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与青山终止智利锂加工厂项目,多重因素影响投资决策
近日,智利《金融日报》报道称,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比亚迪与金属巨头青山集团决定放弃在智利建设锂加工厂的计划。
项目终止确认
比亚迪已正式向智利国家资产部提交撤资申请。同时,青山集团旗下永青科技也向智利经济发展机构Corfo通报了不再推进锂电池项目的决定。Corfo证实了这一消息,并特别指出青山在智利尚未完成合法注册程序。
项目背景与规划
2023年,比亚迪和青山被Corfo选为智利锂产业战略投资者,双方曾达成重要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商智利国有企业SQM将以优惠价格向两家企业供应碳酸锂至2030年。作为交换条件,两家企业承诺共同投资5.23亿美元在智利建设锂加工厂,预计创造约1200个就业岗位。
具体规划显示,比亚迪计划投资2.9亿美元在安托法加斯塔地区建设正极材料工厂,设计年产能为5万吨磷酸铁锂(LFP),这是电动汽车电池中最关键且昂贵的组件。青山集团则拟投资2.33亿美元,在北部采矿中心梅希约内斯建设电池生产设施。
项目终止原因分析
市场价格波动
全球锂价的大幅下跌是导致项目终止的首要因素。近年来锂价剧烈波动,市场价格暴跌显著降低了预期投资回报,大幅增加了项目风险。同时,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贸易摩擦等因素,促使企业采取更加审慎的投资策略。
行政程序障碍
项目推进过程中遭遇的行政程序问题也不容忽视。比亚迪早在一年前就对项目进展表示担忧,主要问题集中在安托法加斯塔正极材料工厂的土地获取遇到阻碍,导致项目进度严重滞后。Corfo承认存在这一问题,并表示比亚迪要求获取更多信息以重新评估项目可行性,但这些行政障碍已经对项目推进产生实质性影响。
智利锂产业政策背景
智利作为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国,其锂产业政策备受关注。2023年,博里奇总统推出新锂产业战略,旨在推动当地锂产业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升级。该政策要求雅保和SQM等大型锂企向愿意投资当地锂技术的公司优惠供应部分产量。虽然这一政策为外来投资者提供了机遇,但在实际执行中仍面临挑战。
此次项目终止对智利锂产业发展构成一定打击,预计投资和就业机会的流失将影响当地产业短期发展。然而,智利凭借其丰富的锂资源和全球市场重要地位,长期吸引力依然存在。随着市场环境趋于稳定,未来可能吸引其他投资者。
对比亚迪和青山而言,这一决策体现了在复杂多变的全球市场环境中,企业为规避风险、确保稳健发展而做出的战略调整。两家公司可能会将资源重新配置到风险收益比更具吸引力的市场或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