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电池材料龙头投资摩洛哥,中国投资已过百亿美元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亮股份”)近日在官方公告中披露,公司于2024年5月6日召开的董事会已通过决议,将在摩洛哥投资建设一个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即海亮(摩洛哥)新材料科技工业园。
这一战略举措旨在更好地服务欧美、中东及非洲等地区的新能源电池客户,进一步拓展其全球市场份额。
该工业园计划包含多条生产线,预计将年产5万吨无锻轧铜及铜合金材、3.5万吨铜管、4万吨精密黄铜棒、1.5亿只精密铜合金管件,以及2.5万吨锂电铜箔等新能源材料。
这一庞大的产能规划显示出海亮股份对未来全球铜材料市场的强劲信心和雄心壮志。
海亮股份作为国内铜加工龙头,正在加码切入新能源产业链,其曾经89亿元的巨额资金投资建设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
铜箔是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辅料之一,受动力电池需求拉动近期以来不论是市场需求还是价格预期都在高涨。
摩洛哥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的聚集区,最近一年以来中国电池 材料企业密集宣布对该国投资。
去年,中伟股份、国科高轩、华友钴业、雅化集团等六家业界巨头已纷纷宣布在此建立生产基地。
今年,贝特瑞在摩洛哥打造电池材料生产基地,中国海诚携手摩洛哥矿业巨头开发电池级硫酸钴项目。
这些中国企业所公布的投资金额,已经妥妥地超过了100亿美元!
为什么摩洛哥成为电池产业的投资热点?
除了摩洛哥丰富的磷矿储量,其产业链基础也是重要原因。
据该海亮股份自己的分析,其在摩洛哥投资的背景主要基于三大方面。
首先,在摩洛哥设厂可以控制地缘政治带来巨大的贸易障碍和供应链风险,从而向欧美、中东及非洲等地区的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公司需要在这些地区建立生产基地。
其次,通过在摩洛哥设立生产基地,公司可以直接向当地客户展示产品,节省客户到公司总部考察和采购的成本,有助于进一步拓展该地区市场。
最后,公司希望借助摩洛哥的地理位置优势,打开更广阔的欧美、中东及非洲市场,为公司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海亮股份作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铜管、铜棒制造企业之一,已在全球设有22个生产基地。
此次在摩洛哥的投资,不仅是对其全球化经营战略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公司发展战略需求的积极响应。
摩洛哥作为连接欧洲、非洲和大西洋的物流枢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此外,摩洛哥还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其产品可以零关税进入欧美市场,这为海亮股份的产品出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具体投资细节方面,海亮股份计划总投资2.88亿美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占2.73亿美元,铺底流动资金为1,500万美元。资金来源全部为公司自筹资金。
然而,任何投资都伴随着风险。海亮股份在公告中也提到了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包括国际市场变化、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以及可能的政治风险等。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公司将充分利用其在铜加工行业的影响力和国际化经营的优势,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和化解。
总的来说,海亮股份在摩洛哥投资建设新材料科技工业园的项目,不仅体现了该全球化战略布局,也展示了摩洛哥对中国电池材料产业的吸引力。
未来摩洛哥将崛起一个中国电池材料的庞大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