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能源集团与中交集团签约,国际工程、科技创新领域将深化合作

CES电气   2025-09-19 11:45:30

近日,深圳能源集团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从双方主要负责人出席见证签约,到就多领域深化合作展开深入交流。

作为地方国企代表,深圳能源正积极落实深圳市委、市政府部署,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核心技术攻关领域持续发力,同时明确了争当地方国企“走出去”排头兵的定位。而中交集团作为中央企业,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力量,不仅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扩大有效投资,更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任务,在“五全四大”领域具备系统集成优势。

二者的合作是地方国企的区域资源优势、绿色转型实践经验,与中央企业的规模实力、跨区域布局能力、海外资源储备的精准对接,打破了过去部分国企“单点发力”的局限,形成了“1+1>2”的协同效应。

从合作聚焦的重点领域来看,每一项都紧扣国家发展关键方向,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在“交能融合”领域,过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能源配套往往分属不同体系推进,可能出现规划不同步、资源配置低效的问题。

此次双方合作可推动交通建设与能源供给的统筹规划,比如在交通项目推进中同步布局绿色能源配套,让交通基础设施不仅具备通行功能,还能融入能源保障体系,这既是对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的探索,也能为后续类似合作提供参考。

绿色能源领域的合作,更是契合“双碳”目标下的产业发展需求。深圳能源在能源保障、绿色转型方面有成熟积累,中交集团在工程建设、项目落地执行上有强大能力,二者协作可覆盖新能源项目从规划到运营的全链条。这种协作能减少环节衔接成本,加快绿色能源项目落地速度,让更多绿色电力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国企参与绿色转型提供了“分工协作”的新思路。

国际工程领域的合作,则精准对接了两家企业的发展诉求。中交集团长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海外市场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和资源布局;深圳能源希望强化“走出去”能力,正需要这样的合作伙伴提供支撑。双方联手后,可在海外项目中实现“交通基建+能源配套”的协同推进,既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综合竞争力,也能更好地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让海外合作项目更具系统性和可持续性。

科技创新领域的合作,同样体现了国企突破核心技术的责任担当。当前能源、交通行业的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技术创新,深圳能源在绿色能源技术攻关中有自身积累,中交集团在数字基建、工程技术创新上有优势,双方联合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可避免重复投入,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既服务于两家企业的发展,也能为行业技术进步贡献力量。

李英峰提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方向高度契合”,宋海良强调的“同心同向、并肩同行”,实则点出了此次合作的关键——不是短期的业务合作,而是基于长期战略共识的深度协同。这种央地国企的合作模式,不仅能打造新的合作标杆,更能为国企改革发展提供借鉴:在国家战略指引下,通过优势互补打破企业间的壁垒,才能更高效地服务于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等国家重大任务。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此次合作是国有企业发挥国民经济“压舱石”作用的具体体现。面对当前的发展环境,国企需要通过这样的协同合作,更精准地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更高效地配置资源。未来随着双方在工程建设、城市综合开发运营、海洋经济等领域的深入合作,必将产生更多务实成果,既推动两家企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也为深圳乃至全国的产业升级、城市发展、对外开放注入新动力,真正实现“共进共赢”的合作目标。

阅读3104次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