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坝集团科威特市场三年合同额达143亿元

葛洲坝   2025-09-06 16:30:07

近年来,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持续优化海外市场布局,聚焦重点国别,大力实施市场深耕策略。三年时间内科威特市场累计生效合同额达143.4亿元,成为中国能建“一体两翼”改革以来,集团首个生效超百亿元的深耕国别。

市场突围,靠的是文化融合

640?wx_fmt=jpeg#imgIndex=2

2002年,初入科威特市场,葛洲坝集团便突出人才导向,迅速制定了各层级人力资源引进策略,大力引进属地高端人才,目前已累计引进外籍经理、高级工程师、技术专家等高级管理人员10余名,组建了高质高效的属地经营管理团队。

来自埃及的Raafat是当地资深市政、道路工程专家,与集团的合作时间已长达8年,先后为集团的268道路、阿卜杜拉新城等多个项目投标过程中提供了专业指导。2023年,他正式加入集团并担任阿卜杜拉新城项目执行经理。在他的带领下,阿卜杜拉新城项目目前进度大幅领先业主CPM进度计划,他本人也获得2024年度国际公司“优秀外籍员工”和能建“十佳外籍员工”。

与此同时,高级计量工程师Saeed、年轻的合同工程师Shaltout、从961项目就加入集团的材料工程师Fathi等,都以专业的业务能力持续为集团在科项目加强资源引进、推动对业主结算等各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640?wx_fmt=jpeg#imgIndex=3

进入科威特以来,集团始终致力于在当地构建平等、和谐、包容的工作环境,不拘一格“用”人才,充分尊重和发挥属地人员专业优势,促进中外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决策,通过建立中外员工“双导师”、监督考评、“季度之星”评选等机制,不断激发属地人员的工作潜力和积极性,在项目各专业领域和沟通协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科威特中外员工比例为1:39;其中项目管理层中外员工比例为1:2.9。

在中科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先后成功打造苏比亚配水、961市政、穆特拉城基础设施等多个项目,赢得了当地客户的信任,逐渐在科威特市场站稳脚跟,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标杆引路,靠的是创新赋能

640?wx_fmt=jpeg#imgIndex=5

在国际基建舞台上,“履约能力”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葛洲坝集团从初入市场的“探索者”,到深受信赖的“好伙伴”,其背后关键,正是依靠不断创新、高效履约所支撑起的“葛洲坝建造”品牌。

在穆特拉住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过程中,集团坚持创新攻坚,结合当地复杂的沙漠地理环境,研发了复杂塑性岩体中的爆破能量均衡分布技术、组网起爆技术,不仅大幅提升了石方开挖效率,还多次受邀为海合会多国推介民爆技术……项目先后获得国家专利7项,获科技进步奖、工程设计奖等省部级奖项4项、省部级QC成果5项,并斩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境外可持续基础设施项目”等殊荣,成为科威特保障性住房的“标杆工程”。

640?wx_fmt=jpeg#imgIndex=6

阿卜杜拉新城项目则积极运用BIM三维可视化设计、钢筋与变电站数字化集中加工、混凝土智慧拌合等数字智能技术,积极运用智能建造技术、打造智慧工地。2024年,项目获得中国能建项目管理“十化”优秀示范项目。

通过穆特拉、阿卜杜拉新城一标等在建项目的实施,在当地塑造了“中国能建葛洲坝”的硬品牌、好口碑,积累了一大批优质、长期合作方。

滚动发展,靠的是两端融合

640?wx_fmt=jpeg#imgIndex=8

2023年,葛洲坝集团中标科威特阿卜杜拉新城项目一标段,项目从签约到正式开工仅用不到2个月的时间,实现了“中标即动、快速落地”的速度,创造了国际项目签约生效的高效记录。年3月初,集团又成功签约阿卜杜拉新城二期项目,并于4月底便组织施工队伍进场施工,实现了“签约即开工”的无缝衔接。

接连的中标和高效的施工组织,得益于市场和在建两端的深度融合。

在建端则依托项目良好的履约基础,能够及时获取项目信息;同时,在建端深入参与前期投标,依托在当地施工多年积累的属地资源库、成本库等商务数据库,能够挖掘报价潜力,锁定大宗成本,在把控风险的同时提高投标竞争力,达到以在建实施成果反哺、赋能市场,实现“揽干结合”的正向循环。

640?wx_fmt=jpeg#imgIndex=9

与此同时,生产端在前期深度参与项目投标,能够充分全面研判风险点,为后期高效履约打下坚实基础。

市场端则强化对在建端的服务,为在建项目在签证办理、劳工引入、设备挂靠、本地化管理、供应商寻源、高端关系对接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有效提升了经营效率和自主性。

两端的融合,为打造生效超百亿元的深耕国别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项目履约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目前,新城项目实际进度领先业主CPM进度计划达17.52%,工程验收合格率达100%,受到科威特住房事务大臣的高度评价。

阅读3927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