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船集团广船国际同日交付2艘高技术、高附加值新船
5月15日上午,中船集团广船国际联合中船贸易为广州远海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建造的7000车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首制船在广州南沙命名交付首航。5月15日下午,广船国际为丹麦HAFNIA和法国SOCATRA创立的合资公司ECOMAR建造的4.95万吨甲醇双燃料油轮2号船签字交船。
“远海口”号
汽车运输节能新标杆
在7000车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命名交付仪式上,命名嘉宾将这艘船命名为“远海口”号。
在中远海运特种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炜,广州港集团总经理吴超,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周旭辉的陪同下,命名嘉宾杨小翠女士将该船命名为“远海口”号。
周旭辉在命名仪式上致辞
“这次交付的7000车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是广船国际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装备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重要指示的重要成果,是广船国际为远海汽车船倾力打造的集安全性、环保性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标杆船型。广船国际将继续与中远海运特运、远海汽车船深化合作,共同践行“中国制造+中国航运”战略,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广船力量。”
“远海口”号交接船签字仪式
这艘船是广州远海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自主投资建造的首艘汽车运输船,也是首艘满足中国船级社(CCS)《新能源汽车滚装运输安全技术指南》要求的汽车运输船,同时也是国内首艘取得CCS新能源符号NEV Carriage(B, H, N)的大型汽车运输船,其设计通过多层防火分隔、防爆通风系统及火灾防控技术,对氢燃料、锂电池等新能源车在运输中构建更全面的安全屏障。
“远海口”号汽车运输船上的光伏系统
这艘船配置了302.8千瓦峰(kWp)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能够持续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和船舶既有动力系统深度融合,为船舶稳定可靠地补充电力供应。该系统年发电量达41万度,可以灵活实现太阳能在船舶上的并网应用,有效提升船舶能源利用的多样性及稳定性。船上配备中压岸电系统,靠港期间可100%使用岸上电力,船舶停泊在港每天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1吨。
船上设置的“移动菜园”长满新鲜的蔬菜
过去船员驾驶船舶在海上航行时,总是难以吃到新鲜蔬菜,为提高船员的生活品质,这艘船还成功解锁了远洋航行“移动菜园”新模式,在船上开创性地设计了可以种植新鲜蔬菜的集装箱。该蔬菜集装箱堪称船舶上的“菜篮子”,集成了自动灌溉、光照、环境监测和恒温系统的全自动化种植柜,真正实现了现代种植技术与船舶空间深度融合。
据了解,该船首航将从广州满载国产汽车驶向地中海航线,积极践行“国货国运、国轮国造”的使命与担当,助力我国汽车制造发展成果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伊科玛·吉耶纳”号
航运低碳转型“中国方案”
4.95万吨甲醇双燃料化学品船2号船“ECOMAR GUYENNE(伊科玛·吉耶纳)”号较合同期提前4个月完工,刷新了广船国际甲醇双燃料MR油船码头周期纪录,同时也标志着我国高端船舶建造技术实现新突破,为全球航运业低碳转型贡献“中国方案”。
4.95万吨甲醇双燃料化学品船2号船
该型船舶集成多项行业首创技术:搭载了广船国际自主研发的甲醇供给单元,突破核心设备国产化瓶颈;配置国产首台套甲醇主机,实现动力装备自主可控。其电力系统创新采用永磁轴带发电机与轴发单机运行模式,船舶能耗和碳排放大幅降低,成为全球绿色航运标杆船型。项目基于广船国际成熟的MR标准船型平台,兼具经济性、安全性与智能性,市场竞争力显著。
4.95万吨甲醇双燃料化学品船2号船签字交船
项目团队通过全流程精益管理实现多项突破:通过严格把控下水前建造质量、科学编排调试计划,实现货油舱特涂拆架等关键工序一次性达标;建立物资供应快速响应机制,动态追踪200余项关键设备到货节点;组建专项技术攻关组,成功解决轴发系统等技术难题。主甲板涂装工程克服雨季影响,施工周期压缩40%,展现卓越工程管理能力。
该项目的成功交付,彰显了我国在全球绿色船舶建造领域的技术话语权。广船国际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管理变革,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多智能高效的船舶解决方案,助推航运业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