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海外业务稳健发展的“秘诀”

中国勘察设计杂志   2025-08-08 12:15:03

深耕细作锻造品牌

推进海外业务稳健发展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周赢冠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工程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安全领域“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新战略,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自2005年“借船出海”以来,深耕沙特和中东市场近20年,与沙特阿美、沙特沙比克、沙特矿业公司、沙特电力以及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等国际一流能源化工公司开展广泛合作,累计承建74个项目,合同总额达60亿美元,涵盖总承包(设计、采购、施工)、“采购+施工”、施工、管道预制、设备加工、检维修等业务,为项目所在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福祉作出了积极贡献。

亮眼成绩单,见证拼搏路

坚持打造精品,助力能源合作发展

20年来,南京工程公司参与了沙特沙比克聚烯烃、阿美WASIT气体处理、东西部原油输送管道泵站升级改造、Amiral罐区、矿业集团硫酸、公用工程等大中型项目建设,多个项目成为中沙两国能源合作的典范,以实干实绩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画卷上书写“石化故事”,展示中国形象。

2005年,公司中标沙特沙比克延布YANSAB聚烯烃项目,标志着公司凭借自身核心施工能力和管理优势在沙特当地工程项目建设市场站稳了脚跟,为公司海外业务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公司也与当地政府、国际工程公司、供应商和承包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沙特沙比克卡扬NDA总承包项目是公司首个独立执行且有一定规模的海外EPC项目。面对若干个“第一次”,公司独立完成符合国际标准规范的设计和欧、亚、美三大洲的国际化采购,充分体现了公司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集成优势,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赞赏,磨炼了公司海外EPC的执行能力。

沙特矿业集团公用工程项目是公司在沙特地区承接的合同额最大、工期最紧的特大型PC项目。历经27个月的会战,公司实现了按期高标准中交,提升了公司境外特大型综合施工项目的组织和执行能力。该项目被中国驻沙特大使馆、中资企业协会授予“2016年度沙特优秀中资项目”荣誉称号,成为中国石化在“一带一路”上的工程建设标杆。

在沙特阿美泵站升级改造项目中,公司主要负责管线系统升级工程EPC总承包。该项目横跨沙特东西部1600多公里,包括11个泵站核心设备和工艺流程的优化升级、18套辅助系统等。项目建成后,管线的原油输送能力将从70万吨/日提升至100万吨/日,成为连接沙特东西部的原油大动脉。

沙特沙比克延布YANPET乙二醇升级改造总承包项目是公司在海外承接的第一个改造类大型EPC项目,项目通过全工艺流程升级改造,达到降低25%能耗的目标,从而成为世界上最高效的乙二醇装置之一。

坚持守正创新,助力经营能力提升

南京工程公司坚持夯实基础、修炼内功,稳步提升工程项目执行能力、资源获取和协调能力。在中东地区设立一个全资子公司、一个分公司,成立沙特设计中心,投资建设管道预制工厂,组建自有外籍员工班组,推动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融合,国际化经营能力成为公司鲜明特点之一。

海外资产规模逐步扩大。公司在沙特累计投资约4.51亿元人民币,购置设备资产846台(套);投资建成1个现代化综合基地、16个生活营地,可满足超过10000人的生活需求;投资建成沙特培训中心,重点开展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和特殊资质取证工作;在朱拜勒皇家委员会投资建设的智能化管道预制工厂,年管道预制加工100万寸口、钢结构预制加工6000吨、非标设备及罐预制加工5000吨,有力支撑了公司在沙特地区的大型项目建设。

关键技术攻关成效显著。公司致力于绿色发展,参与沙特阿拉伯提出的“绿色沙特”“绿色中东”计划,持续关注低碳发展,在“三废”处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以及绿色能源等方面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形成了服务全产业链零碳发展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公司承建的沙特拉比格、阿尔舒巴赫光伏项目,预计在建成35年后可累计实现二氧化碳减排2.45亿吨,进一步推进“石油王国”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

设计能力取得质的飞跃。公司与国际知名工程公司(KBR、WORLEY)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参与沙特阿美多个中小型EPC项目执行工作。经过多年历练,公司培养了一批工艺、管道、电仪等复合型设计人才,设计专业能力不断提升,从单个EPC项目到如今多点开花,境外业务发展走向高端,取得质的飞跃。

核心施工能力不断增强。公司充分发挥精细管理、专业能力等核心优势,服务甲方、服务业主,承担境外多套大中型项目的施工任务,创造了多项施工纪录,项目施工组织和资源协调能力不断提升。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方针,严守国际规范标准,从严安全质量管理,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确保沙特地区项目顺利执行,多个项目在安全质量审计中名列前茅,得到业主一致好评。

资源组织能力持续提升。公司不断培育资源获取能力,与当地130多家专业施工分承包商开展合作、携手发展、实现共赢。与200余家劳务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当地劳务用工逐步成为沙特施工资源的主要力量。不断强化全球化采购能力,通过多个EPC项目的执行,从单一的当地采购和国内采购逐渐延伸到全球采购,供应商资源库从3000多家拓展到15000多家。

坚持服务民生,助力和谐融合共建

在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南京工程公司时刻关注当地民生需求,参与社区建设,推动本土化就业、本土化采购落实落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自2016年沙特阿美IKTVA政策实施以来,公司累计招聘使用沙特籍员工2159人次,海外项目国际化用工比例达87%。公司携手沙特阿美与国内高校合作,举办“一带一路”订单班,共组织两批次40余名沙特籍员工到中国圆满完成学业,在沙特引发强烈反响。公司还选拔2名优秀沙特籍员工参加中国石化干部管理学院举办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引进俄罗斯籍、印度尼西亚籍留学生到公司实践锻炼,建立外籍员工成长通道,评比表彰长期为公司服务的“金牌员工”“公司优秀员工”56名。2023年,公司获得沙特承包商管理局颁发的“沙特籍劳动力发展奖”,是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中国企业;2024年,公司再次荣获沙特承包商管理局颁发的“创新培训奖”。

公司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履行社会责任。2016年,公司捐款55万元用于沙特北部贫困居民救助,与项目合作方共同拿出约500万美元助力当地社区发展;2023年,公司开展爱心助学公益活动,给当地困难家庭孩子予以关怀和资助,得到校方和当地政府高度赞赏,沙特教育部为公司颁发“爱心助学”证书。公司始终尊重、学习、适应当地民风民俗,每年斋月在清真寺发放开斋饭2000余份,不断增进民间交流;全球疫情期间,公司多次向当地政府、合作单位捐赠口罩等防疫物资,并将营地改造成隔离区,协助当地开展疫情防控,守护员工和当地居民生命健康安全。

复盘成长路,

解锁经验密码

中国制造商海外认可和接受度不足

相较于日、韩,中国制造商得到业主的认可和接受度明显不足,在主要业主的供货商名单中的数量还不够多。一方面,中国制造商因为标准、规范、语言、文化、信息、渠道等诸多原因,难以跟业主直接交流,进不了业主认可的供应商短名单;另一方面,中国制造商在品质管理和软件应用上存在不足。工程建设中,设备材料占据着重要的份额,如果有更多的中国制造商被业主接受,将为工程建设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市场竞争力会更强。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南京工程公司多次推荐国内供货商并得到业主的批准,既推动了中国产品走向海外,也给项目的顺利执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注重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合规建设

加强海外工程合规建设,既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国家对外开放大势,也是企业“走出去”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随着沙特的改革开放和中资企业的大量涌入,合规问题越来越重要。合规不仅影响着一个企业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还影响着国家形象。例如,沙特法律对工程合同执行的细节要求严格,尤其在付款条款、变更条款以及延误赔偿等方面;对环保标准的要求提升,工程项目需符合严格的排放控制及生态保护规定,如遵守沙特国家环境战略(NES)中的相关条款等。由于海外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复杂性,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合规风险,企业要注重合同管理、环保法规、税收与政策、本土化要求、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要从制度体系、监督管理、合规意识等方面不断完善和提升。

加大项目经营风险管控

境外项目在执行过程中会受到所在国政治和经济形势、货币金融市场状况、政策法规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而且还存在跨文化沟通、技术标准等差异问题,通过以往经验总结,造成项目亏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项目投标阶段企业对招标文件的研究不够深入,对项目合同、执行标准、工作范围等存在的风险缺少认知,凭经验估算,最终导致项目先天不足;二是为了拿到项目采取低价中标策略,未充分考虑自身成本承受能力,导致在项目执行时无法按合同要求履约;三是项目执行过程中粗放管理、效率低下带来的成本增加。因此,要合理引导中资企业理性竞争,强化合同风险识别和防范,秉承契约意识,加强项目经营管理、有效管控经营风险,特别是要做好投标阶段的市场研究、合同风险识别和控制,强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前期策划、变更管理、重点环节控制、资源优化配置,不断提升经营风险防控能力。

坚定不移实施“本土化、国际化”用人战略

沙特实行“沙化”(Saudization)政策,在沙特注册的企业或执行工程项目需雇佣一定比例的本地员工,并为其提供技能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以满足政府的本地化政策要求。相较于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的人员薪酬,项目大量使用中国人员的竞争力愈发没有优势,推进“当地化”和“国际化”,降低项目执行成本是大势所趋。

沙特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时其法律体系和商业文化具备独特性。对于外资企业来说,理解并适应沙特的法律与文化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是成功开展业务的关键。中国企业需在执行中平衡效率与合规,注重文化融合与本土化策略,抓住能源转型和经济多元化带来的市场机遇,方能在沙特打造可持续的合作模式。

阅读2398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