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援外地质公园项目移交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   2025-10-18 15:55:04

当地时间10月16日,由中铁二十五局承建的中国首个援外地质公园项目——援坦桑尼亚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项目移交仪式在坦桑尼亚阿鲁沙省举行。坦桑尼亚副总统姆潘戈、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陈明健等中坦两国政府官员出席仪式。

640?wx_fmt=jpeg#imgIndex=1

移交仪式现场

伫立于坦桑尼亚北部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世界上最完整的火山口,被称为“非洲伊甸园”的雄伟自然奇观尽收眼底。碧空如洗的穹顶下,澄澈的湖泊宛若琉璃镜面,倒映着流云与金合欢树颤动的剪影,角马、斑马、羚羊等野生动物如泼墨般在焦黄色的草浪上晕染开来,交织成跃动的乐章,吟诵着东非大地上亘古未变的生命史诗。

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是坦桑尼亚第一个世界地质公园,以其独特的地质特征、生态景观以及珍贵的考古遗迹闻名于世。然而,这样一个兼具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的地质公园,却因基础设施薄弱、科普展示不足等问题,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2年的评估中被亮“黄牌”警告,面临摘牌风险。

关键时刻,中国伸出援手。2023年6月,由中坦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的我国首个援外地质公园项目——援坦桑尼亚恩戈罗恩戈罗-伦盖地质公园项目正式启动。中国分为技术援助和基础设施两个子项目进行实施,帮助公园于2024年12月顺利通过再评估。

中铁二十五局主要负责基础设施项目的专业考察、勘察设计和施工等工作,并兼顾生态保护与文化融合之责,项目团队需在6000平方公里的原始保护区内,完成博物馆主体工程及内部展示系统建设,修建拉托利古人类遗迹保护设施、科普步道、观景平台,并制作安装科考路线标识系统,助力该地质公园通过再评估。

640?wx_fmt=jpeg#imgIndex=2

援坦地质公园项目博物馆

地质公园标志性建筑博物馆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以伦盖火山为设计灵感,融合中国福建土楼的环形结构、北京天坛祈年殿的内庭内廊设计,并融入非洲部落纹样作为装饰,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智慧,更成为中非文化交融的象征。在优质完成施工任务的同时,建设者秉承节能环保原则、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采用光伏发电技术实现部分电力供给,选用高性能保温材料等绿色建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实现工程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640?wx_fmt=jpeg&from=appmsg#imgIndex=3

开工前期测量作业

回想接下重任之初,由于从未有过类似援外地质公园项目的先例可借鉴,即使团队成员多是身经百战的“老海外”,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为保证公园原始状态,园区内没有铺装道路,都是原始的“搓衣板”土路。考察时,项目团队每天需要驱车颠簸2到3个小时,最远的线路单程要4个半小时才能到达现场。结束一天的考察,返程的大家早已是“灰头土脸”。从奥杜威到拉托利、从马雅拉到伦盖、从恩帕凯到艾雅西,顶着烈日酷暑,踏泥土、过荆棘,公园内6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遍布了项目团队的足迹。最终历时1个多月,他们顺利完成了考察任务。开工伊始,建物资清关转运需时较长,物资匮乏、人力资源短缺、设备调配难度大,项目团队面临着巨大考验。没有工人,他们就自己上,一起去到现场挖土、砌墙、抹灰、搞临建。白天是测量员、泥瓦匠,深夜又与孤灯作伴,化身图纸前的“萤火虫”,确保工程进度稳步推进。

640?wx_fmt=jpeg#imgIndex=4

指导当地员工成长

项目技术组组长徐江博说:“我们不仅是建设者,更是中非友谊双向奔赴的传递者。”建设过程中,项目累计雇佣当地员工超1000人,通过“导师带徒”“职工夜校”等方式,不仅让中坦员工互学语言、分享习俗,更着重提升坦方员工在地质知识、工程技术和服务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素养,将搬运工戈德温培养成施工班组长,让清表工人皮特实现了“新房梦”……如今,不少当地青年员工已能在项目运营、游客接待、设施维护等工作中发挥作用,坦籍员工西蒙·摩西说:“中国企业教会我们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2024年7月,项目完成了第一阶段“一步施工图”的施工任务,并以验收质量“优良”和综合管理“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的中期验收;2024年12月,项目再次以“双优”成绩通过第二次中期验收。

640?wx_fmt=jpeg#imgIndex=5

项目中坦员工参建代表在仪式上合影留念

2025年10月16日,项目正式移交。“该项目不止是国之瑰宝,更是坦中友谊长存的象征!”坦桑尼亚副总统姆潘戈在移交仪式上深情说到。当庆典的欢歌迎风绽开的瞬间,项目参建代表钟安兵与刘帅在观礼人群的最前排,眼眶微红,目光交汇时,彼此紧握的手传递着千言万语。“能够亲眼见证并参与这样意义深远的中非友好合作项目落地生根,我们无比荣幸!”仪式结束后,两人与坦方员工在现场郑重地与中国对外援助的标识合影,这一刻,脸上那抹发自内心的、带着风霜的自豪笑容,与身后象征着中非合作成果的地质公园博物馆融为一体,定格为永恒的记忆。

如今,地质公园“重获新生”,中铁二十五局海外建设者以铁道兵精神与工匠智慧,在非洲大地上书写了“小而美、惠民生”的援建故事。这一项目不仅是中坦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纽带,更是中国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绿色发展合作计划”的生动实践。

阅读1667次
返回
顶部