亚迪将在匈牙利建造其在欧洲的第一家乘用车整车工厂。据悉,比亚迪曾考虑在匈牙利工厂生产电池电芯,从而供应其工厂生产的电动汽车,但公司后来又决定从中国运输动力电池电芯到匈牙利工厂。不过,也不排除未来比亚迪在匈牙利建电芯厂的可能。

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有着坚实的根基,在国际市场上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目前,电动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根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将达到3000万辆,这将对电池产能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电池制造商正在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当前,包括中国、欧洲和美国在内的多个区域都在加速布局电池产业链。

电动汽车年销量,去年已经突破300万辆大关,欧洲持续保持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地位。根据机构数据,2023年欧洲新能源车市场销量达到320万辆。预计2024年其销量将接近400万辆大关。未来几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与之相对应的,欧洲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也将水涨船高。根据业内机构的预测,到2025年欧洲市场的动力电池需求将达到550GWh,2030年需求将达到1000GWh,进入TWh时代。另外,欧洲委员会估计,到2025年欧洲电池市场每年的价值可能达到25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3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欧洲大陆心脏地带的匈牙利,拥有发达的汽车基础设施和成熟的产业基础。据相关机构统计,匈牙利共有740多家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世界最大的20家一级汽车供应商有14家落户匈牙利,包括奔驰、奥迪、宝马等;全球最大的100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的一半在匈牙利建有厂房。

得益于开放稳定的政策环境,优渥的地理位置,友好的投资和用工环境,匈牙利正在逐渐发展成为欧洲电池领域的领头者。2022年12月,匈牙利驻中国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博岚表示,全球主要电池企业大多选择在匈牙利进行投资建厂,博岚当时预计,到2030年匈牙利的电池产能有望上升至全球第四。

而事实上,匈牙利电池产业发展大大超出预热。不到一年,匈牙利外交和对外经济部部长彼得·西雅尔多2023年6月又透露,得益于中国电池制造商对匈牙利的巨额投资,以及其他电池企业即将宣布的投资计划,该国的动力电池产量,即将由当前的世界第四升至世界第二。

这场围猎1000GWh大市场的竞赛,不仅仅是对生产能力的挑战,更是技术创新、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的较量。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电池的能量密度越来越高,充放电速度越来越快,安全性能也越来越强。这些技术的发展,为电池行业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电池巨头们的加入,市场竞争也将变得更加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如何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将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服务体系,同时还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以实现长期稳定的增长。

阅读3386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