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新建国际机场,吸引全球承包巨头参与

走出去情报   2025-09-04 09:20:05

机场建设作为中国对外承包商的重要建设领域之一,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根据2025年最新统计数据,自2007年以来,中企累计参与了60个海外机场项目(含参股投资、EPC、EPC+F模式)。

除被终止或取消的项目外,46个国际机场项目处于在建或在运状态(44个项目为EPC/EPC+F模式),主要在“一带一路”国家,约半数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且多数项目是2013年(BRI倡议同年)开工建设。

640?wx_fmt=png&from=appmsg#imgIndex=0

然而在波兰CPK(Centralny Port Komunikacyjny,波兰国有企业,新中央机场投资商) 最新发布的新中央机场招标项目入围联合体名单中,多家国际承包商巨头与本地龙头企业在列,却未见中企身影。

5家入围联合体分别是:

640?wx_fmt=png&from=appmsg#imgIndex=1

从企业的规模体量、资金实力、业绩资质等方面,头部的中国对外承包商并不逊色,甚至略胜一筹(2025年ENR“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榜单中,中国企业上榜数量最多,4家中国企业进入榜单前10强)。

但国际工程承包行业的竞争,角逐的重点未必在于“硬实力”的正面比拼,往往是“软实力”的无声较量。

回看整个项目的招标历程与要求,对于中国承包商来说,确实风险较高。

一是项目规模体量大,资质要求高:

  • 项目总投资额约在12.5亿欧元左右,首年吞吐能力3400万人次,未来计划扩充至4400万;

  • 标书中明确要求投标方近10年至少具备两个以上与航空领域相关或非住宅建设项目业绩,且每个项目不低于3亿波兰兹罗提(约折合7000万欧元);

  • 要求参与企业过去4年的年均营业额高于40亿波兰兹罗提(约折合9.4亿欧元)并能展示近年波兰本地履约能力。

二是本地保护倾向明显:

  • 评标办法中对有波兰本地大型机场履约背景的企业、在波兰境内完成大型基建项目的企业显著加分;

  • 强调关键岗位(如合同总监、施工经理、BIM协调人)须精通波兰语,并须有相关波兰/欧盟法务与建设流程实操经验;

  • 项目投资方CPK多次公开表示,优先扶持波兰本地建筑企业与欧盟大型承包商,以带动本土产业链、就业与税收。

三是投标窗口期短,非欧盟企业审查严格:

  • 从时间线来看,从宣布招标到确定入围名单的资格预审时间仅有3个月,相关的资质认证、合规证明等要求均为波兰本地和欧盟标准,对于非欧盟企业有现实壁垒。

640?wx_fmt=png&from=appmsg#imgIndex=2

尽管越来越多的中国对外承包商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欧洲地区,尤其是中东欧国家,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于国家级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来说,地缘政治风险、法律合规风险、审批审查风险仍是中国承包商首要重视的三大风险源。

除做好细致的调研与风险应对方案外,在财务资金、文化理解、本地资源方面也需要进行深入的策划与准备,紧抓合规与属地两项关键原则,审慎乐观,具备可持续深耕欧洲地区的基本能力,才能决胜于千里之外。

640?wx_fmt=png&from=appmsg#imgIndex=4

阅读2513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