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2025年非洲可持续发展报告》
日前,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2025年非洲可持续发展报告》(2025 Afric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port, ASDR)该报告聚焦非洲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与非洲联盟《2063议程》(Africa Union’s Agenda 2063)实施进展,重点分析了健康福祉(目标3)、性别平等(目标5)、体面工作(目标8)、海洋环境(目标14)及全球伙伴(目标17)等五个目标领域,并提出政策建议。报告指出,非洲在17项SDGs中的12项上取得了进展,但按照当前的进展,并不能在2030年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1
健康福祉
在健康福祉方面,非洲自2015年以来取得显著进步。具体包括非洲人均寿命延长3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了7.4%,熟练接生率从61.8%提升至75.7%;在防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等传染病方面也成效显著。然而,非洲在这一领域仍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如孕产妇、新生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居高不下。平均公共卫生支出仅占国家预算的7%,远低于15%的目标,加之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护人员短缺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多数非洲国家恐难在2030年前实现SDG 3。
2
性别平等
在性别平等方面,非洲在法律框架、经济赋权和消除暴力等措施上仍存在巨大鸿沟。仅15个国家建立了促进性别平等的强有力法律体系,2022年非洲在就业和经济权益领域的性别平等法律政策实施水平比全球低20.3个百分点。68%女性处于弱势就业,高于男性的57%,高技能岗位中女性收入比男性低21%。暴力侵害妇女现象持续存在,2023年有24%的非洲女性遭受过性暴力或身体暴力,童婚和割礼等有害习俗仍广泛存在。不过,女性在领导层的代表性有所提升,2023年非洲议会中女性占比达26%,塞拉利昂等国通过性别配额制实现了突破。
3
体面工作
在体面工作方面,进展速度放缓,非洲人均GDP增长率从2021年的2.7%降至2023年的0.7%,23%以上的青年处于不在学、不就业、不培训状态。就业质量堪忧,83.1%的劳动者处于非正规就业,71.7%的青年从事着不稳定工作,9200万儿童参与童工劳动,其中4140万处于危险环境。报告建议通过资源效率提升、经济多元化、支持中小企业及推动数字转型来破解困局,同时利用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促进区域经济整合。
4
海洋环境
在海洋环境方面,非洲沿海生态系统面临过度捕捞、污染和城市化的严重威胁。2022年,非洲海滩垃圾达200万吨,较2017年增长17.6%,95%以上来自陆源污染。2023年,非洲海洋健康指数平均得分为52.8,低于全球平均分(70分)。尽管15.9%的海域被划为海洋保护区,超过2020年10%的目标,但渔业可持续性数据不足、监管乏力等问题仍制约着海洋保护区发展。报告强调需通过生态系统管理、技术投资和区域协作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使用。
5
全球伙伴
在全球伙伴方面,非洲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融资挑战。2023年,域外直接投资(FDI)降至526亿美元,仅占发展中国家总额的6%。债务可持续性仍然是一个关键问题,非洲的偿债率从2015年的8%上升到2022年的9.6%。数字转型和区域贸易取得进展,但非关税壁垒、农村数字鸿沟等问题仍存。报告呼吁改革全球金融架构、拓展融资渠道,并加强数据统计系统建设,以支撑证据驱动的政策制定。
总体而言,非洲要实现以上五项SDGs需采取综合策略。加强南南合作与区域协同、投资教育与技能培训、赋能青年、拓展融资渠道、强化治理体系及完善数据基础设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