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险融资”——海外项目建设期融资首选
“特险融资”——海外项目建设期融资首选
业主提出延期付款、需要出口企业垫资是承揽海外项目的常见情况,也是出口企业在国际承包工程、出口成套设备、或出口服务项目过程中注定要面对的必答题。对于项目金额小,需要垫付的资金额度不高,期限短的项目,尚可自行消化和应对,一旦企业面对重大项目,或同时承接海外项目数量较多的情况,项目资金增大,付款期限的延长,都会大幅增加垫付资金的额度和时间,资金成本及项目资金的流动性就显得格外重要,甚至直接影响项目承接的决策。
本期介绍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特定合同保险项下融资业务,服务于企业承揽海外项目时出口方建设期资金需求。
一、特险产品简介
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特定合同保险(A/B/C款)是向中国出口企业提供的、承担因政治风险(如战争、内乱等)和商业风险(如买方破产、拖欠或者违约导致商务合同提前终止或无法履行合同等)导致的商务合同项下成本投入/应收账款损失的保险产品,商务合同信用期限不超过2年,重点支持我国成套设备与机电产品出口、对外工程承包、服务贸易出口、船舶、大型单机、定制化设备出口等行业。
该产品审批机制灵活,操作便利,绝大多数项目仅凭业主自身资质即可进行承保。出口企业可以通过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特定合同保险规避项目风险,也可以通过保单带动银行配套融资支持,解决项目建设期融资,有效规避汇率波动风险,扩充项目融资渠道。
二、融资产品简介
01
应收账款融资
企业在执行海外项目时,一般情况下会约定各个节点的付款期限,如60天、180天、360天或者720天。由于从应收账款确认到最终付款有一定周期,一方面存在潜在的违约风险;另一方面,以外币计价的项目存在汇率风险,且不能马上形成收入。因此,利用特险保险进行应收账款的融资可以减少应收账款,规避远期汇率风险、提早确认运营收入,改善项目建设期流动性。银行融资放款时点根据合同约定的债权确立点执行。
02
应收账款卖断
对于上市公司或高负债企业,在承接海外项目时,需要考虑长期限的应收账款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利用特险保险对应收账款的保障能力,企业可以将项目下的应收账款卖断给融资银行,以减少应收账款、优化财务报表。
03
成本投入融资
企业在海外市场开拓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遇到需要垫资承接项目的情况,如同时间内承接项目较多或需要垫付的资金额度较高,企业可能会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特险保险对项目成本投入的保障能力,向银行申请建设期融资方案,根据成本投入进度进行提款。同时,由于特险保险减少了银行承担的部分风险,在银行的融资成本也有一定幅度的优惠。
三、特险融资典型案例
场景一:电力配套+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转让
辽宁A企业中标了中东某国电力配套项目,项目金额较大,由于该项目业主实力雄厚,谈判地位相对较高,所以合同条款对A企业并不友好。项目预付款比例较低,且需要开具相应的预付款保函,各个付款节点付款期限较长。对于A企业来说,承建该项目的资金压力极大,且较长的付款期限也使企业承担了货币汇率波动的风险。
对此,某股份制融资银行在与中国信保和A企业协商后,将特险作为主要风险防范措施之一,利用特险对项目成本投入和应收账款的保障,为A企业制订了基于项目的近10亿元人民币的专项贷款,按照项目执行进度进行提款,共同助力A企业顺利承接该项目。
场景二:汽车生产线+境外主体+订单融资
辽宁B企业通过其境外关联公司承接了北美业主的汽车生产线项目,中国信保在项目推动过程中与辽宁B企业紧密沟通,针对企业海外项目执行风险及其境外公司建设期资金紧张的痛点,设计了“特定合同保险+银行建设期融资”的方案,该方案不同于传统抵押担保增信的融资方式,也不同于传统“保险+银行”的应收账款融资方式,而是通过保险解决项目成本投入及收汇风险,银行配套提供建设期专项融资,且资金直接拨付至境外公司。该方案已经广泛复制到辽宁B企业的其他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有单不能接的问题,支持企业承接更多海外项目。
场景三:电信项目+订单融资+赔款转让
吉林C企业承接了东南亚某国的通信线路项目,由于企业同时期承接项目较多,垫资建设所需资金额度较大,企业与某政策性国有银行沟通后,在中国信保特险保单的增信作用下,银行为企业制订了项目建设资金池,以助力企业承接海外项目。
场景四:船舶项目+赔款转让+增信融资
辽宁D企业承接东南亚船东的船舶建设项目,但船舶建设周期较长,建设资金较为紧张,企业在银行的授信余额不足以支持船舶建设垫资所需资金,中国信保在收悉到相关需求后,与某国有银行共同为D企业制订了融资方案,通过特险对项目成本投入的保障作用,签订三方赔款转让协议,为企业提供增信,助力D企业成功获得约4亿元人民币的船舶建造期融资额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