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政府持续向绿氢枢纽项目注资4.32 亿澳元
澳大利亚政府通过"氢能领先计划"(Hydrogen Headstart Programme)向猎人谷氢能枢纽(Hunter Valley Hydrogen Hub)注入4.32亿澳元(约合2.83亿美元),标志着该国最大规模的可再生氢项目进入实施阶段。
该项目由矿业巨头Orica接手推进,其前主导方Origin Energy已于2024年10月退出所有氢能业务。
【项目核心价值】
该枢纽位于新南威尔士州库拉冈岛,一期建设50MW电解制氢设施,预计每日生产12吨绿氢,可满足Orica灰氨工厂7.5%的原料需求。
作为澳大利亚东海岸唯一毗邻深水港(纽卡斯尔港)的氨生产基地,该项目将利用回收水和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年减排量相当于减少26,500辆燃油车行驶。
Orica首席执行官桑吉夫·甘地强调:"这座运营逾50年的工厂正通过绿氢转型重塑竞争力,我们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低碳解决方案,同时推动企业碳中和进程。"
【战略布局与产业协同】
政府资金配置:该笔拨款来自ARENA主导的"氢能领先计划"第二轮投资,资金将根据十年实际产量分阶段支付,要求项目方完成最终投资决策等关键节点。
产业协同效应:项目与Orica现有36万吨/年灰氨产能形成闭环,改造后的低碳氨将服务于采矿、农业及工业领域,保留本土制造业基础的同时开拓出口市场。
全球供应链布局:作为德澳氢能合作协议的重要实践,该项目有可能会采用德国电解技术,契合两国共建绿色氢供应链的战略框架。
【政策演进与行业影响】
澳大利亚政府近年通过多项政策推动氢能发展:
2023年预算拨款20亿澳元加速大型氢能项目;
2025年新增67亿澳元氢能税收抵免;
"未来澳大利亚制造"计划投入150亿美元支持清洁能源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资金分配呈现明显分化:西澳1.5GW马奇森绿氢项目获8.14亿澳元,而2023年入围的多个项目(包括BP、韩国电力公社等)已终止或搁置,反映政府对项目可行性的严苛审核。
尽管获得政府背书,Orica仍需克服电解技术降本、绿氢运输基建不足等挑战。
当前绿氢生产成本约为灰氢的2-3倍,项目效益将取决于碳定价机制及出口市场拓展。
随着日本、韩国等亚洲买家加速绿氢采购,猎人谷枢纽有望成为亚太氢能供应链的关键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