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指南|出海东南亚 大马、印尼、泰国、越南政策全面解析
随着全球贸易摩擦的加剧,企业寻求出海已成为必然趋势。东盟四国(印尼、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作为重要的产能转移目的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经济潜力和政策优势,成为企业海外布局的理想选择。各国在吸引外资和促进产业升级方面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东南亚市场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热土,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人口红利和经济潜力吸引着众多企业的目光。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历史悠久,贸易额不断上升,东盟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接下来,就东南亚四国政策红利进行全面解析。
东南亚四国投资分析
一、四国投资要点简析
1.经济结构
四国均以服务业为主。印尼的体量最大,但是2021年以来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速更快,高于新兴市场国家平均水平,且外资投资旺盛。
2.劳动要素
四国人口结构均较年轻,印尼人口基数较大且人均工资水平最低;从劳动力素质看,马来西亚教育支出比重最高,高级劳动力市场最成熟,其次是越南。
3.能源结构
印尼和越南主要能源消费为煤炭,马来西亚和泰国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
4.招商政策
目前,东盟四国对外商优惠政策涵盖增值税、所得税、进口关税、再投资补贴等多个层面,其中,马来西亚对中国投资最为重视,专门设立了中国投资特别渠道,对中国立即零关税的比例达69.9%。
二、 大马|高端制造目的地
从经济规模看,疫情后马来西亚持续复苏。2021年至2023年马来西亚实际GDP增速均值为5.21%,略高于同期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5.13%的水平。
产业结构方面,马来西亚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制造业为支柱产业。服务业中,金融、房地产、仓储运输为主导行业。工业中,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1.2%。具体来看,制造业中机械和运输设备占主导。
从人口数量和结构看,马来西亚人口始终保持增长,马来西亚人口结构处于黄金时期,适龄劳动人口占比69.8%。且受过高等教育人口占总劳动力比重为近八成,整体劳动力素质和水平均在四国中处于领先地位。
马来西亚投资环境十分友好,且政治环境稳定。近年来马来西亚政府推出了包括税收优惠等多项激励外商投资的政策。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在吉隆坡招商局设立中国投资特别渠道,旨在加强向中国企业宣传马来西亚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中国企业赴马投资。中国投资特别渠道拟重点吸引来自消费者技术、智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医疗科技、医疗设备、电气电子、机械工程、化学和航空航天等专业领域的中国企业。地区层面,马来西亚政府陆续推出伊斯干达开发区、北部走廊经济区、东海岸经济区、沙巴发展走廊、砂拉越再生能源走廊五个经济特区。在这些地区投资的企业,可以享受 5-10 年法定收入所得税免征、5-10 年合格资本支出 60%~100% 补贴、在特定条件下免征预扣税、印花税、不动产利得税等优惠政策。
从税收政策来看,马来西亚目前实行的投资税赋抵减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三类:公司所得税减免、投资税赋抵减和再投资补贴。从税收优惠来看,马来西亚税率较低,税收占GDP预算比重呈下降趋势。
三、印尼|最大经济体 劳力年轻
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也是全球最大棕榈油、镍生产国,煤炭出口量全球前三。疫情后印度尼西亚经济较快修复,2023年实际GDP增速为5.05%。
产业结构方面,当前印尼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制造业中食品饮料和烟草占比较高。2015年以来印尼人口逐年增长,人口结构较为年轻,具有成熟的劳动力市场。
近年来印尼政府不断改进和完善投资环境,政府招商引资优惠主要体现在税收政策层面,近年来印尼政府针对外国投资者及新首都地区投资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涵盖增值税减免、企业所得税减免、进口优惠等多项举措。
目前,印尼存在基础设施滞后(岛屿分散,物流成本高)且外资限制较多,部分行业需本地合资、法规执行不透明等潜在投资风险。
四、泰国|东南亚汽车生产中心
泰国是东南亚汽车生产中心,也是全球大米、橡胶出口大国。2021年至2023年泰国实际GDP增速均值为1.97%,明显低于同期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5.13%的水平。
当前泰国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制造业中机械和运输设备行业增加值占比较高。疫情后泰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重,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劳动力短缺风险。
泰国外商投资环境友好,推出了包括税收优惠等多项激励外商投资的政策。行业层面,2022年10月,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批准五年期(2023-2027)的《新投资促进战略框架》,提出多项投资激励举措,尤其针对上游产业和先进技术,为相关项目提供长达13年的企业所得税豁免、机器进口关税免税,以及研发使用的原物料或必要材料进口关税免税。从税收优惠来看,泰国目前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三类: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IEAT工业园内的税收优惠和投资促进委员会(BOI)税收优惠。
目前,泰国存在政治稳定性、人口老龄化、电力供应不稳定、土地成本上涨等风险。需出海企业针对性分析并审慎评估。
五、越南|优势与短板并存
2021年至2023年越南实际GDP增速均值为5.24%,略高于同期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5.13%的水平,经济复苏势头强劲。
产业结构方面,当前越南以服务业和工业为主导产业。具体来看,服务业中,批发零售及修理、金融保险、运输仓储为主导产业。工业中,制造业和建筑业为主导产业。
从人口数量和结构看,越南人口始终保持增长,越南人口结构处于黄金时期,适龄劳动人口占比近七成。
越南外商投资环境友好,推出了包括税收优惠等多项激励外商投资的政策。行业层面,根据《外国投资法》《企业所得税法》《关税法》以及《进口环节增值税法》,越南提供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措施,以鼓励外国投资,包括免征企业所得税、减免关税、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等。得益于越南签署的两个协议《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欧盟-越南自由贸易协定》,越南出口到欧美的商品关税很低,部分商品甚至零关税。从税收政策来看,越南目前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三类:企业所得税优惠、进口关税优惠和出口关税优惠。
虽然越南投资优势比较明显,但不利因素也不容忽视,主要影响中企出海的不利因素有:越南经济增长虽然较快,但宏观经济稳定性不足,易受国际经济影响;越南当地行政效率及政策稳定性也存在不确定性;配套工业较落后,生产所需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大部分依赖进口。外汇管制较为严格,投资者在使用美元时受到较大限制,同时面临越南盾汇率不稳定的风险。近年来越南民族主义情绪高涨,中国企业投资越南需要注意环境污染、劳工保障、社会治理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